心怀宇宙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宇宙学研究

博文

科研人员与科普:中美对比和反思 精选

已有 12610 次阅读 2011-4-24 09:41 |个人分类:科教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博主按:近来科技部搞了一个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征文,让大家献计献策,本人也写了一篇,未必妥当,抛砖引玉吧。

1. 中美对比
(1)留美印象

上世纪90年代我初到美国留学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他们的教学或者科研, 而是那里科普工作之发达以及相比之下我国的差距之大。

先说科普著作,国内书店中科普书籍多与青少年图书放在一起,内容也都比较浅显,对于成年读者缺乏吸引力,即使有少数几本有意思的也是来自翻译国外作品,或者是东拼西凑,内容陈旧,还时有错误。而在国外书肆之中,关于科学各个方面、各个题材、各种层次的科普著作都相当丰富,这些书籍许多是出自一流科学家之手,内容新颖、叙述准确、观点深刻,而文字又很明白易懂甚至风趣。许多科学史和传记类的著作,其作者虽然不是专业科研人员,但往往是历史学者或专业作家,对相关内容也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国外的科学家乐于从事科普写作,与科普著作发行量大、可以提高社会知名度和获得较丰厚的经济收入有关。有些写出了科普名著的科学家,其版税收入甚至高于其正式职位的工资。除了版税外,做科普演讲也有相当丰厚的回报。比如,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之一Brian Greene的“The Elegant Universe”(中译本“宇宙的琴弦”由李泳老师翻译)很出名,他一次公众演讲的报酬达一万美元。而这种演讲也很常见。比如,有次我逛书店时,就碰上书店邀请另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演讲。

其次,国外的新闻媒体有大量关于科学新进展的报导,颇能引发读者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大报如纽约时报等的科学报导,通过采访不同的学者,说明一项研究的来龙去脉,深入浅出。特别是对一些不同观点学术争论的介绍,更能让人比较全面了解科学的本来面貌。当然了,美国的科学新闻也并非都是完美的,一些媒体也有不少耸人听闻的报导,但总的来说主流媒体做得还是不错的。相比之下我国的科学新闻报导不仅数量少(许多是翻译国外的),而且缺少调查性报导,偶尔有之,也常常是索然无味、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而更常见的是粗制滥造的吹嘘夸捧,有时甚至充满错误和伪科学。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美国有一些记者专门从事科学新闻报导,富有经验,他们往往本身有一定的科学训练甚至就是科学家出身,而且还有一些机构专门提供相关的训练。比如,我曾做博士后的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理论物理研究所是美国科学基金会(NSF)专门设立的一个促进学术交流的研究所,每年有大量世界各领域的一流学者来组织会议和活动。他们专门设有一个驻所记者的职位,提供一定补贴,每年邀请几位从事科学新闻报导的记者轮流来一小段时间(一两个星期),记者们可以与科学家充分交流,从而获得对某一科学领域较深入的认识。而他们也可以为科研人员讲课,介绍怎样才能更通俗易懂地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研究。

除了科学家参与外,一般的研究机构也都会安排一些科普活动。天文学一直是最能引起公众兴趣的学科之一,因此几乎所有的天文系都有公众开放计划。比如,我在哥大学习的时候,物理楼楼顶有个望远镜用于教学,同时每个月有一个周五的晚上开放给公众。作为研究生我也多次参加值班,为前来观星的公众调整望远镜和解说。由于纽约市的灯光污染太严重,一般只能看看月亮和木星、土星等,但还是有不少人来看,特别是一些学生和年轻的职工喜欢带他们的朋友来看。

回国后,我感到与出国前相比,国内的科普活动还是有进步的。首先,科普书籍的数量和质量虽然与美国相比差距还很大,但与过去比已有很大的改进,有一些内容已经比较新了。此外,国内科学家也已开始参与一些科普活动,特别是一些书店、图书馆、科技场馆等,仿效国外邀请一些学者做面向公众的讲座,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不过,总的来说,中国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平均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是差得很远。

