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yind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ngyindao

博文

朱德元帅诗品赏

已有 3718 次阅读 2016-5-11 09:54 |个人分类:向一散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朱德元帅诗品赏

朱德元帅诗品赏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向胤道*
   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暨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1886-2016)纪念年,为了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元帅的卓越功勋,学习他们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精神,继承和发扬元帅一身正气、乐观豪爽的优良品质,我们怀着虔诚来阅读、欣赏朱德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及杰出的诗人在战争岁月写的一些光辉诗篇。本文粗浅地对朱德几首诗词进行赏析,深深感到朱德元帅高尚的人格、豪迈的气概及崇高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叩击着我的心灵。
   一、赏析“军次云谷寺晓行书所见”

   这是两首田园诗歌,是他于1918年前后在四川泸县东部剿匪作战途中所写。以行军途中所见农村田园景色为题材,展开描述。诗人以饱含热情的笔墨,描绘出了川南农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风光画卷,弹出了在战争年代,川南山乡清新自然充满生机而又笼罩着浓浓哀伤的田园牧歌。《文赋》道“诗缘情而绮丽。”诗人以热爱的情感,独特的眼光,选择景物,猎取镜头,捕捉秋日晨曦中那瞬息万变的田园色彩、声音、物景,巧妙地组合成远近结合,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色彩适度而且生机勃勃的风光画面。
我们来品赏其中的一首:
翠叠层峦曙色融,如珠晓露滴梧桐。浮屠矗峙浮云外,古刹深藏古树丛。
风漾田波翻碧绿,日烘榴火闪新红。天然一幅佳图画,费尽苍天点缀工。
   起始首联第1句“翠叠层峦曙色融”,寄情于景,从大处着眼“翠叠”,远处落笔“曙色”,描绘重重叠叠的山峦峻岭和浸染在晨曦中的浩瀚丛林。凌晨的朝阳与山色、雾气、烟岚融在了一起,层层叠叠而又若隐若现的浓浓淡淡模糊的群山形象,被朝晨的阳光抹上了似有若无的淡彩,成为这幅风光画最得体的广阔背景。
紧接着“如珠晓露滴梧桐”。镜头由远而近,目光聚焦到身旁的梧桐树和树上刚刚滴下的露珠——诗人观察入微。首联两句远近交接,巨细相补,一者模糊,一者清晰,在诗人笔下相映成趣。仅仅十四个字写出了:翠林、层峦、曙色、露珠、梧桐、拂晓等六个景象,用了:叠、融、滴等动词,简直是用词大家,开头就着墨不多,字字千金,气象不凡。正好符合《诗品.总论》指出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的论述。这首联景物的描写具体、真实,是人们所熟悉的。给读者朴实的影像,引人往下读去。
   接着的颔联,“浮屠矗峙浮云外。古刹深藏古树丛”。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是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诗人的这一联与上联,都是用的人们都常见的景物,用平常的词语写景状物。从俯仰着眼,在辽阔浅淡的画面上,描绘出了巍峨的佛塔与空中飘动的浮云。塔的凝重、稳固、高耸与云的轻柔、浮幻、飘渺结合,相得益彰;继而看到佛塔旁边隐于绿树丛中的古寺院。云之漂浮、塔之耸凸、寺之深藏,树之古老,全在诗人笔下十四字中显出,给人印象深刻。本联承上启下,自然转接到颈联:“风漾田波翻碧绿,日烘榴火闪新红”。这一联镜头从寺院移出,摄取眼前一片风吹碧浪、日映红花的原野。从景物言碧绿的田波、新红的榴火,依色调论,使景象美艳而热烈,灵动中透出勃勃生机。同时山风、日光、榴火的动感又与上联静静的高塔、古寺、树林自然组合,天成妙趣,境近而意远,意象无穷。境近,景象具体:山风、日光、榴火、高塔、古寺、树林;意远,通过具体景象,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深远,使人读之感到亲切。一下就突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画面直入读者眼中,融入心中,深深地打动读者。
尾联,“天然一幅佳图画,费尽苍天点缀工”。面对前面描述的情景,诗人由衷赞美天工神力,点染出如此图画的妙不可言。一派悦目赏心,欣喜畅快之情,洋溢于词章言语之外。整个律诗突出一个主题,简明集中,中心突出。符合《文心雕龙》“立意贵约”的主旨。
   《军次云谷寺晓行书所见》两首,都以写景状物为主。谋篇布局合理,结构严密有致,注重画面效果,声色兼备,情、景、理自然交融,意在言外。这些都是诗人在写作艺术上突出特点。两首诗的结句,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余音缭绕。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总司令的这两首诗对三境揣摩得恰到好处,出神入化。常言说诗贵在意境。“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朱总的这首诗的意境就练得非常到位,值得我们学习。
   上面是意象意境的分析,现在我们来剖析这首诗的节律情况:平仄合乎律诗要求,对偶自然流畅工整。起承转合符合逻辑,起始句如龙头,给人映像深刻;中二联用工整的对句承上启下,巧妙自然;结尾突出主题,意在言外,给人想象空间。
上面是诗人早期的诗句,写的如此的好。那么在抗战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的作品呢?是否草草而成呢?下面我们来欣赏二首朱德总司令写在抗日战争中诗词。

