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拉美列国纪行连载(23),脚踏赤道线

已有 5949 次阅读 2019-8-12 15:03 |个人分类:世界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赤道, 基多, 赤道线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8/12

 

5月19日 星期五  脚踏赤道线

明天,我们就要乘飞机离开了。今天,我们将在赤道线上度过,为南美之行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赤道线纪事

相传,古代印第安人已经发现基多在地理位置上与众不同。他们观察到,一年之中,有相当多的时候,基多地区炙热的太阳光总是从头顶上直射下来。特别是春分秋分时,直射的光线使人看不到自己在地面上的身影;印加人在这里竖立的太阳神石柱,正午时一点影子都没有(石柱已被西班牙统治者作为异教徒偶像毁掉了)。

印第安人所观察的现象正是赤道的特征。而科学地实测赤道线则是1736年首次进行的。当时在欧洲科学界有一场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本来在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后,人们已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可是一只摆钟动摇了这个普通的观念,地球并不是一个浑圆的圆球。

1672年,法国一位天文工作者里舍,被法国科学院派到南美赤道附近的卡宴(法属圭亚那首府)去观测火星。他随身带了一只经过精确校正的天文摆钟。到达卡宴以后,这只摆钟忽然变得“懒惰”起来,每昼夜慢了2分28秒。工作完成之后,里舍回到巴黎,发现这只摆钟又恢复了它往日的“辛勤”,走动加快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687年,大科学家牛顿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对这个现象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地球应是赤道部分略微突出的扁球。越靠近赤道,地心对于地面物体的吸引力就越小,也就是重力加速度越小。所以,同样一只摆钟,放在赤道附近的卡宴,要比放在离开赤道较远的巴黎走得慢一点。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是否正确。1736年,法国科学院组织了两支考察队,分别到北极圈和赤道一带进行测量。

我们知道,赤道线大部分从海洋上经过,陆地上只经过亚洲的印尼,非洲的刚果肯尼亚等6国,和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及厄瓜多尔。这些地方大都是热带雨林地区,很难进入。而基多城离赤道很近,气候又好,地理,社会条件也比赤道上的其他地区优越。于是,法国考察队选中了这里。考察队包括13人,由法国学者Charles Marie de la Condomine带队。

考察队先来到昆卡,由此地开始测量,一路北上,历尽艰辛,直到基多北部为止,先后用了七八年时间测量地球弧长。经过考察队的测定最后证实,地球的确是个赤道地区略鼓,两极稍扁的扁球体。不过,这个“扁球”扁的程度很小很小,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拿今天的数据来看,赤道周长为40075.7公里,而子午线(即经过南北极的圆周)为40008.5公里,差别不到千分之二。

这次考察测定同时也证明了基多北郊正好是赤道经过的地方。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精确地测量赤道线的位置和长度。1936年,在纪念这次勘测赤道线200年之际,厄瓜多尔政府在基多北部赤道线通过的卡拉卡里村(Calacali)建了一座赤道碑。但后人经过复测,发现它有所偏离赤道线的准确方位。于是厄政府再兴土木,1986年在基多市北24公里的圣安东尼奥村(San Antonio)建成第二座赤道碑,其规模远远超过第一座,起名“世界之半”(Mitad del Mundo)。今天阿妹就带我们参观了这座赤道碑。

 

“世界之半”赤道碑

赤道碑高达30多米,坐落在一个直径100米的大圆盘上。内分9层,造型上窄下宽,酷似一座稳重的方塔。四面墙分别镶嵌着E,O,S,N的字样,均为西班牙语的缩写,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塔内底层是一个介绍全国风光的展厅,如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巨龟,大蜥蜴,海狮和蓝脚鸟,Cochasqui地方的阶梯金字塔遗址等,可容百十人参观。其它各层介绍各地印第安各部族的民间工艺,如编织,以及民族服装,民居,黑人迁厄历史等等该国人类学方面的知识,是一间有名又受欢迎的民俗博物馆。

拾级而上,就登上了碑顶的瞭望台。当然也可乘电梯登高,大电梯一次能把30个游人送上碑顶。登上瞭望台,人们的视野顿时开阔。只见湛蓝的天幕笼罩着葱郁的山峦,远处俊秀奇拔的火山清晰可见,山顶上千年积雪在骄阳下闪烁着银光。这是世界奇观中的“赤道雪”。如画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瞭望台上的另一“景”,是那庞大的地球仪,立在瞭望台中央好几米高的石座上。这个古铜色的合金质金属球,直径达4.5米,重4吨多。它不怕日晒雨淋,风吹雹打。外国游客往往好奇地仰望地球仪,寻找他们自己祖国的位置。你会注意到,它与一般地球仪有所不同,它被横放着。也就是说,赤道线不是水平圆周,而是从上到下绕一圈,方位则是正东正西,正好与纪念碑地面上标示的真赤道线吻合。

