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突然暴毙的6000多只羊,牵扯出美国极力隐瞒的化武计划

已有 2670 次阅读 2020-2-19 12: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有一个小村庄里有6000多头羊突然暴毙了。乍一听,这种的陈年旧闻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它背后却牵扯出美国军方极力想要隐瞒的化武计划。


该计划的主角之一是仅10毫克就能杀人于无形的致命毒剂。将羊毒死只是一场意外,可如果没有这次意外,谁能保证这些毒剂不会被拿来残害人类呢?因而有人说,在美国,人们至少感谢这些无辜死去的绵羊。



1968年3月14日的早晨,犹他州骷髅谷的山丘上如往常一样一片白雪茫茫。然而,对当地的警官费伊·吉莱特来说,这一天却终身难忘。他看到了山丘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绵羊尸体。


还没有找到死亡原因,当地就有越来越多的绵羊患上了怪病。患病的羊会将头部向下倾斜,偏向一侧,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没过多久,它们也病逝了。后来据统计,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近6000多头羊死去了。



那为何会出现羊在短时间内集体死亡的现象呢?排除了自然原因外,当地人将矛头指向了附近的达格韦试验场。据了解,那里是当时美军最大的生化武器试验场,它距离受灾的羊群约30到40千米左右。

 

一开始,达格韦试验场负责人坚决否认这样的控告。可没过多久,他们就狠狠打了自己的脸。经过调查发现,就在大批绵羊死亡的前一天,一架美军F4战机携带两罐装满毒剂的罐子,在犹他州达格韦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当他们向一片没有标记的地面洒下毒剂时,其中有一个罐子出了故障,残留的毒剂泄露了出来。由于当时飞机还在较高的位置,这种毒剂随风飘落到距离试验场不远处的骷髅谷。这些羊吃了被毒剂污染的牧草后,便突然暴毙了。后来也发现,有其他动物被毒死了。


达格韦试验场


事后看来,只是将羊以及其他动物毒死算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因为美军意外泄露的是VX神经毒剂,一种比沙林毒性更大,更为致命的化学武器。



与沙林毒气一样,VX神经毒剂都属于有机磷酸酯家族。我们知道有机磷一开始是以杀虫剂的身份出现的。上世纪30年代,德国人偶然发现含有有机磷的杀虫剂杀虫效果非常好,开发出一系列有机磷农药,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农药。


但与此同时,德国人发现了某些有机磷化合物对人畜杀伤力也很强。德国纳粹政府很快意识到其军事价值,将其开发成更为恐怖的化学武器。自此之后,这些神经毒剂便开始与战争扯上了关系。


在特殊的战时,各个国家之间围绕着神经毒剂,展开了一场军备竞赛。梭曼、环孢菌素、VX毒剂、敌敌畏、沙林毒气等统统都是臭名远播的剧毒武器。它们被装填在炮弹、炸弹等弹体内,通过爆炸分散等方式进行使用,又或者是用飞机布撒在外,杀人于无形之中。



一战中,很多世界大国都部署了化学武器,总共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人数超过9万。随着战事缓和,有关各方于1925年签订了日内瓦公约。该公约禁止使用生化武器,并且人们也一度以为这个公约得到了严格遵守。

 

然而当时美国并没有签署该协议。仅在1961年至1969年期间,美军在其化学武器储备方面就花费了20亿美元。而这一次,犹他州的绵羊之死也将美方秘密研制生化武器的计划推上了风口浪尖。


VX神经毒剂作为现代武器的一部分,美军中也装备这样的弹药。1969年,在日本冲绳岛美军基地,VX神经毒剂从一个容器里溢出,使23名军人中毒被送进医院。

 


媒体迅速地将冲绳的毒气泄漏事件和犹他州的绵羊之死挂上钩,之后有更多的化学武器事故被曝光。


迫于舆论的压力,美方不得不承认,除了犹他州的达格韦试验场,马里兰州埃奇伍德兵工厂和阿拉巴马州麦克莱伦堡也是塔崩、沙林、梭曼、VX和芥子气等化学武器的露天测试场地。


后来美国终于认识到了化武的可怕,才签订了相关《化学武器公约》(CWC):禁止发展、生产、存储和使用化学武器。



可自从人类将化学武器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这个恶魔便在地球上阴魂不散了。2017年4月,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汗谢洪地区遭疑似化学武器攻击,造成至少100人死亡,400人受伤;当初轰动一时的金正男之死,法医便在其尸体的面部发现了VX神经毒剂。


不过真正让VX神经毒剂广为人知的是一部经典电影《勇闯夺命岛》(The Rock)。在影片中,VX被描述为一种绿色的油状液体,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蒸发,吸入者痛苦万状,甚至皮肤都会出现融化,令人毛骨悚然。


但其实这只是影视作品的夸张描绘,现实中VX毒剂是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外观类似机油,蒸发速度很慢,无法通过蒸发形成毒气云团。但它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体。


