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已有 2841 次阅读 2019-7-2 21:4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科技故事】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最近,以色列一队考古人员就欢聚一堂,举杯畅饮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享用的啤酒。

迷醉之下,也许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而这场味蕾上的穿越之旅,来源于一批5000年前古代陶器的出土。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考古人员从这批陶器中发现了20多个保存尚完整酿酒罐。

这些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一位法老。

而让人惊喜的是,在没有食物的状态下,酿酒罐里还保留着休眠了数千年的酿酒酵母菌落。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酒在人类社会中流传近万年,依旧引人着迷。

不同的啤酒,最终都引发同样面红耳赤、头晕目眩的迷醉效果。

但人们发明酒的本意可不是为了醉得不省人事,而是品尝其独特风味。

琳琅满目的现代酒品令人眼花缭乱,而5000年前的古老啤酒会是什么味道呢?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公元前7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时期中普通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湿了储存的谷物。

辛勤劳作收割的粮食就这么白费了,然而,看似不幸的意外却带来了偶然的收获。

一种当时不为人知的物质顺势进入储藏容器中,密谋制造出了酒精。

人们悄然获得了酿酒技术,也多亏了这多年后才发现的酿酒关键物质——酵母菌。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一种酿酒酵母


充满担忧又好奇地浅尝一口,人们便惊喜于这一股醉人的后劲。

当然,就这样酿制的纯天然酒精自然是不好喝的,随着人们加入其他原料调制味道,酒的口感才变好。

从此,人类社会开启了延续至今的饮酒时代。

发展至今,制酒工艺不断改良,由此酿造的酒类品种也越来越繁多新奇,口味也在不断改变。

现代啤酒与5000年前的古啤酒相比,工艺技术差别未必显著,而酵母菌株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作为啤酒口味的关键因素,历经颠覆性演化的酵母,在人工培育下带来了全新口感。

但即便如此,现代人仍然对数千年前的啤酒割舍不下好奇心。

于是科学家对这批5000年前的文物中的酿酒酵母动起了心思。

微生物学家从中提取出6种“古董级”酵母,在培养基的培育中重新焕发活力。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当时出土的陶器


既然取得了跨越千年的古老酿酒酵母,研究人员不禁对古老的啤酒充满好奇。

于是他们开展了一项科学性与生活趣味相结合的品尝实验。

这些科学家与专业酿酒师合作,打算“复活”5000年前的古老啤酒。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现代酿啤酒技术使用了包括谷物、水、酵母和啤酒花等原料。

其中啤酒花是一种天然植物,用来作啤酒中的调味剂。

但是5000年前的酿酒技术并没有这么繁杂,也不会添加啤酒花等进行调味。

为了同时获得啤酒的古法味和不至于太差口感,他们用现代酿酒技术完成这次古啤酒“复活”。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他们最终酿造成了一种带有绵密白色泡沫的焦糖色啤酒。

这种啤酒酒精浓度只有6%,品尝者反馈味道非常复杂,辛辣中带着点果香。

除此之外,他们还用了2400年前耶路撒冷宫殿的酵母酿造了一种蜂蜜酒。

据说,这种蜂蜜酒带有少许的香槟香气,混合着一点青苹果味,而酒精浓度也比较高,大约14%。

看来经过“复活”的古啤酒未必合当代人口味,但确实过了一把酒瘾和新奇劲。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古老啤酒在现代酒瓶中重现


除了在以色列之外,我国作为酿酒大国,也曾发现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酿酒陶器。

陶器中残留有小米和大麦制造的淀粉颗粒,但可惜的是却没找到酿酒酵母的踪迹。

这对于“复活”古啤酒计划来说成了一道障碍。

那么,为什么这些古老的酵母对于酿造陈年啤酒这么重要?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酵母在啤酒的酿制过程中可谓举足轻重。

大家都知道,酵母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啤酒中的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实际上酵母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酒的独特醇香味道,就来自于发酵过程中酵母产生的数百种化学物质。

而这才是啤酒的精华所在。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发酵过程中的啤酒


人们意外发现酵母菌群,凭借无氧呼吸的分解能力酿制出酒这一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而人们实际要利用的,也是酵母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

既然酵母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在此之前,就需要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环境。

于是酿酒的第一步,就是制作它们需要分解的原料——糖类。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首先释放大麦或玉米等谷物中的淀粉,再转化为可以进行发酵的糖。

然后加入啤酒花,这是一种重要的调味材料,为啤酒增添了香气和苦味。

再通过糖化,糖经过酶的催化形成小分子物质后,接下来就是酵母一展拳脚的发酵阶段了。

在这过程中,酵母按照人们的预想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丰富的调味物质。

但同时,酒精和二氧化碳也会对酵母本身产生毒性,从而使其陷入休眠状态。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表层陷入休眠的酵母盛出,留到下一次发酵使用。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而调味物质中,酯类物质是影响啤酒风味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

产生的酯类浓度与种类不同,啤酒也就表现出不一样的口味。

某些啤酒品尝起来带有樱桃味、香蕉味等口感,都是酯类物质的功劳。

于是选用特定的啤酒酵母,以及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等因素,就成了调节啤酒风味的关键。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啤酒的口味阀值受其中酯类物质浓度的影响


此外,人们也尝试了许多种不同的发酵方式,以酿造成不同口味的啤酒。

例如传统又浓郁的精酿啤酒多使用艾尔工艺进行发酵。

酵母浮在酒液上方,在10~20°C较温和的温度中发酵。

后来兴起较为廉价的工业啤酒,则采用了不一样的发酵方式。

工业啤酒多采用拉格工艺,酵母沉在酒液底部,温度控制在10°C以下工作。

两者在原料、发酵时间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最终决定了味道上的差异。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两种发酵工艺中酵母代谢产生的物质也不同


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的发酵时间中,酵母在其中恣意释放人们需要的物质。

作为自然界生物中的一员,它们也逃不过自然选择的演化。

尤其在人为选育的干扰下,5000年来酿酒酵母也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实在难以判断最终的选育菌群是否真的优胜于数千年前。

而5000年后的“复活”,就是把千年历史挤压成同一条时间线上的口味对照。


“复活”一杯5000年前的古啤酒,享受古埃及首位法老的待遇



啤酒可谓是最古老的“醉人”文明了。

然而即使垂涎欲滴,大多数人是无福享用5000年前的古老啤酒了。

但也不必糟心,数不胜数的现代啤酒更可能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趁着天还没亮,现在就去喝一杯吧!

*参考资料

Marco Margaritoff. Israeli Researchers ResurrectBiblical Beer Using 5,000-Year-Old Yeast[J]. ATI, 2019.05.30.

Israeli researchers brew 'ancient beer' with antiqueyeast[J]. BBC News, 2019.05.22.

薛业敏. 啤酒发酵中酯类的形成与控制[J]. 中国酿造, 2002, 21(3):7-9.

武宝忠, 申华. 浅析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产生及控制措施[J]. 酿酒, 2003, 30(3):66-67.

Libkind D , Hittinger C T , ElisabeteValério, et al. Microbe domestica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wildgenetic stock of lager-brewing yeast[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 108(35):14539-1454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87820.html

上一篇:一种生物灭绝了,有没有可能重新进化出同样物种来?
下一篇:剩1/279都能再生的魔幻动物:切断再生一时爽,一直切一直爽
收藏 IP: 54.250.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7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