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伪命题:人口老龄化与二胎政策 精选

已有 18166 次阅读 2015-11-12 14:19 |个人分类:科研工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口, 老龄化, 二胎

伪命题:人口老龄化与二胎政策

早上一个朋友在医院排队很久之后在微信上发的感慨:

“不从人口质量上求发展,从人口数量上找方案。中国的二胎政策,N年之后,又是麻烦。中国不缺人口,真正缺的是合理的用人制度、正确的人才教育。人才、奴才。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深表赞同,人口问题是目前社会上最热的话题,但它其实是一个真正的伪命题

首先:我们人口的状况到底如何?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的距离真相有多远?

正好我最近有机会到一个地级市去访问,接待的同志们正好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一个长期在基层工作(县市一级)的领导就说:你们不了解地方的情况,不要说农村,就是在县地一级的层面上,早就不存在是不是生二胎的问题,而是几乎家家都二胎、三胎!政策关住的就是省会以上城市里有公职的这部分人,这个比例占社会总比例的多少?!仔细看看周围的人群里,进城务工的群体、个体职业者、各个公司的领导到职员,除了不生的,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还多吗?仔细一想,还真是的,这些年还真是有变化,不要说那些菜市场里买菜的啦,个个都拖家带口好几个孩子,十年来从家乡来的亲朋好友说起来几乎每家都是两个孩子了(很多有公职的),这几年在北京身边的朋友也有不少家里添丁的,至于策略嘛,什么都有:符合政策的、超生的(各种幌子:偷生、领养等等)、出国生的、重组家庭的……

这些真实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孩子,在社会上却貌似隐形,所以,我们的人口状况到底怎样?这些隐形存在的孩子是否已经在各种统计数字之中?!之前开放的单独政策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那么全面开放的二胎政策是否也是一样呢?中国20年后的老龄化程度会怎样?到底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政策,这个需要建立在全面真实地了解人口的情况和真实需求的基础上。目前来看,统计数字是值得探究的。

其次:我们人口的教育状况到底如何?人口的素质是不是老龄化?

上次在青岛的一个双创活动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刘俏教授的发言很有启发:他从另外一面看中国的人口问题,到2030年,我国接受完整高等教育的人口会达到2亿以上,这是超过很多大国人口的一个数字,新浪上公布的1977-2014年参加高考人数、录取人数是支持这一数字的(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6-18/1435473862.shtml)。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人口的素质没有出现老龄化,而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素质人才聚集时代,创造性和活力应该超越任何一个时期!这应该是中国的机遇!仔细看下周围的情况,年青一代得到完整的大学教育已经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不管你怎样诋毁中国的教育,可是它的普及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接受教育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人口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这个数字让人很振奋,我们要是能够把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都用好,那就完全不用担心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问题啦,就像开头那位朋友说的一样:从人口的质量上求发展!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机械地限制或者鼓励大家生多少孩子,而是让已经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建设一个人人都能够自由发挥能力的公平舞台,这样的中国才会是生机勃勃的中国,这样的社会才是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社会,这样的地方才是人人都向往和热爱的祖国!

所以我给这位朋友回复:

说得很对,我们啥都不缺,缺的是正确的理念:首先,我们要用“YesiCAN!”的理念教育自己,让它渗入我们的骨髓和血液,这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成长为人才;其次,管理者要用“iCANuCANvCAN”的理念建立平等的社会体制,让它贯彻落实到社会管理的每个角落,打造互相尊重、公开公平的坚实社会基础。路漫漫,一起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34671.html

上一篇:iCAN第九年:生与死
下一篇:燕园秀色关不住,一池碧水映金秋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31 陈南晖 武夷山 姬扬 鲍海飞 李土荣 徐旭东 李学宽 闵应骅 黄永义 白龙亮 董焱章 王建昌 郑新奇 牛登科 文克玲 王春艳 姚伯元 李志俊 邢志忠 汪晓军 杨正瓴 陈洋 徐晓 ljxm schist ghzhou5676 biofans ncepuztf cdit zhangjinxue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