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什么能比发现原始部落更让人兴奋的吗?
这意味着人类学家,不用再局限于化石发挥想象力猜测。
未受“文明开发”和“污染”的部落,就能让研究者更贴近真实的古人类。
或许化石没回答的问题,这些“活化石”能给出完美的答卷。
洞穴中的塔萨代人
1971年,全世界就把目光投了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一处深山老林。
据报道,这里就住着一个石器时代遗落下来、与世隔绝的塔萨代(Tasaday)原始部落。
这个仅由26人组成的部落,几千年来就一直住在岩洞中,是世界上最原始的人群。
他们既不知如何狩猎,也不懂得如何种植作物,只靠采摘到的食物如野果、植物的根茎、蛋白质丰富的蛴螬、螃蟹等,来填饱肚子。
塔萨代人的食物
塔萨代人首次为现代人所知,是在1971年的6月7日。
一位猎人狩猎时,就在距离当地村庄Manobo约3小时路程的密林中,偶然发现了他们。
猎人很快就把目击的一切,告诉了菲律宾的少数民族委员会PANAMIN。
一个月后,PANAMIN的负责人曼努埃尔·伊利扎德(Manuel Elizalde)就昭告了天下,塔萨代(Tasaday)原始部落被发现。
直升飞机降落塔萨代部落
1972年初,在伊利扎德的安排下几名记者和11位社会学家,就乘坐私人直升机进入这片热带雨林,一探究竟。
那年8月,国家地理杂志就报道了有关塔萨代人的情况。
图文并茂的“石器时代部落最初一瞥”,一下子就使全世界炸开了锅。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塔萨代男孩Lobo攀爬在藤蔓上
首先,现存于世界上的原始部落本来就不多,更别说处于石器时代的穴居人。
他们居住在洞穴中,从未见过大海,不知柴米油盐,更不懂金属为何物。
整个部落,无论是小孩、男性或是妇人,全都裸体示人,只有少数女性会穿着树叶做成的遮羞裙。
而在现代人到来之前,他们狩猎过最大的动物不过是青蛙或是小型鱼类。
此外,塔萨代人表现出的温和,也完全出乎所有人类学家的意料。
一般情况下,原始部落会被人们视为暴力与野蛮的代表。
有些学者甚至想把这些部落当做研究对象,来试图评估石器时代人类的冲突和暴力规模。
但这在塔萨代人身上,情况却恰恰相反。
洞穴中的塔萨代人
这26位族人间既没有头领,也不分等级,男女老少都和平地共处着。
在他们的语言里,甚至还找不到“战争”、“仇恨”、“敌人”、“武器”、“冲突”等词汇。
除了每天集体外出采摘3个小时食物外,他们其余时间都选择平静地待在洞穴旁,闲聊、娱乐或是打盹。
塔萨代人被发现时,恰逢越南战争打响,全球反战情绪异常高涨。
所以,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更是受到媒体学者的一致赞扬。
约翰·南希所著的《温柔的塔萨代人》
例如首批进入该部落的记者约翰·南希,他在1974完成的著作书名便是,《温柔的塔萨代人:菲律宾热带雨林中的一个石器时代部落》。
“塔萨代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人类自己”;
“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同塔萨代人一样纯良,那么我们的基因将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此类的盛赞络绎不绝。
不过闹哄了不到一年,塔萨代原始部落就又与国际失去联系了。
因为在1974年,到达塔萨代部落的通路就被拦腰截断了。
当时菲律宾政府就以保护这片世外桃源为名义,宣布这占地19000英亩的密林均为塔萨人独家占用。
随后,一支部队就专门驻扎在该地区周围,禁止闲杂人等进入。
图片中央,穿白色衬衫的为负责人伊利扎德
原本媒体或科学家想踏进此区,还得先获得PANAMIN负责人伊利扎德或总统马科斯的批准。
且扎根在深山老林中的原始部落,没有直升机外人是很难到达的。
现在在政府的强制军管下,连新闻界和科学家们都无法接触到塔萨代人了。
一时间,所有关于塔萨代人的新报道也就戛然而止了。
直到十年后的1986年,塔萨代才再次登上了全球头条。
但这一次,可不是因为新的研究进展,而是有记者踢爆塔萨代不过是个假部落!
