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关心粮食和蔬菜 精选

已有 7827 次阅读 2012-9-11 11: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心蔬菜和粮食


吃土豆的彝良人
今日在网上看到地震灾区吃土豆的场面,不禁想起土豆与人类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也想起之前的一次科普讲座----《关心粮食和蔬菜》。乌蒙山区土地贫瘠,多种植土豆。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方体现出某些作物的珍惜之处。热烈的讨论之后,还请大家冷静的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是海子的诗意,还要对粮食和蔬菜多研究、多珍惜、多敬畏。(特将老早之前文章视频转载于此。)
 
最近几天是植物与科学的节日。国际公众科学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五月中旬接踵而至,按要求,各植物园需要做一些活动,讲座和学术交流等,以增进公众对植物的了解。五月的植物园内花团锦簇,芳香的草木间,大而空泛的宣传弥漫其间。在真实和虚假之间,难辨科普的真实意义,盹意涌上心头。

据说版纳植物园已是中国科普最好的单位。每每听到这些表扬之词,我便有一种身患绝症的感觉。心想,这也算好的话,科学院,中国该有多烂啊!最新出版的《科普蓝皮书》一书便列举了众多“成就”,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各门各类科普基础设施海量剧增,一片繁荣景象。我若还“瞎抱怨”,岂不是拆人后台。言归正传,此文的目的就为了记录这次活动中,我给版纳勐醒中学初中学生的一个讲座------《关心粮食和蔬菜》。

粮食和蔬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不用多讲,现在却不得不讲。自然界首先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让人类摆脱了饥饿。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历朝历代都将粮食生产作为王朝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立国之本。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最先被祖先驯化的农作物之一。对五谷的敬畏和珍重,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新的数据分析也表面,中国王朝的更迭除去统治者本身的统治之道,还与气候变化和稻米的价格息息相关。网易数读对人类非正常死亡分析可看出,饥荒是最夺命的刽子手之一,如58到69年大饥荒的便活活饿死了上千万同胞。

另一个事实是,现在的小孩基本不能区分粮食作物,分不清小麦、大麦、稻谷、蚕豆等这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粮食作物和一些基本蔬菜。不仅植物和生态研究中对粮食和蔬菜的关注逐步减弱,且电视新闻里也少见对作物的赏析和对粮食产量现状的有力剖析。在中国,攀谈粮食作物赏析似乎有些老土的感觉,无人问津的粮食和蔬菜,冰凉冰凉的,而西方媒介里对这粮食的担心却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焦点和热点。《谁来养活中国》一书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骇人视听。版纳的情况便是个缩影,大量稻田被改良,用以种植诸如香蕉一类的经济作物,致使水稻面积和品质均急速降低。经询问后得知, 60多个参加讲座的孩子中,只有1个小孩家里今年种植了水稻。询问了半天,才勉强有一个人举起手来,表示家里有水稻,孩子们见状,惊奇不已。版纳傣祖先“森林-稻田-粮食-人”,红河哈尼族的高山“梯田”,贵州苗族“十八杉”均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为当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考的角度。西方有不少国家特成立了研究中心,如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弹性(Resilience)。中国似乎忘记了这些古老的智慧,研究少,利用更少。难怪乎孩子们对他们自己感到惊奇了。

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地理发杂,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民族和饮食文化,甚至语言,但有一点是大致相同的,主粮均为水稻。《森林与人类》杂志的《西南山地、水稻民族》文章,细致精妙的描写了西南民族间的本源差异,极为精彩。丰富的人文饮食文化背后是令人担心的是粮食问题。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福祉的同时,干旱、转基因和毒大米却悄然抵消了我们的努力,更加令人惋惜的是粮食遗传资源、种植技术和水稻所承载的文化的快速丧失。浪费奢靡成功侵噬了节俭而安贫乐道的乡村。人们只知道像饕餮大餐之好,却难以理解粮食背后所承载的艰辛和恩泽。