   二、品味元帅“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这是写于1939年春的一首格律诗,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能写出如此严谨的古体诗,说明诗人的功底深厚。《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尚书.尭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志在意中,志在景中。朱总这首诗第一句就从“望春”下笔,灿烂的春天,在诗人的笔下却是气息阴沉,句中透露出在日本铁蹄下河山破败沉没的气息——言志;接着说:虽是阴沉,诗人笔锋突转,突出太行山在八路军的控制下山岳高耸,壮志巍峨——突出志;中间两联,对偶工整。“忠肝”对“壮志”,表现我军抗日到底的决心,“百战新师”穿插敌后,打得鬼子胆战心惊;“三年苦斗”浴血奋战,人人为驱逐恶寇敢于“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1928年参加革命,1934年牺牲的祖父,没有千千万万为革命献身的“豪杰”,中国革命能胜利么?“共一樽”尾联表现出诗人立足现实,胸怀天下,对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心。我们从诗句中读出总司令的壮志胸怀,诗人对太行的描述、对抗战的实写、对恶寇的憎恨之情跃然笔端,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结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充满胜利信念。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诗人在浏览景物时,思绪滚动,产生感情,进入境界之中,浮想联翩就开始了创作。于是,这首情景交融的好诗就产生了。对照王夫之《姜斋诗话》中的一句论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我们就更加明确朱总这首诗的诗境诗情诗意了。

   三、品赏总司令的“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这是总司令一九四Ο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回延安写下的。当时烽火连天,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群峰壁立太行头”,本诗起笔不凡,高处着笔,寓意双关,八路军战斗在太行山像“群峰壁立”一样,保卫着这一片土地。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作。”主张写诗要面对客观社会,“唯歌生民病,不务文字奇。”目的是为苍生为国家写作。我们现在有的诗写了一大篇,弄不懂写的那个朝代。元帅一开头就着笔站在抗日刀尖上的太行山,真正的“诗歌合为时作”。
   第二句“天险黄河一望收”站在太行山上眼望黄河沃野、中原大好河山被日寇占领,激起了将军收复失地的决心与气慨。《史记》明确指出“诗以达意”。此句触景生情,情在景中,意在句中。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说“诗重在内容,常言情志所托,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朱总的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一望收”。
第三句“两岸烽烟红似火”,《文赋》说:“志情相通,情志一也。”诗人看到黄河两岸抗日的烽烟熊熊燃烧,期待越燃越旺,漫卷中华,那么潜藏于胸中的怒火也就油然而生。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讲“诗歌,那不过是泥染着情感的真理。”故诗中之情,为有志之情。在诗人心中充满了抗日胜利的信心。此句以景寓意寄情,味道更浓,情感更深远。
   第四句“此行当可慰同仇”《汉书.艺文志》说:诗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结尾点题,“缘事”——我这次去重庆谈判,希望能够达成国共合作,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敌人的目的。此句景略情在,景没有了,但意境完美,照应前三句,结尾如豹,彰显整个诗文的一致,给人深深的感染力。鲁迅说“诗歌本是以抒发自己的热情的”“在我的生活中,没有爱就没有诗”。元帅的这句结尾诗,正好体现了鲁迅大师的高论。体现了朱总对国家的爱,对敌人的恨。
   在抗日战争万分危急的时刻,将军不计个人安危,踏向虎穴,却对胜利充满信心,才慷慨万状的写下了这首绝句。所见之景“烽烟”“失地”,引发心中之情“此行当可慰同仇”。意境的美是内在蕴藏着深邃的思想,就是要改变当时的政府不抵抗的现状,所以我们说这首诗的意境,不仅是完美的,而且是伟大的高尚的。别林斯基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所以一生充满爱国爱家爱民情感的朱总司令,虽然戎马倥偬,依然笔耕不断,成了一位有建树的军旅诗人,也就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这几个月,通过对朱总诗词的品赏,我深刻体会到:意乃诗文的脊梁骨,无骨则不成体态;情乃诗文的魂魄,无魂则成僵尸、木乃伊;生活乃诗文的源泉,无源则难成海洋。所以,我们要刻苦学习前人的经典,圣贤的品德,深入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大事,体察民风民情。立好意,抒好情,写出无愧来人生一场的好作品。
   从上面三首作品来分析其格律,元帅在那么艰难困苦,条件十分恶劣的岁月写出了这么平仄严谨的作品,我们现在环境如此优越,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写出时代需求的好作品呢?
最后,在长征胜利之日来学习研究他的诗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恳请指教!
                  2016年3-5月草于浣花溪畔之甫心书屋
(选用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谢谢!联系:xiang1947522@.163.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2252-976442.html

上一篇:步步惊心
下一篇:庶民文化
收藏 IP: 125.67.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