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中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uanzhong

博文

要警惕:媒体热炒民科与引力波 精选

已有 14329 次阅读 2016-2-21 08:1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媒体热炒民科与引力波:论引力波事件在中国的画风突变
作者:张轩中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6-02-21
引力波还能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吗?或者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2016年的情人节还好好的,到了元宵节,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另一个“引力波”消息刷屏了:

1233

  什么鬼?这不是张绍刚老师那个很犀利的“非你莫属”节目吗?怎么出来了引力波?

  没错,正是有一波反智浪潮已经在移动互联网的中国大舞台上肆虐了。

  当时全场的气氛充满了魔幻中国的色彩:

33

  下面请看清晰对比图:

33

  这一场对话的两大配角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老师以及一个民间科学家郭先生。本文给出的第一张图片就是郭先生所绘制。

  在整个视频中,郭先生作为民间科学家,提到了“引力波”这个概念,注意,是“提到”而不是“提出”。(蝌蚪五线谱作为一个大型的公益性科普网站,一向追求用词的严谨,谢谢!)

  简单一些说吧:这个叫郭英森的辽宁大叔、下岗工人,只有初中学历,5年前参加《非你莫属》节目,当时录象的视频,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热传,据称,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残酷打压,嘉宾为他当场翻脸失控发飙”。

  这一事件目前已经引起微信朋友圈的引力波部分的画风突变。

  本来好好的,科普引力波的气氛,已经被这一波“民科提出引力波”所影响,我觉得有理由哆哆嗦嗦地站出来,小声地说几句,希望能给出本次引力波科普工作的一个小小的介绍,给大家形成一个小小的指南。

  较早科普引力波的科技媒体有很多(为了不得罪人,我可能会较少提到别的科技媒体的报道,这不表示别的媒体在科普引力波这个事情上没有贡献啊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中国,提到别人总是有风险的,你批评别人,别人不高兴,说你批评得不对;你表扬别人,别人也不高兴,说你表扬得不够充分而且不到位),其中,直接对LIGO进行 介绍的 文章是 这篇:

 

22

 

  这个文章,发表在2015年12月 30日,给大家介绍了LIGO,而且明确指出,LIGO里面是一个麦克尔逊干涉仪。这对学物理的同学来说,形成了一个很清晰的物理图像,因为麦克尔逊干涉仪是教科书上就有啊,一般人都见到过图片,有的人还用它做过物理实验。对学分析化学的同学也不要害怕,很多红外光谱仪里,如果是傅立叶红外,很多用这个玩意,你们实验室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与LIGO的引力波探测器最大的区别只是尺寸大小不同而已。

  然后呢,过了元旦,就有流言传出LIGO已经发现引力波,准确的时间是2016年1月13日 ,主要流言来自Lawrence Krauss,他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宇宙研究中心主任。

        看下图:  

 

99_副本99_副本

 

  后来,随着情人节的临近,流言变成事实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整个学术圈已经开始被《自然》与《科学》两大科学杂志提前披露的引力波消息坐实了。因为这俩是最著名的科学期刊,他们都说发现引力波了,这事情就是真的了吧。这就好像王重阳与扫地神僧都一致认定周伯通与瑛姑有感情出轨了,那这还能不是事实吗?(此处请参考金庸的多本武侠书!)

  这一天是2016年2月6日,当天台湾高雄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哈佛苏萌的微博说:

  “这毫无疑问将是历史性的时刻!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一直被传发现了引力波信号,更细节的内部消息今天被透漏出来: 2月11号的Nature上将发表这个结果,5.1sigma置信度,看到两个分别为36和29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为62太阳质量黑洞,甚至看到了并合的过程,最终成为Kerr黑洞。传播速度跟光速一致!”

  请注意,上面苏萌研究员的这个说法,已经给出很多细节,黑洞的质量说对了,但文章发表的杂志说错了,后来才发现不是Nature。(2月11日发表的时候可以知道,文章发表了PRL上)。

  PRL是美国本土的物理期刊,可以说是物理学的第一期刊,虽然一般老百姓会感觉它的影响力稍微有点不如nature。至于为什么选择PRL,可能有两个原因:

  1:LIGO的实验室都在美国,美国人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要支持美国的期刊PRL。

  2:PRL本身非常出色,与LIGO的关系可能也好一些。

  苏萌已经说到这份上了,那接下来,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实际上还有不清楚的是黑洞碰撞发出引力波的源头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引力波发出的时间在多少年前),这一数据还没有披露。

  在2016年2月11日早上6点多,在“赛先生”这个科普自媒体,出现了这样一个新闻:

SAIXIANSHENG_副本

       这里赤裸裸得写了13亿年前。(相对于距离是13亿光年!)

