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世界级名胜——柬埔寨吴哥 精选

已有 8292 次阅读 2023-4-24 03:57 |个人分类:世界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3/4/23

柬埔寨是个小国,却拥有一个世界级的名胜——吴哥古迹(Angkor)。吴哥古迹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与中国的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尼的婆罗浮屠齐名,历来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密林惊现古城池

从公元802年到1432年,是柬埔寨历史上的吴哥王朝。当时它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强国。都城吴哥建于洞里萨湖以北,距金边320公里。这是一座规模宏大,居民曾达百万的历史名城,我国元朝使节周达观曾到过此地,住了一年多。回国后,写下《真腊风土记》,生动地记录了吴哥的繁华富丽景象。可是这座古都此后却经历了几场浩劫。其时,吴哥王朝与邻国泰国(暹罗)的大城王朝干戈连年不息。吴哥城终于失陷。暹罗破城之后,曾用一千多只大象,组成浩浩荡荡的“运输大队”,将吴哥城所有的金银珠宝、艺术珍品、佛教摆设洗劫一空,并捆绑真腊人为奴者多达9万余名。

当然,诺大的一座城池,任何人是无法“偷”走的。但经过数次蹂躏后,吴哥已成为一座废墟。真腊人迁都金边后,彻底放弃了这座旧都。吴哥成为荒无人烟的地方。加之吴哥四周都是葱郁的森林,当地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土质肥沃,树木种子掉在地上迅速长成树。吴哥就这样湮没在丛莽荒草之中,逐渐为世人遗忘。 或有樵夫猎人经过密林,从远处偶尔窥见一角佛塔或美丽的石刻,但却把此视为天神或魔鬼的住所,并绘声绘影,广为传扬。这自然就无人敢去做进一步的探险研究了。就这样,古城在热带雨林中静静地躺了400余年。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法国博物学家穆奥(1826-1861)的大胆探索,人们才揭开了蒙在吴哥身上的神秘面纱,使它重现于天日。关于吴哥那充满浪漫色彩的神奇故事,也要从这位博物学家讲起。

1858年,为了采集热带雨林中的植物标本,穆奥从巴黎起程,万里迢迢来到东南亚。1861年初,他找了4名向导,乘坐一只舢板,沿湄公河洞里萨河上行,在波涛浩渺的洞里萨湖畔上岸。但是,将要进入穆奥此行的目的地——洞里萨湖畔无边无际的热带原始森林时,向导们却死活也不肯向前走了。他们说,这片森林中暗无天日,隐藏着天神的宫殿和魔鬼的巢穴。谁要是胆敢踏进这里一步,神鬼就会施放热风,把人杀死。几百年来,从没有人敢从这里出入。当地的猎人和樵夫也说,森林中有一座有数百座宫殿组成的鬼城,他们也隐隐绰绰地见过,但仙凡路隔,那里是禁区,没人敢闯进去送死。

穆奥是科学家,既不相信鬼,也不相信神,相反,向导的话,樵夫和猎人绘声绘色地描述。却使他每一根神经都振奋起来。他想:也许在这片森林中,有一座被人遗忘的古城把?那些煞有介事的传说,听上去可不像是空穴来风。不如暂时把采集标本的事放一放,先当一回考古学家。于是。他给了4个胆怯的向导很多钱。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向导们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这才战战兢兢地继续上路了。

虽然阳光明媚,森林中却阴暗而潮湿。凄厉的猿啼,威猛的虎啸,更是让人心胆俱丧。到处游走的毒蛇,随时都可能送他们到“鬼域”中去。但对于穆奥来说,探索的渴求使他早把生死的危险置之度外了。可是一连5天,这一行人累得腰酸腿痛,脚上磨起了一个又一个血泡,却一砖一瓦也没看到,未免让人懊丧。

第6天,也就是1861年1月23日,正当穆奥灰心丧气,准备败兴而返时,奇迹终于出现了。在色彩斑斓,纵横交错的树影中,五座石塔的尖顶,幻影般出现在他的眼前。穆奥顾不上那4个跪在地上顶礼膜拜的向导,赶快拨开荆棘,找到石阶,快步奔了过去,一个壮观的古代遗迹发现了。穆奥后来记下了形容刚发现时的心得:

“一大片的石柱与回廊,上面耸立着圆弧形的屋顶,并有五座高塔加冠,最高的那座直立在入口的尽头,其余四座则在四个角上。这建筑物以它宏伟的轮廓,对应着天空的蓝天,与背后浓密的森林,呈现出优雅庄严的气息,乍看之下,觉得那线条勾勒出来的,是一个已逝去的民族的巨大坟墓。”

其实,那不是一座巨大坟墓,而是一座古城的遗迹。早在1819年,法国汉学家雷慕沙(A.Rémusat)就已将《真腊风土记》译成了法文。专家们对照书中的记载,进一步进行了发掘考察,证实这里就是被人们久已遗忘的吴哥古城。

 

