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中全会是怎样谈“人权”的三中全会是怎样谈“人权”的评论中,感谢各位指教。但是,还是不足以为老邪解惑。比如安哥拉在评论4中说:
李老师不知道注意到没有,这类文本几乎全是“动宾结构”,有时候还会有介词结构。这次动作性很强的文法好像是做了,但是实际上是表达“想做”。
谢谢。同意“实际上是表达想做”的解读。但是,我觉得由于三中全会决定的权威性,也表达了普通老百姓可以说的意思。从1950年中期,太祖爷批判了 “天赋人权”之说以后,“人权”这个词儿经历了几起几落,一段时间敏感,一段时间又部分脱敏。在这次三中全会之前,实际上是敏感的。如果说最近网上的提法“西方定义的“人权””是扭扭捏捏地坚持前段时期的“舆论斗争”的话,网上有更加赤裸裸的文革语言,把“人权”当作是所谓“普世价值”,仍然作为“舆论斗争”的对象。三中全会为“人权”正名,这是重要的一步。当然这只是一步而已。
疯子哥在评论1中说:没有大的改观啊。多少还是有的。比如您自己(还是谁啊?)就贴出了“世界人权宣言”,不用担心请您喝茶。这就是改观。当然,不同意见总是有的。比如老邪就不同意您那个“叶大伯赋人权”的说法,那比“天赋人权”
更倒退了一步。这里的天,至少还能容纳佛祖、安拉、等各种宗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