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天,网上讨论油条科普,挺有意思。但好像还是没讲透。老邪评选,最好的是:“油条为什么要两块面沾在一起下油锅?为了相互鼓气。”
由此想起70年代初,全国推广优选法。华罗庚先生跑遍全国26个省区、作了N多场报告。“但是由于记者朋友们大都不谙数学,加之为了让各个行业的读者都能看懂,几乎所有的记者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案例,即如何控制油温和炸制程序才能使得炸出来的油条质量、口感最好,用油最省……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26个省的报道都用了这个例子,难免使人产生误解——结果也真的被误解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炸油条”!见陈赫,http://blog.gmw.cn/blog-35508-47133.html 。但是,陈赫大概是为尊者讳,没讲当时用此法炸出来的油条,群众普遍反映没原来好吃。华罗庚算出来的最佳油温,记得是224度http://2010.cqvip.com/qk/87058X/200103/8643545.html。但边界条件里边是否考虑了“相互鼓气”效应?总之,据称油温从传统的油温降到优选的224度后,每生产50公斤面的油条可节省食用油0.35公斤。各地仿效,闯将们竞相试验,进一步节省食用油,有低到127度的http://tianjin.liebiao.com/wangzhanjianshe/32490105.html。不好吃了,但都打华罗庚的招牌。据说只有金华兰溪的油条,才是正宗的华罗庚油条。
相互鼓气原理,反而是科学网肖子推广到天公成双,三傻(徐晓)制成头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