赤道线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把它形象地标出,建筑师们在纪念碑东西两侧石板地上,各镶嵌了一条几十米长,10厘米宽,漆成红色的石线 。红线就是“赤”道,它表示出赤道线的准确位置。一个黄底金属牌上,写着纬度0度0分0秒,西经78度27分8秒的字样,标明此地的经纬度。赤道碑台阶边的石墙上同样镌刻着经纬度和此地的海拔:2483米。

这条把地球分成两半的石线,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人们争先恐后地将两脚跨在石线的两侧“立此存照”,以显示自己同时脚踏南北两半球的雄姿。我们两口,还有阿妹和她可爱的小女儿蕙兰,也以赤道碑为背景,脚踩着红线,留下了赤道风景照。要是3月21日(春分)或9月23日(秋分)中午12点在这里拍照就更好了,这个时刻太阳正好直射大地。站在赤道线上,做个没有影子的人应该是难得的经验。

赤道碑的南北方向上,竖立着13座石雕胸像,纪念1736年首次测量赤道线长度的测量队13人,包括9名法国人,2名西班牙人和2名厄瓜多尔人。其中厄瓜多尔人Pedro Vicente Maldonado在1743年测量赤道线完毕后,又陪同考察队长翻过安第斯山,乘木筏对亚马孙河全程进行了第一次科学测量。他们测绘的地图直到20世纪几乎没有更改过,这在世界测绘史上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

沿着赤道线向前走百余步,即进入一座占地10多公顷的“小城”,叫做“世界之半城”。小城的一半建在地球的北半球,另一半建在南半球。这座城里没有任何机动车辆,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在街上漫步。饶有风趣的是:如果人们稍加留意,他们就会发现在这里散步,在举手投足之际,便已往返地球南北。

“世界之半城”是厄瓜多尔政府为促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而建立的综合性文化区和商业区。我们就在这里的餐馆里吃了午饭。饭后顺便在手工艺品店和其它商店里逛了逛。这里的邮局能把你的问候信件寄给亲友,上面盖着赤道邮局的邮戳,意义自然不同寻常。这里还有置放基多老城1:200模型的博物馆,以及剧场,天像馆等文化设施,为游客服务。

“世界之半城”内还开辟了一个广场,每年春分和秋分时节,印第安人都会在这里举办“播种节”和“丰收节”活动。再现祭拜“太阳神”的古风民俗。

 

太阳博物馆

赤道碑景区外,圣安东尼奥村的另一边,是一幅村野田园风光,顺着坡,过小溪,就到了一个户外博物馆,虽不起眼,但却生动有趣,让人乐而忘返。特别是阿妹的小女儿蕙兰,玩得最开心。

这里叫太阳博物馆(Museo Inti Ñan,英语Solar museum)。看样子是由当地的原住民创办的。服务人员全是印第安人。

馆内的空地上,也标着一条红色的赤道线,指示牌上写道:这条线是根据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更为精确。讲解员通过一些演示和游戏,也让游客自己动手,更深刻地了解赤道位置的特点。一个有趣的游戏是竖鸡蛋,小头向下,据说只有在赤道线上,由于引力的关系,才能稳稳地竖起来。游客们都来尝试,嘉美的手气不错,轻而易举地就把鸡蛋竖了起来,赢得一阵喝彩。

讲解员还端来一盆水,拔掉盆下面的塞子,水就往下流,水流的时候产生漩涡。果然稀奇,水盆放在赤道线的左边,水流的漩涡成顺时针;再把水盆放在赤道线的右边,水流的漩涡则变成逆时针了。

赤道线上,还安放着1865年制作的石头太阳时计,阳光照在上面的影子,正好就是当地的时间,看得出是几点几分。

馆内还有不少反映当地动植物,生态环境和民族风情内容的展览。

一片园地上,长满了拳头粗的仙人掌,一人多高。只见一位农友拿大砍刀砍下去,露出白茬茬的芯子,像莲藕一样,水分饱满。从智利开始,一路上见了数不清的仙人掌。原来只知道仙人掌是沙漠植物,多刺。想不到仙人掌肥厚的肉质茎还是当地人乐于食用的水果蔬菜呢!

我们参观了羊驼圈,长脖子的羊驼大约已经适应了游客的来访,走到我们面前,隔着篱笆与我们逗乐。多招人喜爱的羊驼,可惜,手上没有什么饲料,喂它一把。

另外一处是印第安人的茅屋,内有纺车,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坐在纺车前,为我们作示范,小小年纪,却很熟练,织的有模有样。墙上挂满了他们织成的地毯,颜色鲜艳,画面上的人物,动物,线条简练,但不失生动,颇有古拙的遗风。

旁边就是印第安人工艺品小店。嘉美挑选了一件大披巾。看到远方的客人买东西,老板娘很高兴,特意站起来与嘉美合影留念。

不远的地方,竖立着一个高大的图腾柱,代表印第安部落文化。在这里,我们也留下了纪念照。我们希望,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在新时代同样能继续绽放魅力和风采。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193365.html

上一篇:拉美列国纪行连载(22),万里长龙安第斯山
下一篇:拉美列国纪行连载(24),南美洲印象
收藏 IP: 77.0.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