(2)研究资助机构的评价标准
美国的科学家们和研究单位之所以非常注重科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提供的研究经费来自纳税人,政府预算要经过国会批准,因此只有让纳税人多了解科研的意义,才能保证科研活动得到稳定的支持。美国的政府机构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对科普活动也有明确的要求。

在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基金申请指南中,明确说明所有的申请都会被以两个标准进行评判。一个标准是智识标准(intellectual merit),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创新性(我觉得,其实美国所说的智识性比创新性更准确,有些研究工作不见得多么创新,但也有其价值),另一个标准就是研究活动的广泛影响性 (broader impacts),这是一个比我们一般所说的科普更广的概念。它的涵义是,如何使研究结果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包括通过教学和训练促进人们对科学发现的理解,促进未被充分代表的族群(妇女,少数族裔,残障人士,不发达地区)参与,增强研究与教学的基础设施(例如仪器设备、网络、合作关系),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意义。根据NSF一些不同学科的指南,一些这类活动的具体例子包括

* 组织大中学生和中学教师们参与科研活动,体验科研
* 为大中小学教育提供教学材料
* 培训中小学教师
* 通过讲授课程传授本学科的知识
* 促进妇女和少数族裔学习本学科、获得永久性学术职位等
* 改进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包括撰写教科书,教学材料,发展新的教学实验设备,研制教学软件等。
* 与科学中心、科技馆等合作,通过展览、科普活动等传播科学成果。
* 进行科普创作,以及撰写综述性论文
* 在图书馆、博物馆、电台、电视台上做科普演讲以及与公众互动
* 协助新闻媒体撰写有关科学的文章
* 利用互联网科普
* 发展新的科普形式(例如通过艺术方法)
* 为政府、国会、工业界领袖等科普,以及撰写相关的政策建议
* 组织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
* 参与国际合作
* 参与交叉学科活动
* 指导青年研究人员和教师
* 担任学术期刊的编辑以及期刊和基金的同行评议工作。
* 发展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
* 与政府部门及工业部门合作

此外,其它资助机构如NASA,能源部等等也有类似的要求。中国的资助机构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这个“广泛影响评价标准”,虽然对于促进美国的科学传播功不可没,但也有一些弊端,美国许多科学家对此也颇有怨言。主要的问题是,有很多很好的研究项目,仅仅因为其“广泛影响”部分写得比较一般(没有特色)而未能得到及时资助。有的人科研做得好,有的人科普做得好,要求每个人、每项研究都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实现难度较大。而且,科普和科研一样,真正成功还需要自觉、自愿,而此项政策长期执行以后,一些人用一些表面形式的东西应付此项要求,缺乏实效。

2. 对改进国内科普活动的思考

回国后,我参加了不少科普活动,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国外经历的影响,我自己对科普一直很有兴趣,认为这是一名科研人员的义务。另一方面,天文学特别是我研究的暗物质、暗能量比较能引起公众的兴趣,本单位也经常安排我做一些这方面的科普。那么,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科普工作呢?以下是我自己的几点思考。

(1)应该更好的发挥科研人员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我国的一线科学家与教育脱离,而高等学校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学中也存在严重的脱节。很多一线的科学家,即便想要主动参与教育、帮助改进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也往往无路可寻。我们的中学教材乃至教学大纲中,很少系统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且时有科学上的错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机构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往往单纯由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很少征求在科研一线工作的研究人员的意见。教育机构的正规教学是科普中最重要的渠道,这样的脱节非常令人遗憾。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理当重视科学普及和传播工作,创设机制,使科研人员能够在教学大纲编写、教学内容改进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2)改进新闻媒体的科普报导

新闻媒体在科普工作中有很大作用。但是,要写出高质量的科学新闻来,需要媒体工作者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在我国,科技新闻既不象政经新闻那样受到政府的重视,也不象社会新闻和娱乐八卦那样有吸引眼球、增加发行量和点击率的功效,一般媒体往往把它放在相对不重要的位置,记者也很少是固定的。可能正因为如此,一些记者和编辑在采访时也非常缺乏社会责任感,比如明知一些东西是虚假错误的,但为了猎奇仍大肆报导,甚至故意歪曲、编造科学家的观点和言论。

