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时间尺度效应:水循环(2) 精选

已有 10248 次阅读 2014-8-10 17:4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前文主要讲径流,径流的时间尺度效应相对简单,降水成为地表水滚滚入海。这段时间延迟相对比较易理解,也好测量和计算。但是,最显著的时间效应可能是冰川、雪山,在降雪之后,就成为当年水循环的“汇”,第二年,第三年,第N年,甚至几万年之后,才羞答答地冰川后缩,夏日消融,江河横溢,重新进入水循环。这给全球或大江大河流域的年度水循环带来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水资源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靠等,是等不起的。很多局域问题,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变通。但无论如何,考虑水循环的时候,总得知道我们头上悬着的那把达摩之剑。

 

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由于中巴公路建设的需要,奉命前往巴基斯坦,对巴托拉冰川未来状态作出预测。主要就怕冰川如果前进的话,把这个公路就给埋掉了,如果是后退就没问题,当时的任务就是得预报这个冰川以后它到底是前进还是后退。这个任务比较硬。一般考察,写篇文章,进还是退,谁来追究你啊?没人管的,这个不行啊。19744月,施雅风带领10多位骨干出发了,这一年,他55岁,到了现场,他明白自己面临怎样的一个挑战。巴托拉冰川很长,地形异常陡峻,又在异国他乡。 在地形险陡的冰川现场,他和年轻人一样翻山越岭。经常清晨5点左右从就从帐篷里摸黑起床,冒着刺骨的寒风到冰川气象站进行第一班观测,夜里,有时也打着手电到洪扎河边观测冰川融水和洪峰。

 

对于预报冰川进退,施雅风和考察队的人完全没有经验,他们遍访当地老人,了解当地历史上是否发生过冰川融水引发的洪灾,也第一次用了很多定量的手段,比如说雷达测冰川厚度,测得大比例尺图。冰上两年,他们建立并应用波动冰量平衡法,得出结论:从1975年算起的15年内冰川继续缓慢前进,之后进入退缩阶段,公路不需要改道,并主持拟定了中巴公路通过巴托拉冰川区的实施方案,经后来三次验证和通车后约20年的实践,考察结论和施工方案是成功的。但是施先生知道,研究只是告一段落。水循环、冰川学,还得一代一代搞下去。所以鼓励他的公子(见【简明新闻】1408-8)学冰雪微波遥感,现已成长为国际一流的大家。

 

施雅风先生在学术上取得重要建树、为中国地球科学研究和西部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还十分关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经他亲自选拔和培养的著名科学家已有中科院院士五名,工程院院士一名,“新西兰 ”成为地学院士的培养基地,施先生功不可没。

 

够长了,先写到此。声明:如周大老虎(zdlh)所说,老邪并非水循环和微波遥感内行,只是有些交叉,资料来源比较驳杂,本博文并非专业性科普,故未列,欢迎拍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818531.html

上一篇:书中自有颜如玉:最近两位年青高才博主的故事
下一篇:【请教贴】中国的布鲁诺?
收藏 IP: 123.122.17.*| 热度|

53 陈楷翰 王春艳 朱晓刚 檀成龙 郑永军 李晶 王德华 徐晓 虞左俊 应行仁 贾伟 庄世宇 张能立 孙学军 赵斌 关法春 张强 汪晓军 苗元华 马骏强 廖梓龙 黄永义 田云川 高峡 李土荣 常顺利 董侠 李志俊 陈昌春 陈铁喜 张骥 陆俊茜 廖晓琳 蔡庆华 彭彬 吕喆 彭真明 赵保明 程娟 miracle1 rockyman zdlh ddx7171 aliala rosejump divingmed ybyb3929 shenlu rfm2007 crossludo chenhuansheng xqhuang ccgoodluck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