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人会记得住败者。可在某些不分胜败的领域,这个道理似乎依然适用。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很少人知道世界第二高的山峰乔戈里峰。
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纵使乔戈里峰的攀登难度远大于珠穆朗玛峰,约有七分之一的登山队员在此峰丧生。
相比之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每30人才会有一个遇难。
可人们还是视攀登上珠穆朗玛峰为最高荣誉。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当今我们对二战时期炸弹的认知。
人们只记得原子弹背后的那帮不谙人事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人关心威力仅次于核弹的传奇炸弹。
最早的三颗原子弹之一——“胖子”
如果单单以威力和重量来衡量,二战时期排名在核弹之后的是一种被称为“地震炸弹”武器。
其中美国人的T-12造云者以巨大的装药量雄踞榜首。
可提起“地震炸弹”没有多少人会想到美国这个从没投入战场的山寨货。
而“地震炸弹”之父的两个作品才是真正的传奇。
不过,这位发明了“地震炸弹”的工程师涉及的领域远不止于此。
他还曾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弹跳炸弹,成功炸毁了德国人的水坝,引发了洪水。
他不仅最早主张设计单翼飞机,还是研究超音速飞机的先驱。
只可惜最终被美国人盗用了设计,研制出了最早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飞机。
天才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
然而,这样的天才工程师早年甚至没上过正经的大学。
巴恩斯·沃利斯,这个名字放在全世界实际上并没有多么的响亮。
但在英国人眼中,这是他们二战的功勋英雄,是能排进前一百位的著名人物。
巴恩斯与他的代表作品
他出身贫寒,小时候在英国称作“Christ's Hospital”的慈善学校里生活。
那里包吃包住,还有免费的教育,巴恩斯的家庭没有其他的选择。
巴恩斯与哥哥和母亲的合照
不过非常幸运,巴恩斯在自己人生的前半段就遇上了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查理斯·E·布朗。
这位著名的老师堪称“院士培养者”,在巴恩斯之前的5名学生后来都成为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
查理斯的教诲当然也在巴恩斯的心中埋下了成名的种子,只不过现实给他带来了比别人更多的阻力。
17岁,巴恩斯念完了高中,一毕业就在伦敦南部的一家机械工厂找了一份工作。
不久后,他又辗转至怀特岛,进入了塞缪尔怀特造船厂做一名学徒。
20世纪初,英国的一家涡轮工厂
虽然生活清贫且艰苦,但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巴恩斯还是参加了伦敦大学的夜校课程。
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机械厂和造船厂工作了几年的巴恩斯应召入伍,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
入伍后的巴恩斯
巴恩斯的工程才能很快便显现出来,加上当时这方面人才十分稀缺,他没多久就晋升为海军中尉,参与设计飞艇。
入伍的第五年,巴恩斯就设计出了先进的R80飞艇。
可是很遗憾,飞艇刚一面世没一年,战争就结束了,这种成本高昂的武器也就渐渐淡出了军方的视野。
R80型飞艇
这对巴恩斯的打击其实不小,事后他将自己的重心重新放在了学校的学习上。
终于在自己35岁时拿到了工程学的学位,并打算像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成为一名教师。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就有富翁找上门来请求合作。
最终,巴恩斯被全权负责设计的价码打动,开始着手设计R100型飞艇。
巴恩斯设计的飞艇框架结构
同时,英国皇家飞艇工厂也在几乎同时开始了R101型飞艇的设计,像是在暗中竞赛一般。
1930年,巴恩斯的R100完工,皇家飞艇工厂不知道是不是看准了时机,也同时宣布R101完工。
两个型号的飞艇相继进行了第一次试飞。
巴恩斯在加拿大的试飞十分成功,可政府的飞艇才刚刚飞过英吉利海峡就坠毁在了法国。
在法国坠毁的R101
飞艇上的54名乘客只有6名幸存了下来,死亡名单上竟然还有当时的空军部长汤姆森爵士。
吓得政府赶忙叫停了整个“帝国飞艇计划”。
同年,德国的骄傲兴登堡号飞艇诞生,之后发生了闻名的兴登堡号灾难。
这么看来虽然英国政府有些不讲理,但是载人飞艇的确已经走向的穷途末路。
兴登堡号灾难
其实巴恩斯也明白这个道理,未来的天空将会是飞机的天下。
因此,他也从飞艇设计转向了飞机的研究,进入了威克斯飞机制造公司。
在这期间,巴恩斯力推超前的单翼式飞机的设计,可是皇家空军并不买账。