  当天晚上,LIGO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全中国都沸腾了。很多微信号写到引力波,点击破10万如探囊取物。

  这次事件,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层面引起了结构性的变化!(这话是不是很……那个……)

  从来没有想到,原来科学已经在中国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引力波竟能成为大众喜闻热见的资讯内容!(实在没想到其实大家都懂相对论。)

  于是就有了本文一开始的那一幕:

 

c4

       这画面真的让人很困惑的。

  要说以娱乐方式来科普引力波的,还真不是没有过,比如这个:

99_副本99_副本_副本

  科普漫画家混子曰的作品就是引力波发现的当天晚上(2016年2月11日)连夜创作的,他以果冻的抖动来描述引力波对人的影响,可以说非常轻松,让人茅塞顿开了。

  但实在没见过目前这种以"民科提出引力波"为噱头来宣传引力波的,这个方式太厉害,影响力巨大。

  看着这些充满了魔性的对话:

992

  我特别想说:

1233

  引力波这个概念早就有了,不是民科提出来的。民科说的惯性系与引力波之间,至少隔了一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知识层面有大概一光年的距离,真搞不懂这帮人在说什么干什么!

  天津卫视的这个引力波事件让人感觉到画风突变,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画风给它纠正过来,也许需要给大家补充一点新的资讯。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中国不是只有郭先生这样的艰深的探索者,我们还有一些拥有清晰思路的引力波研究者,这里为大家列举几个。

  首先,我们中国有空间引力波的探测计划,那就是“太极计划”与“天琴计划”,在空间需要发卫星,卫星上需要装上激光器(这样才能光干涉,但激光的频率要稳,功率要大,您想过吗),还需要装上检验质量(就是两个相对静止不动的东西,整个卫星晃动太厉害,干涉个毛,只能在卫星内部营造一个防震的小环境),还需要一些望远镜(来对激光聚焦,实现对其他卫星的姿态进行观察,因为空间引力波探测至少有2个卫星,当然中国也有人在搞一个卫星的引力波探测,与月球嫦娥有关,不知道说了会不会泄密,总之这个我也不是很懂),总之这空间引力波探测需要很多技术人才(懂什么意思不,就是我们中国人不能娱乐至死啊,实干兴邦啊)!

  其次,中国有引力波基础知识的储备,这一点,中国有30年的积累,早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刘辽、赵峥等人就计算过两个星体绕转发出的引力波。在最近LIGO发现引力波所依赖的理论模型中,潘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潘奕当时曾经与曹周键就理论模型与数值相对论的计算结论做过相互的比对,两者吻合程度很好。

  最后,中国的地面引力波探测人才也并不缺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主任朱宗宏等人,就长期与日本的地面引力波探测计划合作,拥有地面引力波探测的全面知识,如果中国要搞地面引力波探测,也不见得没有基础。

  说了半天,笔者是不希望在朋友圈里看到“民科提出引力波”这类毫无营养的刷屏信息,这让人非常焦虑。时间非常宝贵,大家可以找找蝌蚪五线谱专访引力波专家陈雁北的文章(科学网博客有转载),那还能学到点引力波的知识呢。

  民科与引力波事件大规模传播引起的画风突变后,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引力波还能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吗?或者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44428-957540.html

上一篇:专访引力波专家陈雁北
下一篇:(相声版引力波)给高中生说说引力波的事
收藏 IP: 111.132.76.*| 热度|

32 姬扬 王涛 檀成龙 李颖业 张鹏举 田云川 冯大诚 文克玲 黄永义 余昕 彭真明 朱林 吴宝俊 刘晓锋 曹须 吕喆 曾葆青 马志超 王勇 薛海斌 罗会仟 相宏伟 李泳 吉宗祥 杨生茂 wliming bridgeneer F1987 ymytm ZYHDZ decipherer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8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