我国的新闻媒体主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关于科学技术的新闻报导,应该设立一定的专门奖励或扶助机制,鼓励一些记者成为长期、专业的科学新闻记者,提高我国科学新闻报导的水平。

(3)提供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机制

对于美国把“广泛影响”作为基金项目申请的评价标准之一的做法,我认为可以借鉴,但不宜照搬,这不仅因为美国这项政策本身在执行中有一些问题,而且也因为,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和实际情况与美国差异较大。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在单个科学项目中增加科普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科研人员在经费申请中的负担,而是应该在对科研机构的评价标准中增加科普或科学传播的内容,鼓励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科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设立一些基金,支持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学校、书店等设立科普讲座或科学家与公众互动活动。也可以设立一些科普出版基金,鼓励科普著作。

(4)应该重视科普活动的实效

我国的文化是重“面子”而轻“里子”。对大规模的科普活动比较注重,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去搞。当然,这样的活动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费了很大力气组织的板报、展品等等,展出时间也不过几天或几星期,观看的人数非常有限,且基本限于当地的公众,一些偏远地区的公众很难受益。相比之下,如果用同样的资金完成一些科普书籍、科普电视节目等,或者为公共图书馆购置一些科普书籍,显然所能影响的公众人数要多得多,而程度也要深得多。

比书籍、电视更有效的是网络科普作品。网上一篇科普作品不仅全国的公众都可以读到,而且它可以长期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现在鲜有资金投入支持和鼓励网络科普活动,科普文章发表在期刊上还有些奖励,而发表在网络上则没有任何奖励。建议在这方面应该投入一定的专门力量,加强科学知识的网络传播。

(5)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

我国的原创性科普书籍比较少,质量也不高,特别是科研人员很少撰写科普作品。这其中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我国“科学家缺少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当然,科学家的写作能力每个人不同,有强有弱,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这点写作能力的。其实,有些科研人员还能写小说、诗歌等,写点科普更没有问题。

我认为,我国科研人员不去写科普,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普作品总体来说地位不高。对于许多研究人员来说,写科普作品既不能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也没有多少经济上的回报,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并不划算。因此选择不进行创作,或者只偶尔创作。

有人可能反驳说,有些专门进行科普创作的人甚至一些科普“志愿者”,同样从科普创作中得到了经济收益。但是,他们与研究人员的情况不同,一方面他们现在不从事科研,因此没有在科研和科普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科普以二手资料为主,速度和难度都与写作完全原创性的科普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以量取胜。而研究人员从事科普写作,大多希望能写出自己的专长,进行原创性的科普,其难度大、速度慢,而写成后虽然材料新颖,也未必多受欢迎,因此不划算。

其次,在国外,中青年的学者写科普作品也比较少,往往是已获得终身正教授职位的中老年学者才写科普作品,因为这时他们已功成名就,工作生活都比较稳定,许多具体的技术工作可以交给学生或较年轻的合作者去做,有时间和精力写作。我国存在人才断层,而且近年来各个领域发展都很快,许多正教授级的学者,不是担负着各种项目,就是有行政职务在身,远比国外同一学术层次和同一年龄段的研究人员忙碌,鲜有精力搞科普。

为此,可以考虑对一线研究人员的科普创作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专门的科普写作者、科普志愿者、记者等与一些一些科研工作者合作进行科普写作,这样可以发挥研究人员的长处,提高我国科普的总体水平和原创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1-436667.html

上一篇:招聘启事
下一篇:人生感悟——发现京东大溶洞的故事
收藏 IP: 123.113.37.*| 热度|

43 张婷婷 杨书华 刘立 贺乐 孙学军 肖重发 杨海涛 何士刚 高峡 王守业 许培扬 胡锋 马丽滨 张毅 刘晓松 于锋 武夷山 文双春 刘颖彪 陈国文 徐迎晓 段明 蒋迅 梁建华 李福洋 徐耀 王季陶 孙晓光 王启云 汤富兵 黄晓磊 曹俊 杨正瓴 魏玉保 季索清 严志远 郑中 wliming 侯振宇 question jlx1969 lijch07 jcf

发表评论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