饥荒是最恐怖的杀手。
 

享受美食、更要欣赏美食背后的作物知识

从新认识粮食作物,学会欣赏作物,交流传播作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粮食驯化、传播、种植、分布、烹饪和食法,对们欣赏粮食和蔬菜大有裨益,且有助于培养人们节约粮食和敬畏粮食的精神。在植物知识普及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su)做出了巨大贡献。皇太子朱橚因违规被流放云南,路途上见穷人食不果腹的窘境,便组织编写了《救荒草本》一书。将古籍中晦涩难懂的“科学”名称翻译整理成民间叫法,普及植物知识,以便荒年时农民能借以充饥。《救荒草本》一书按照草类、木类、米谷类、果类、菜类分门别类,共记载植物414种,并一一配图,并描述了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处理烹调方法等,甚至还记载了一些有毒植物的加工处理方法。从植物食用角度讲,《救荒草本》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丰富,最精致的植物科普著作。作者用意高远,编撰过程缜密科学。《救荒草本》被多个国家引入,刊印。其中日本因其与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相似性,最为珍重此书。网络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日式彩色绘画版本。反观中国,几乎没有一本像样的书籍继承和描绘《救荒草本》,颇让人不快。

这恐怕与所谓的“创新”有关。创新不仅是对新东西的挖掘,对传统的再创造也应该纳入“创新”的范畴里。彩绘、摄影或其它形式的《救荒草本》更容易吸引年轻人,而新闻、园林、艺术、出版和科普、植物园、科技馆、博物馆领域均只追求新奇的东西,长期忽视了这些“老东西”的价值。科学需要不断去解读新的东西,但教育和生活不需要创新。学会最普通的“常识”,能了解那些貌似普通的东西就很了不起了。对于孩子和公众来说,再“重要”的科学成果与其它花边新闻无异。诸多科普单位和新闻媒体一味追求“重大科学进展”,却忽视具有丰厚的普世价值的东西。艺术和科普领域应有相当人群回归到这条朴素的道路上来,关心古老的话题,古老的人和事。用科学的手法展现“老东西”的智慧,这是五四时候的老观念,但至今没有太大进展。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对美食知识毫无了解。毫无疑问,我们正进入一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全新年代。

1954年第一版《新华字典》充满了自然情趣。自然情趣的丢失或许就始于《新华字典》去自然化。
 

人怕习惯,也怕不习惯。味觉记忆是人感知幸福最重要的环节。吃惯了米饭的南方人到了北方,吃面会不习惯,北方人到南方亦然;喜好辣椒之人,无辣茶饭不思,不好辣者食辣犹如受罪。对于大多数人,儿时妈妈的饭菜是世间最美的食物。习惯给人美好的记忆怀念,也常常让人吹毛挑剔。了解作物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改善人对不同食物的态度。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享受美食背后的粮食作物知识,增加对自然的敬畏感。

我们何时何地丢失了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现在还不甚清楚,也许始于《新华字典》的改革,或许源自森林丧失。用一个小小的讲座描述了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故事也自然是不够的。恰逢一部好看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自然、主食、烹饪等几个方面点燃了人们对中国饮食的兴趣,片中描绘了不少粮食和蔬菜的精彩故事。关心粮食和蔬菜,从吃开始,这或许是走进自然与文化的第一步,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和粮食危机中最重要的一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611565.html

上一篇:从国家科学图书馆到798艺术区
下一篇:太极顶观凤仙花
收藏 IP: 159.226.69.*| 热度|

30 曾泳春 朱晓刚 孔梅 赵建民 翟志臣 翟自洋 陈沐 张海霞 赵斌 黄锦芳 廖晓琳 蒋继平 姜虹 李土荣 段庆伟 孙东科 刘淼 鲍海飞 钱磊 吉宗祥 杨洪强 王伟 魏玉保 zhanghuatian anonymity aliala ddsers anran123 yunmu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