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向南之三:探险的基因—Jonathan的家族传奇
因为沙克尔顿在南极的壮举,让我无限地向往南极,可是只有去了南极,才让我对南极的探险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认识,特别是我们乘坐的科考船上那十几个充满故事的探险队员们,他们每一个都是知识渊博的科考专家、身经百战的探险队员:
出生在新西兰的探险专家Ben说着他的kiwi English,负责这次旅行的所有活动安排,总是第一个登陆、最后一个上船;鲸鱼研究专家Hella出生在荷兰,已经专业研究鲸鱼15年,对鲸鱼如数家珍,这次能够看到上百只鲸鱼要感谢她的慧眼;Falk这位出生在德国但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大学从事三极(南极、北极、喜马拉雅)研究;Pablo这位智利科学家是智利南极科考队的科学家,对地质和冰川十分在行;Nico这位来自智利的帅哥是野外生存专家,每天带着雪鞋小分队到野外探险;Tim是具有30年南极科考经验的美国南极科考队员;Sarah这位美国大美女也是18岁起就开始野外探险,现在是著名的野外生存专家,负责船上的所有日程安排;还有来自智利的美女极地摄影师Veronica每天负责在冰天雪地里拍摄野生动物和团队活动;来自丹麦的Pernille是一位野外动物研究专家;来自阿根廷的German是一位专业的滑雪和赛艇教练;来自俄罗斯的Anastasia是一位极地历史学家和语言专家;来自阿根廷的Milagros是一位标准的南美大美女,负责记录每天的日程和清点人数还有那间可爱的GiftShop;还有一位来自智利的北京男孩赵陆洋负责汉语翻译,他对极地科考也是如数家珍……
当然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来自英国的Jonathan Walton,这是一位年近70的英国南极科考专家,也是船上最受欢迎的科考队员,一大早起来你就可以在活动室里看到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十字绣(你没有看错,就是在十字绣企鹅),每天外出的探险活动他从来都是插红旗的开路先锋,满头的白发和长长的白胡须配上眼镜,看上去跟达尔文一样,知识渊博又睿智幽默,之前他也在每日分享里给大家讲过很多南极的故事,而这一次结束前的分享不同,他讲的是他们一家四代在南极探险的故事。
第一代是他的爷爷,1936年来南极探险,发现了一座雪山,后来英国在这座山脚下建立了科考站;
第二代是他的爸爸,1946年来南极做科学考察,那时候英国开始大量在南极设立科学考察站,他的爸爸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为科考站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写了好几本关于南极的畅销书,在Gift Shop和我们去的洛克港极地博物馆都有买的,这次我们也有幸得到了Jonathan的亲笔签名;
第三代是1972年第一次来南极的Jonathan本人,长发飘飘、意气风发的少年,在爷爷发现的雪山脚下的科考站里度过了两个南极的冬天,开展了多项的科考项目,也练就了他一身的本领,不仅仅是科学考察,而是极端环境下的野外生存,想想将近100天的暗无天日和同伴们一起度过,机械电子的设备都要懂得维护修缮,缝纫编织都是基本的生活技能,读书写诗编顺口溜也都练成了专长,当然还有更加意想不到的:还要学会治病,包括内科和外科,他展示了一张在冬季的科考站里给同伴拔牙的惊人照片!他说这不是最挑战的手术:有一个俄罗斯的医生在南极科考期间阑尾炎犯了,只好在镜子和同伴的帮助下,自己给自己做了阑尾炎手术:切除了阑尾!这还都是人可以掌控的,不是最可怕的部分,最可怕的还是南极这变幻不定的天气:当冬天结束,他们走出科考站开始远行进行科学考察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困在冰天雪地是家常便饭,最长的一次竟然长达18天,暴风雪过后他们自己从几米深的雪里挖出了帐篷!所有的耐心和能力也都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科考中得到了磨练!尽管想过科考的艰难,想过南极的凶险,但是这一次听到Jonathan亲自讲述他在南极的科考故事,还是非常地震撼,真的没有想到是这样堪称梦魇一般的科考经历,真的是一点都不浪漫!所以他说:在南极40多年的科考经历也是他最大的财富,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敬畏,同时又充满了信心和耐心。
2012年,庆祝人类到达南极点100年,他的儿子也接过了Walton家族极地考察的接力棒,做为英国科考队员成为第一个驾车穿越南极大陆到达南极点的人!
这就是来自英国的Walton家族,四代人接力棒一般在南极探险的真实故事,真的没想到在这次旅程中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代又一代,接力棒一般传递着坚韧、勇气、睿智、开拓的南极探险精神,值得赞叹。也希望这样的南极探险精神能够影响更多人,勇于开拓和冒险,探索未知的领域,一代又一代,我们人类才能走得更远。致敬Jonathan,致敬南极探险的英雄们,致敬所有勇于开拓未知领域的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