无论巴恩斯把双翼机的劣势和单翼机的优势解释得多清楚,最后依旧无法说服空军部。
早期的飞机多采用双翼式设计
好在公司还算通情达理,允许巴恩斯同时设计单双翼两种飞机。
最终的测试毫无疑问,单翼机的性能远超老旧的双翼机,军方也不得不服。
几经改进后,这款单翼式飞机成为了二战最著名的“惠灵顿”重型轰炸机,一直服役至二战结束。
在惠灵顿轰炸机的设计中,巴恩斯大量借鉴了飞艇中的框架结构
“惠灵顿”重型轰炸机常常被派往德国,大量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
其实地毯式轰炸也就听起来威猛,实际上会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效率也不高。
巴恩斯本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轰炸方式,他甚至称这是一种“不人道的、毁灭一切的大面积杀伤”。
正在执行任务的惠灵顿轰炸机
在他的观念中,武器就应该精准高效地打击军事目标。
二战全面爆发以后,巴恩斯的理念迎来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1943年,英国空军将矛头对准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大坝。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但是想要破坏德国人的大坝哪有那么容易。
这些大坝全都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异常坚固,并且周围还有空军和防空火力的保护。
英国人想要实施轰炸只能是在夜晚编队高空轰炸。
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
然而以当时的技术,高空轰炸的准度奇差,平均只有10%的炸弹能够在目标3公里的范围内开花。
想要炸毁大坝,命中率不到3%,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于是有人想出了空投鱼雷的方法,可是经过调查发现德国人在水中还设有多道防雷网。
可就算是无敌的马其诺防线也有弱点,更何况是水坝。
英国人多次分析航拍照片,终于发现了一个布防漏洞。
德军没有在水坝上游布置防空气球,这就得以让英军的重型轰炸机实施超低空轰炸。
而巴恩斯呢,他全力配合空军的计划,从“打水漂”获得灵感,研制出一种能在水面弹跳炸弹。
这种重达8吨的圆桶型炸弹能在水面跳跃前进,直至接近坝体才下沉引爆,完美避开德国人的各种防御。
但投弹的高度必须严格控制在18米左右。
执行任务的机队为此还进行了艰苦的超低空飞行训练。
1943年5月16日,名为“惩戒行动”的计划开始执行。
英国空军第617中队秘密飞往各自的目标水坝,投下了高速旋转的弹跳炸弹。
没有一点点防备,德国人的大坝就被炸开了3座,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是灵异事件一样。
1.3亿立方米的洪水涌向大坝下游,水电站、兵工厂、农田受灾严重,损失惨重。
决口后的大坝
事实证明,巴恩斯的理念是成功的。
不过弹跳炸弹仅仅是一个试水之作,远没有实现巴恩斯的设想。
随后,巴恩斯又研制了6吨级的地震炸弹。
正在吊装的“高脚杯炸弹”,又名“高男孩”
这种炸弹体型修长,头部的外壳异常坚硬,俗称“高脚杯炸弹”。
从5500米的高空投下,到达地表时的时速高达1210千米。
为的就是钻入几十米深的地下后引爆,引发巨大的冲击波,对所有工事造成无差别的打击。
德国海军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就是被“高脚杯炸弹”炸翻了天。
高脚杯炸弹炸出的大坑,以及远处即将沉没的提尔皮茨号
执行了多次成功的轰炸任务,“高脚杯炸弹”名声在外。
但巴恩斯依旧不满足,他发现执行任务的兰开斯特轰炸机还有潜力,兴许能携带10吨级的炸弹。
于是他又研制出了更大号的“大满贯炸弹”。
“大满贯”刚出厂,英国人就迫不及待地将其投入战场,目标直指比勒菲尔德的铁路大桥。
装载了大满贯炸弹的兰开斯特轰炸机
此前英美空军耗费了3000多吨的常规炸弹都没能将其炸毁,全指望巴恩斯的“大满贯”了。
1945年3月13日,巴恩斯的御用617中队再次出击。
焦急的等待之后,巴恩斯收到了消息:“大满贯”偏离目标20多米。
但是,却炸出了直径30多米的深坑,引发了一场小规模地震。
90多米的桥面在地震中晃动垮塌,彻底销毁。
不愧是核弹出现之前,投入实战的最强炸弹。
战争结束之后,获得大满贯的天才工程师又回归飞机的研究。
最早开展了可变后掠翼飞机的研究,还使用火箭引擎制造出了速度达到2.5马赫的原型机。
但最终因为英国军费吃紧,放弃了这个超音速项目。
还被美国人偷走了创意,研制出了第一款使用可变后掠翼飞机F-111。
巴恩斯的传奇可能没有享誉全世界,但科幻小说作者却对他情有独钟。
史蒂芬·巴克斯特的作品《时间机器》当中,巴恩斯被描绘为一个研究时间旅行的科学家。
说来也是,如果巴恩斯不是出身平寒,而是像许多大科学家一样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天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