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在“山寨”诺奖上扫地20年,他扫来了货真价实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有 4139 次阅读 2018-1-31 21:3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搞笑诺奖,一个科学界最会玩的奖项。

  它算得上是“山寨”诺奖,处处透露着与科学背道而驰的“不正经”气息。

  每年获奖的都是例如“磁悬浮活体青蛙”,“鲶鱼摆尾引发地震是假新闻”这样摸不着头脑的研究。

  然而,这乍一看上去相当胡闹的盛会竟也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不乏有一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

  

  演讲人背后的银色“灯柱”。

  比如一位年年只穿内裤,身上涂满金粉或银粉手拿电筒给演讲人打光的人肉灯柱,他不但是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还是3D打印机的发明者。

  就连那位年过花甲专门负责在台上扫纸飞机的“扫地大爷”,都是正儿八经地获得过正牌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师。

  这位“扫地大爷”18岁就成为了曼哈顿计划中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

  在半个世纪以前,他就提出了相干性量子光学理论,一时轰动学界。

  自那以后,他就开创了量子光学的新学科,成为“量子光学”之父

  比起这些“生涩难懂”的学术成就,人们更喜欢他在搞笑诺奖颁奖典礼上扫地的故事。

  
罗伊·格劳伯(Roy J. Glauber)

  罗伊·格劳伯从小就是个想象力十足的技术宅,经常动手捣鼓各种小玩意。

  他12岁时就自己造了一架比房间还高的反射望远镜;14岁时“发明”了分光镜;16岁就考上了哈佛大学物理系。

  珍珠港事件

  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陆军铁了心要研制出原子弹。

  他们便费尽心思地寻找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曼哈顿计划。

  眼看自己的教授和同门师兄都投入到这个与战争相关的秘密项目中。

  才上大二的格劳伯也满腔热血地报名加入。

  当时以一般同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完全不可能通过考试的。

  但大一时,格伦伯就出于兴趣学完了大量高级理论课程。

  所以,在最后的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就这样,年仅18岁的格劳伯便成了曼哈顿计划中最年轻的一位科学家。

  苦战3年,这个耗资20亿的曼哈顿计划才完满结束。

  之后,格劳伯返回大学校园,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

  三年乏味的生活也使他变得十分厌恶和此次计划有关的工作与研究。

  因此,在他决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时,选择了他陌生的光学领域。

  四年后,格劳伯顺利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选择留在母校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1960年梅曼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可实际应用的红宝石激光器。

  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了。

  它输出脉冲的总能量不够煮熟一个鸡蛋,但却能在3毫米的钢板上钻出一个小孔。

  这奇异的特性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研究激光,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激光的性质很难以经典的理论解释。

  格劳伯认为当时的量子化电磁场并不能解释光的一切性质,而且大量光子的集体行为与普通光子是有很大区别的。

  光学实验

  为了更好地发展量子理论,探索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格劳伯开始在几乎全新的领域开启了艰辛探索之旅。

  终于在1963年,格劳伯有了新的突破,并将研究成果论文陆续发表在《物理评论通信》、《物理评论》等著名杂志上。

  他第一次创造性提出了直接用量子本性解释光宏观现象,并提出的“光子的相干性量子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问题,还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光学。

  就比如过去,人们分不清一支蜡烛发出的光与CD唱机中采用的激光束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现在,利用格劳伯发现激光具有方向性、单色性和相干性好而亮度极强等特点,就能很好地将它和自然光区分开来。

  这也意味着激光将能更好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为人类造福。

  

  诺贝尔颁奖礼现场

  这一下轰动了整个学术界,格劳伯也因此被世人称为“量子光学”之父。

  几乎所有业界人士都一致地认为这是一项足以捧得诺奖的成就。

  当然,格劳伯也不例外。他信心满满地等待着诺奖来敲门,甚至还沾沾自喜地构思自己在典礼上的颁奖词。

  每听到有传闻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将授予量子光学相关领域之时,格劳伯满心欢喜地以为是自己。

  

  可当期望一再落空之后,即便本不为名为利做研究的科学家也开始迷茫和怀疑起来。

  果不其然,格劳伯也开始慢慢偏离了自己研究的初衷,纠结起不必要的执著。

  他走上了自我怀疑之路,怀疑自己对量子光学的研究成果能否如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更加致命的是,格劳伯发现自己在纯粹研究的时候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时常忍不住询问助手自己是否老了。

  又一年过去了,正当格劳伯得奖的希望再次落空之时,“搞笑诺贝尔奖”邀请他前往参加。

  从搞笑诺贝尔奖的英文“Ig Nobel Prize”,这是明显冲着“山寨”诺贝尔奖(Nobel Prize)来的。

  有趣的是,除了名字上的对立,搞笑诺贝尔奖风格上也完全迥异。

  就比如,诺奖典礼要求宾客必须正装出席,还要向瑞典王室致敬,十分庄严。

  但搞笑诺奖则将致敬的对象则改成了瑞典传统肉丸子,宾客服装更是五花八门,会场里更是一片闹哄哄的。

  