宏伟精美吴哥寺

穆奥在发现吴哥古迹后9个月就因身染丛林黄热病去世。但他在所著的《环球游记》中的叙述,引起了政府和学者们的强烈关注。在法国远东学院的支持下,法国和柬埔寨专家们从1908年开始,进行了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清除当时正在分解着古迹的丛林植被,修复重建受损的结构,这一巨大的艺术宝库才大显于世。在吴哥地区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已发现、整理了大大小小600余座古建筑,其中吴哥寺(小吴哥)和吴哥城(大吴哥)最具代表性,也最驰名。

吴哥寺(Angkor Wat)距今暹粒市最近,位于其北6公里处。北距吴哥城1.6公里。它是吴哥王朝的印度教毗湿奴神的神庙,由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在位)所建,后来成为他的陵墓。吴哥寺为吴哥古迹中最精华的部分,由于是石砌的,所以也叫吴哥窟,当年穆奥最先发现的就是吴哥寺,而今柬埔寨国旗中央所绘的图案也正是它的倩影。

相对于吴哥城(大吴哥)来说,吴哥寺较小,所以也称小吴哥。实际上吴哥寺并不小,它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吴哥寺梵文的语意为“城市似的庙宇”。它的占地面积的确比得上一座县城。寺庙区呈长方形,长1000米,宽850米,几乎有两个天安门广场大。还不算四周的壕沟。这壕沟宽190米,总长达5.6公里。这样一说,你也许对吴哥寺的大小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吴哥寺整体气势恢宏。它在城壕之内,有两重石砌围墙,四边都立着城门,正门朝西。环寺一周的城壕,除了雨季排水蓄水之外,似乎在建筑空间上更凸现了印度教寺庙的宇宙观念。宇宙初创,须弥山(Meru)是从水的混沌中浮现,“水”在吴哥,与创世的神话信仰有关。

吴哥寺中最特殊的地方在它坐东朝西的格局。一般说来,印度教崇拜东方,东方是日出的方向,吴哥所有的寺庙建筑都朝东。吴哥寺选择朝西,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它是陵墓与庙宇的结合,因而如此,也有人认为,吴哥寺的东边是暹粒河,很难有举行仪式的广场空间。选择朝向西方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从北上吴哥城的大道上,下车东望,所有人都会被吴哥寺空间的宏大所震撼。寺庙的实体其实还很远。但是一条笔直的石板大道,长度达400多米,把你引向远方。端景是巍峨耸立的寺塔。象征君王与毗湿奴神合而为一的须弥山。是宇宙的初始,也是宇宙的终极。

走完引道,便是吴哥寺的西外墙和正门楼,上峙三塔。门内为一庭院。庭院里又是一条长347米的大道通向内围墙入口。大道两侧各有藏书室和池塘一处。内围墙长340米、宽270米。墙内的主殿建于三层台基之上。台基底面积为215x187米。第三层收缩为75x75米,建有5座塔,中央一塔高42米,加上台基,高出地面65.5米。3层台基周边均有石砌回廊,四边中央有石雕门楼,各层间以阶蹬相连。

台基、回廊、蹬道、宝塔构成吴哥寺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其布局规模宏大,比例匀称、设计简单庄严,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粘合剂,全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建筑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吴哥寺不但宏伟,而且精美。尤其是浮雕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两大史诗,即《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据称是世界上最长的浮雕壁画。东壁的乳海翻腾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而且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杰作。

回廊浮雕以乳海翻腾图最为精彩。乳海翻腾是一个印度神话故事:在乳海海底有长生不老药,天神和魔鬼订了盟约,决心同心协力要得到它。他们以曼陀山作为搅拌杵,并商请巨蛇作为牵引绳索,天神与魔鬼们各执两端,一起搅动乳海。回廊中,巨蛇左边就是魔鬼,共88尊,他们身形魁梧,头戴华冠,双耳垂肩,嘴有髭须,在魔王的带领下,像拔河一样,拉着蛇身,进行搅动工作。魔王更有三头六臂,紧抱五头蛇王,威猛指挥全军。巨蛇右边即是天神,共92尊,他们身形较魔鬼圆润,头戴须弥山华冠,亦双耳垂肩,,但嘴无髭须。他们在猴王哈努曼的带领下,齐心拉扯巨蛇,搅动乳海。猴王造型英武,右手紧握巨蛇,左手顺势高举,抓住蛇尾。整段造型充满艺术的张力与美感。他们把乳海搅得波浪滔天,曼陀山也像陀螺一样转动起来。就在它将要崩塌的时候,毗湿奴变成一只巨大的乌龟,顶住了这座山,使海中所有奇珍异宝,都翻腾上了海面。毗湿奴未来的妻子也在海水中诞生。同时出现的,还有他们追寻的目标——长生不老药。这时,魔鬼背信弃义,企图独占财宝。毗湿奴劝阻无效,不得不与群魔展开一场夺宝大战,最后终于大获全胜,带着财宝回到须弥山。艺术家们用细腻的手法将这个故事雕刻得长达60米,情节刻画淋漓尽致,令看后的人们惊叹不已。

 

