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fang01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0108 我来过,畅快地生活过!我无憾!

博文

抽象:社会科学者的关键能力

已有 3235 次阅读 2009-11-27 20:52 |个人分类:学有所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很多,但能做出一定贡献让人们记住的很少,那些在各自领域中有所建树的大家也就更寥若晨星。这些大家之所以很多年来一直“盘踞”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社科人,主要原因还是他们的理论。像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口学中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社会学中咱中国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等等。这些大家就像一座座高峰,矗立在相关学科中,任何人都不能绕过去。
 
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之所以产生众多经典的理论,之所以与我等凡夫俗子天壤之别,主要在于大家都拥有一项非凡的能力:那就是超强的抽象能力。社会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而社会现象,无论就数量还是类型,都是浩瀚如烟,纷繁复杂。很多人,就一个猛子扎了进去,穷尽一生心血,也没有搞出个名堂来。而大家,却能在这些眼花缭乱的现象背后,发现最本质的东西,然后把它抽取出来,重新组合,用精辟的语言(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新的专业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成了一个个惊世骇俗的理论。这种能力相似于归纳,而却远在它之上。归纳,简单说,就是把一个个相同或相似的东西、事物放在一起,以便整理分析,达到了解现象、认识事物的目的。而抽象,不但要归类,而且还要不断地相互比较,在不同的个体、类别之间不断地比较,找到相同或相异之处,不断地尝试找到这些类别后面的东西,不断地尝试用一种更好的、不同以往的方式组织起来。抽象,需要积累,需要灵感,需要想象,需要顿悟,有时它还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
 
这种超强的抽象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不断地磨砺。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和高度,它需要个人的努力、学习、知识背景、以及一些运气或灵感。就像练武,你再能吃苦,再勤学苦练,可能成为一个武林高手,但要成为像孙禄堂、杨露蝉、董海川那样的武林宗师就显得可遇不可求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032-274428.html

上一篇:学好英语:现代学人的基本素质
下一篇:回不去了:农村大学生小路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1 zhangcz07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