VX神经毒剂并不能像影片那样做到将人秒杀。人体皮肤与之接触或吸入就会导致中毒。感染这种毒气最主要症状便是头痛恶心。吸入后急性中毒症状是:1-2分钟内表现为瞳孔收缩;2-4分钟后则表现多汗,流涎;5-10分钟后就会抽搐,麻痹,痉挛;如果没有解药的话,15分钟后就会陷入昏迷直至死亡。


接触VX神经毒剂后的皮肤(中新网)


VX毒剂的毒性数据,皮肤中毒的医学致死量(50%死亡率):10毫克;吸入致死率(Lct50):24毫克·分钟/立方米(轻度活动)-50毫克·分钟/立方米。


形象地说,如果是涂在身上,要杀死一个人大概需要不到一滴水的量;如果通过呼吸道吸入,大约是小型医用喷雾器喷射一次的量。


原理在于,VX神经毒剂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引发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我们知道乙酰胆碱是所有自主神经节的主要神经递质。它也是负责肌肉收缩的唯一递质。而胆碱酯酶的作用,就是在乙酰胆碱完成工作后将其水解。


 

左为正常情况下,右为胆碱酯酶失效的情况下



简单来说,人体的神经系统是这样工作的:一个神经细胞从接收端收到信号,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到发出端,发出端把这个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即是乙酰胆碱,下一个神经细胞接收到这个化学信号,然后把这个信号继续传递下去。


那当一个信号传递完毕之后,乙酰胆碱酯酶就要负责把上一个乙酰胆碱给清除掉,这样整个神经网络才能正常运作。可以想知,当乙酰胆碱在神经细胞之间持续堆积而无法被清除的时候,这个神经系统就会持续发出一种信号。


比如对于控制肌肉的神经,肌肉就会一直收到这个收缩的指令,而当这些肌肉恰好是控制你呼吸甚至是心脏跳动的肌肉时,你就会陷入昏迷甚至是死亡。


当肌肉从运动神经元接收信号时,肌肉就会收缩。神经肌肉接头是信号交换的部位。在脊椎动物中,该过程的步骤如下:(1)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端。(2)钙离子流入轴突末端。(3)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4)乙酰胆碱与突触后受体结合。(5)这种结合导致离子通道打开,并使钠离子流入肌肉细胞。(6)钠离子跨膜流入肌肉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标签:A:运动神经元轴突B:轴突末端C:突触裂D:肌肉细胞E:肌原纤维的一部分


VX神经毒剂一旦抑制了胆碱酯酶的产生,就会导致乙酰胆碱越来越多,整个神经系统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平衡。这也是VX神经毒剂只需要10毫克就足以致命的原理。

 

一般来说,VX神经毒素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要想对它进行预防的话,就需要根据摄入体内途径来防护。比如我们可以带上防护手套或穿上防护服,以防止通过皮肤进入。而对于呼吸道吸入的,就需要带口罩或是防毒面具。至于对食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就要避免接触被污染的食物。



那一旦接触到VX神经毒剂,人们该怎么办?如果VX神经毒剂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要第一时间进行催吐。如果通过皮肤沾染中毒,那么首要进行的措施便是清洗皮肤,然后解毒剂。


如果是因为误食中毒则需要先洗胃,然后再服用解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对抗VX神经毒剂的解药其实是另一种毒性很强的阿托品(Atropine)。


“阿托品”又名“颠茄素”,是副交感神经抑制剂,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毒性。但同时,它也是对付神经性毒剂的“特效药”。它能够阻断胆碱突触与神经递质接触,从而缓解乙酰胆碱过剩的境况。

 


不过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初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人们以为只是普通中毒的反应,往往会错过食用解药的时机。况且,VX神经毒剂中毒后,很难单独通过体征判断,需要依靠实验室化验结果确定。


万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可化学武器的可怕之处,并表示不会使用这种恐怖的武器。如今我们生活中已经很难再接触到VX神经毒剂了。



值得警惕的是,化学武器这一反人类文明的战争产物,至今仍没有完全成为历史。它们有时还会作为一种极端手段反复登场。对于战争狂魔而言,化学武器大大降低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门槛”,能更容易、更高效地用于战争杀戮。


一旦化学武器运用失控,则会将整个人类带入灾难的深渊。



Acetylcholine .wikipedia.on 24 January 2020, at 19:24 (UTC).

VX (nerve agent).wikipedia. on 24 January 2020, at 19:24 (UTC).

张凤娥, 袁晓菊, 王兴臣.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治疗的给药方法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Sarah Everts. The Nazi origins of deadly nerve gases. C&en.

legal.un.org.

专访:毒死金正男的VX神经毒剂究竟是个啥?

作者:石酱 6000头绵羊之死与美军化武计划 看世界 2018年9期 2018-05-10

最致命的化武毒剂之一!杀死金正男的VX神经毒剂,到底有多毒?丨科通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219284.html

上一篇:澳洲的王者之树,是自然界最有智慧的“纵火犯”
下一篇:曾经的“死亡元素”和流行病元凶,是怎么被加进饮用水里的?
收藏 IP: 120.239.226.*| 热度|

1 苗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