当时马科斯政府刚垮台,几位胆量过人的瑞士人类学家就设法潜入该部落。
在这短短两个小时的非授权考察里,眼前的一切就震惊了他们。
这些塔萨代人曾住的洞穴是空空如也,不但没有塔萨代人,连塔萨代人粪便都没找到。
因为按理来说,如果生活了上千年,必然会留下大量生活痕迹。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曾处于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竟穿着衬衣、牛仔裤。
他们不但住在房子里,还戴手表、会抽烟和种植一些简单的作物。
住在屋里的塔萨代人
当时两位塔萨代人Lobo(正是登上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塔萨代小男孩)和Adug就承认,“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真的石器时代原始部落”。
他们还补充道,“是伊利扎德要求我们住在山洞里的,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穴居人,在他来之前我们就住在山的另一边小屋里种着地。他告诉我们只要赤裸着身体装成穴居人,他就给我们钱并保证我们的安全。”
当年与伊利扎德关系融洽的塔萨代人
“可实际呢?我们比之前更穷了,是伊利扎德对我们撒谎了”,另一位塔萨代人抢着说道。
这些内容被报道后,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质疑声四起。
正如“亚洲周刊”在1988年所言,塔萨代人若不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发现”,就是“长达十年的恶作剧”。
此外,种种造假动机都将矛头指向那位塔萨代原始部落的推广者——伊利扎德。
伊利扎德与一名塔萨代妇女,摄于1971年
当年,国家广播公司就付给了伊利扎德400万比索(约25万多美元)以获准拍一部关于塔萨代人的纪录片。
此外,几乎每一个新闻团队想要进入此地采访拍摄,都需要付一笔不菲的报酬。
而这些外国媒体的争相付费报道,也使菲律宾本国的科学家抱怨连连。
因为他们完全不被当回事,经常被那些拥有特权的外国记者插队在前。
1986年瑞士记者拍摄的塔萨代家庭,还穿着levi's
此外,原本花花公子出身的伊利扎德也通过此事,名利双收。
他当时就与总统马科斯交好,还结识了不少政要,甚至参加过议员选举。
而在塔萨代拒绝来访的时期,他还成立了“塔萨代社区关怀基金会”。
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现金,被汇入到这个机构。
当1983年因为政治原因逃亡时,伊利扎德还不忘趁乱卷走这几百万美元的款项。
其实,在这几名人类学家闯入这块密境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怀疑过其真假。
首先有营养学家分析道,如果塔萨代人仅靠之前所说的食物生存,他们早就该饿死了。
根据之前的研究报告,统计得出塔萨代人每日的平均摄入热量,都远低于维持生命的最低标准。
还有遗传学家提出疑问,一个仅有26人的部落,何以维持人口不下降,延续几千年?
因为一般来说,也得有个400人的规模才能维持人口平衡。
不然随便一个疾病爆发,或是近亲繁殖的弊病就足以让整个部落灭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1971年接触到现代人,竟然没有爆发任何疾病。
这在过往研究中,同样是不合理的。
因为对隔离了几千年的原始部落来说,现代人就是一个巨大的病原体库。
像欧洲早期移民美洲大陆带去的疾病,就使大量印第安土著死亡。
疾病在印第安人之间蔓延
同样的,北森提奈岛的原始部落,1880年英属印度官员的接触就致两名土著死亡。
在此之后,这些北森提奈人就视现代人为仇敌,只要有人靠近都想发动攻击。
通过飞机远距离拍摄到的北森提奈人,想对飞机动粗的样子
当然,最奇怪的还数该部落的文化。
与其他原始部落不同,他们没有仪式、没有宗教、没有民间传说、没有酋长、没有专家或巫师等。
此外,塔萨代洞穴离最近的村庄不过徒步三小时路程。
很难想象数千年来,居然没有人发现该部落的存在。
不过另一方面,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是总统马科斯的倒台才激起的流言蜚语。
因为所有人都急着将马科斯执政时期的产物通通打倒。
为了了解真相,美国人类学协会找到Thomas Headland来主持一次研讨会。
在菲律宾研究生活了20年的人类学家Thomas Headland
在研讨会上,所有记者和科学家们都必须抛开政治倾向和个人行为,还原一个真实的塔萨代。
讨论内容由Thomas Headland在1992编辑成了《塔萨代争论:证据评估》一书。
书中的观点就比较折中:虽然塔萨代的故事是个骗局,但他们部落本身是真实存在的。
《塔萨代争论:证据评估》
其中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语言年代学(glottochronology)的发展,语言学家们已经得以完善最初的统计模型。
他们统计得出,大约80%的塔萨代语与当地的Manobo方言是同源的。
而根据塔萨代人缺失的语言数据来看,他们大概是在150年前,从当初的村庄出走,定居在偏远荒野的。
他们退隐山林中的原因,或是为了逃避流行疾病,又或是源于部落争端。
当初的塔萨代男孩Lobo已长大,右图为他女儿手上拿着的正是那本《塔萨代争论:证据评估》,摄于1999年
所以说塔萨代人并不属于石器时代,但他们确实是一个独特的部落。
他们生活虽然简单,但却不原始,既有铁具也穿衣服。
他们靠打猎和种植作物为生,偶尔还会与其他族群联系。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塔萨代人已重新走出密林,与周围村庄的居民通婚,继续繁衍生息。
截至2008年,整个塔萨代族已经从原来的26人变成216人了。
但无论他们的起源如何,在“更高级的文明人”面前塔萨代人终究是被利用了。
几乎所有参与塔萨代事件的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的去歪曲事实。
或许从现代人闯入那一刻,“温柔的塔萨代人”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参考资料
Brian Dunning.Deconstructing the Tasaday Tribe.Skeptoid.2015.10.27
AJ.Bolando.The stone age tribe that never was.NewsLab.2015.08
Thomas N. Headland.The Tasaday 'Cave People'.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New York.199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