  当格劳伯一踏进它的颁奖典礼时就被一种搞怪的气氛给震住了,有专门拉大幕的 “人肉窗帘杆”、打光的“人肉灯柱”等等。

  几乎场内每一位科学家都做着与日常行为迥然不同的事情,玩乐起来非常疯狂。

  而他们还有个没事儿就爱往会场讲台上扔纸飞机的传统,若是赶上台上的人心情好,还要扔回去。

  

  搞笑诺奖放纸飞机的传统

  不一会儿,原本还有所顾虑的格劳伯也像旁人一样开始大喊大叫,放松畅谈。

  而台上那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荒诞不经的研究更让他感到奇趣。

  当年获得大奖的两个研究,一个是发现美军前线士兵比后方士兵更容易便秘,另一个是法证明了用电击治疗响尾蛇咬伤是无效的。

  格劳伯不禁为这些从未听说过的研究而捧腹大笑,心里却在想:怎么有人会花那么多时间放在这些荒诞无用的研究上?

  正当格劳伯为此陷入了沉思之时,格劳伯的一位朋友开玩笑地叫他去清扫颁奖台。

  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释怀一笑,默默地拿起了角落的扫把,开始清理起会场来。

  

  2007年搞笑诺奖获奖感言表演

  他一边扫地,一边细细品味着刚才令人发笑又发人深省的搞笑研究,也开始为这些年以来自己的自疑和对诺奖的执着感到可笑。

  当格劳伯把纸屑倒进垃圾桶的时候,他焕发了新生,感到心底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在他看来,一个研究是否获奖已经不再重要了,在好奇心和求知欲前,就算是荒诞的研究也同样有人认可。

  他也深深地爱上了扫地这项工作。自此以后他每年都要出席搞笑诺贝尔奖的活动,还给自己搞了一身专业的扫地大爷装扮。

  有那么几次,他甚至等不及散会早早地就站在“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

  当其他人一边颁奖,一边自娱自乐时,他也不顾形象上去扫地。

  就这样,他也被官方称为“扫帚保管员”。

  

  转眼到了2005年,那时的他已经给这个“瞎搞”的颁奖典礼扫了11年地板了。

  一天晚上,一通来自瑞典的电话叫醒了正在熟睡中的格劳伯,通知他获得了诺奖。睡眼朦胧的他甚至以为是某个身处国外的“糊涂”朋友在捉弄他。

  而此时距离格劳伯发表“相干性量子理论”已有长达42年之久。

  

  领奖中的罗伊·格劳伯

  刚好80岁高龄的格劳伯终于站上了这庄严的领奖台。尽管来得晚些,这份认可终究没有跳票。

  正如众人所说“他获得诺贝尔奖,是学术界许多人都期待已久的事情”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也给与了他肯定,称他的研究不仅为新兴的量子光学研究奠 定了基础,更为现代光学展现了新曙光。

  因为真诺奖,在这一年的搞笑诺奖颁奖典礼上,格劳伯缺席了。

  但是“上心”的主办方可没把他忘记,念在老先生多年来对扫地基础物理工作的贡献,给他多加了一页不能再简陋的PPT以表感谢。

  原本大家以为他在获得真正的诺贝尔奖之后,就不会再出现在“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礼,更不会扫地了。

  

  然而次年开始,他又一如既往拿起了扫把,荣耀回归,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他偶尔也会客串一下颁奖嘉宾。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有人冲到台上想拿走他手中的扫把,格劳伯却对他说,要知道我在清扫颁奖会场的时候,其实也在清扫自己的心灵。

  

  一个人在搞笑诺奖颁奖礼上扫了20年的纸飞机,期间还正儿八经地得了正牌诺贝尔奖。

  这段经历无疑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

  而比起那些生涩难懂的学术成就,格劳伯外出访谈或是研究时,他更喜欢告诉大家自己每年都会在搞笑诺奖的颁奖典礼上扫地。

  因为那里有非常好玩的研究,科学家们在一起自娱自乐。

  

  罗伊·格劳伯,格拉肖和詹姆斯·穆勒这三位正牌诺贝尔奖获得者正表演将胸罩套在脸上

  科学研究理应不被奖项和名利所左右,即便是科学界的最高奖,也同样会让人陷入追逐功利的深渊。

  拾起最初踏入科学世界时的那份好奇与纯真,才能真正找到无比明朗的去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97877.html

上一篇:一个不存在的石器时代部落,竟引起全球科学家争论数十年不休
下一篇:贡贝黑猩猩战争:各种尔虞我诈残忍血腥堪比人类
收藏 IP: 183.240.27.*| 热度|

2 李炳新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