正方布局吴哥城

离开吴哥寺,沿大道继续北上,迎面一座宏伟的城池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吴哥城(Angkor Thom),又叫大吴哥。1181年,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1181-1219年在位)赶走入侵的外族后,于1200年修成了这座王城。尽管此城的范围较先前的吴哥城要小,但规模依然令人震撼。王城呈方形,有石城墙环绕,每边长约3公里,高约7米。城内面积有西安城2/3大。据说当时城内除寺庙外,只有皇室和达官贵人居住,而一般老百姓只能住在城外,城内城外总共有上百万居民,而当时的伦敦只有5万人而已。吴哥城被护城河环绕,城壕宽100米。除东南西北四门外,东边还有一座通向皇宫的“胜利门”。

元代使节周达观来到吴哥时,所见的正是这座城。他在《真腊风土记》中写道:“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余向皆一门。城之外皆巨壕,壕之上通衢大道,桥之两旁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栏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七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傍,凿石为象形,城皆叠石为之,高可二丈。石甚周密坚固,且不生繁草,却无女墙。”

今天到吴哥城,周达观的叙述历历在目,游客通常从五道城门中的南门进入吴哥城,从东门的另一道门,即“胜利门”出去,参观其他的古迹。和周达观时不同的是,今天南城门挤满了观光客,有些搭巴士,有些骑大象,有些乘“嘟嘟车”,有些步行,当地人则多骑摩托车,大家乱成一片,在城门前的石桥上猛按快门拍照,赞叹吴哥城之美。

周达观所说的“巨壕”,今日还在,只是河水少了点,偶尔,会看到几个当地人,在水草中捕鱼。桥栏杆上的七头蛇,也都还在,不过已遭破坏,不如周达观当日所见威猛。周达观所说的“五十四神”,大半也遭破坏,许多神像的头部都不见了。它们被窃盗者割下来,变卖到国外谋利。

周达观所看到的城门,头像可能涂有金漆,头像就是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他是吴哥城的主要建造者。从南门往前直走,没多久就会来到阇耶跋摩七世建造的巴戎寺(Bayon),类似的头像有54座。这些头像都是四面佛塔。所以54座头像共有216张微笑的脸。每块脸面有4米高。据说,每座四面佛塔分别代表当时高棉王国的一个省份。乍一看,似乎相貌全都一样,多半为半眯着眼睛。但认真看时,每个笑脸都有一些表情差异,有些是安详的微笑,有些是无忧无虑的笑容,有些又略带忧伤。这些笑容分别意味着什么?到底是谁设计笑容?它们是否以人的相貌作为模本而复制?这些都是谜。尽管许多人推测:每座四面佛塔都代表建城者阇耶跋摩七世。但也有人说,四面佛塔刻的是观世音自在王的头像。

巴戎寺位于吴哥城正中心。它使人联想到宇宙的图景:在世界的中心高耸着须弥山,主宰时间与空间。在王城中央则耸立着山寺——巴戎寺。巴戎寺佛塔林立,很像一座座的山峰。巴戎寺象征天上的神明和凡人得以息息相通。如同神的道路面对四方一样,巴戎寺照耀着通达四座城门的四条大道,也是通向四方。从建筑风格上看,巴戎寺是用巨石堆砌而成,没有用到寸金尺木。它共分三层台基。由第一层到第三层,一层比一层陡耸。第三层的中央主塔殿内,有一尊大佛像,由此可见那时高棉人的信仰,已从印度教转变为佛教。主塔高45米,塔内是一座宝相庄严的大佛塔。当初塔顶可能镀金,这就是《真腊风土记》中所记的“金塔”。巴戎寺有内外回廊。内回廊的浮雕一佛教神话故事为主,外回廊的浮雕间有世俗生活题材,如战争图、市场图和斗鸡图等。

巴戎寺的西北,有一座巴芳寺(Baphuon),也是一座大神庙。寺门前铺砌有一条200米长的石引道,用三列矮圆柱支撑着。寺庙仅存废墟,十分雄伟。寺的侧面有座大卧佛。

许多游客关心王宫(Royal Palace)在哪里。这里的王宫并不像北京紫禁城那样处于城市中轴线上,而是偏处吴哥城西北部。面积600米x250米。宫墙高7米,东边为大宫门,南北各有宫门两座。《真腊风土记》描写其建筑“梁柱甚巨,皆雕画佛形。”但由于宫室均为木质,今已毁朽无存。遗迹仅存一座三层台基的宫殿基础,称天宫或空中宫殿(Phimeanakas/Celestial Palace);东边的斗象台(Terrace of Elephants,阶沿雕刻着猎象图)以及癞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相传几个国王死于麻风病)等。王宫东面,一条御道直通胜利门。

吴哥城外有达婆罗寺(Ta Prohm,又译塔普隆寺)、圣剑寺(Preah Khan)等胜迹,几十公里的更远处还有名胜女王宫(Banteay Srei)和荔枝山(Phnom Kulen)可供游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385520.html

上一篇:土耳其棉堡奇观
下一篇:西班牙度假岛——马略卡
收藏 IP: 77.0.216.*| 热度|

6 张晓良 王安良 鲍海飞 吴斌 许培扬 杨新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