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豆的彝良人
今日在网上看到地震灾区吃土豆的场面,不禁想起土豆与人类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也想起之前的一次科普讲座----《关心粮食和蔬菜》。乌蒙山区土地贫瘠,多种植土豆。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方体现出某些作物的珍惜之处。热烈的讨论之后,还请大家冷静的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是海子的诗意,还要对粮食和蔬菜多研究、多珍惜、多敬畏。(特将老早之前
文章和
视频转载于此。)
最近几天是植物与科学的节日。国际公众科学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五月中旬接踵而至,按要求,各植物园需要做一些活动,讲座和学术交流等,以增进公众对植物的了解。五月的植物园内花团锦簇,芳香的草木间,大而空泛的宣传弥漫其间。在真实和虚假之间,难辨科普的真实意义,盹意涌上心头。
据说版纳植物园已是中国科普最好的单位。每每听到这些表扬之词,我便有一种身患绝症的感觉。心想,这也算好的话,科学院,中国该有多烂啊!最新出版的《科普蓝皮书》一书便列举了众多“成就”,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各门各类科普基础设施海量剧增,一片繁荣景象。我若还“瞎抱怨”,岂不是拆人后台。言归正传,此文的目的就为了记录这次活动中,我给版纳勐醒中学初中学生的一个讲座------《关心粮食和蔬菜》。
粮食和蔬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不用多讲,现在却不得不讲。自然界首先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让人类摆脱了饥饿。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历朝历代都将粮食生产作为王朝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立国之本。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最先被祖先驯化的农作物之一。对五谷的敬畏和珍重,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新的数据分析也表面,中国王朝的更迭除去统治者本身的统治之道,还与气候变化和稻米的价格息息相关。
网易数读对人类非正常死亡分析可看出,饥荒是最夺命的刽子手之一,如58到69年大饥荒的便活活饿死了上千万同胞。
另一个事实是,现在的小孩基本不能区分粮食作物,分不清小麦、大麦、稻谷、蚕豆等这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粮食作物和一些基本蔬菜。不仅植物和生态研究中对粮食和蔬菜的关注逐步减弱,且电视新闻里也少见对作物的赏析和对粮食产量现状的有力剖析。在中国,攀谈粮食作物赏析似乎有些老土的感觉,无人问津的粮食和蔬菜,冰凉冰凉的,而西方媒介里对这粮食的担心却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焦点和热点。《谁来养活中国》一书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骇人视听。版纳的情况便是个缩影,大量稻田被改良,用以种植诸如香蕉一类的经济作物,致使水稻面积和品质均急速降低。经询问后得知, 60多个参加讲座的孩子中,只有1个小孩家里今年种植了水稻。询问了半天,才勉强有一个人举起手来,表示家里有水稻,孩子们见状,惊奇不已。版纳傣祖先“森林-稻田-粮食-人”,红河哈尼族的高山“梯田”,贵州苗族“十八杉”均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为当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考的角度。西方有不少国家特成立了研究中心,如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弹性(Resilience)。中国似乎忘记了这些古老的智慧,研究少,利用更少。难怪乎孩子们对他们自己感到惊奇了。
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地理发杂,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民族和饮食文化,甚至语言,但有一点是大致相同的,主粮均为水稻。《森林与人类》杂志的《西南山地、水稻民族》文章,细致精妙的描写了西南民族间的本源差异,极为精彩。丰富的人文饮食文化背后是令人担心的是粮食问题。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福祉的同时,干旱、转基因和毒大米却悄然抵消了我们的努力,更加令人惋惜的是粮食遗传资源、种植技术和水稻所承载的文化的快速丧失。浪费奢靡成功侵噬了节俭而安贫乐道的乡村。人们只知道像饕餮大餐之好,却难以理解粮食背后所承载的艰辛和恩泽。
饥荒是最恐怖的杀手。
享受美食、更要欣赏美食背后的作物知识
从新认识粮食作物,学会欣赏作物,交流传播作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粮食驯化、传播、种植、分布、烹饪和食法,对们欣赏粮食和蔬菜大有裨益,且有助于培养人们节约粮食和敬畏粮食的精神。在植物知识普及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su)做出了巨大贡献。皇太子朱橚因违规被流放云南,路途上见穷人食不果腹的窘境,便组织编写了《救荒草本》一书。将古籍中晦涩难懂的“科学”名称翻译整理成民间叫法,普及植物知识,以便荒年时农民能借以充饥。《救荒草本》一书按照草类、木类、米谷类、果类、菜类分门别类,共记载植物414种,并一一配图,并描述了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处理烹调方法等,甚至还记载了一些有毒植物的加工处理方法。从植物食用角度讲,《救荒草本》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丰富,最精致的植物科普著作。作者用意高远,编撰过程缜密科学。《救荒草本》被多个国家引入,刊印。其中日本因其与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相似性,最为珍重此书。网络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日式彩色绘画版本。反观中国,几乎没有一本像样的书籍继承和描绘《救荒草本》,颇让人不快。
这恐怕与所谓的“创新”有关。创新不仅是对新东西的挖掘,对传统的再创造也应该纳入“创新”的范畴里。彩绘、摄影或其它形式的《救荒草本》更容易吸引年轻人,而新闻、园林、艺术、出版和科普、植物园、科技馆、博物馆领域均只追求新奇的东西,长期忽视了这些“老东西”的价值。科学需要不断去解读新的东西,但教育和生活不需要创新。学会最普通的“常识”,能了解那些貌似普通的东西就很了不起了。对于孩子和公众来说,再“重要”的科学成果与其它花边新闻无异。诸多科普单位和新闻媒体一味追求“重大科学进展”,却忽视具有丰厚的普世价值的东西。艺术和科普领域应有相当人群回归到这条朴素的道路上来,关心古老的话题,古老的人和事。用科学的手法展现“老东西”的智慧,这是五四时候的老观念,但至今没有太大进展。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对美食知识毫无了解。毫无疑问,我们正进入一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全新年代。
1954年第一版《新华字典》充满了自然情趣。自然情趣的丢失或许就始于《新华字典》去自然化。
人怕习惯,也怕不习惯。味觉记忆是人感知幸福最重要的环节。吃惯了米饭的南方人到了北方,吃面会不习惯,北方人到南方亦然;喜好辣椒之人,无辣茶饭不思,不好辣者食辣犹如受罪。对于大多数人,儿时妈妈的饭菜是世间最美的食物。习惯给人美好的记忆怀念,也常常让人吹毛挑剔。了解作物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改善人对不同食物的态度。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享受美食背后的粮食作物知识,增加对自然的敬畏感。
我们何时何地丢失了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现在还不甚清楚,也许始于
《新华字典》的改革,或许源自森林丧失。用一个小小的讲座描述了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故事也自然是不够的。恰逢一部好看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自然、主食、烹饪等几个方面点燃了人们对中国饮食的兴趣,片中描绘了不少粮食和蔬菜的精彩故事。关心粮食和蔬菜,从吃开始,这或许是走进自然与文化的第一步,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和粮食危机中最重要的一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611565.html
上一篇:从国家科学图书馆到798艺术区
下一篇:太极顶观凤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