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读到过一篇印象深刻的报道,叫“生命最后的尊严”,讲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发起的“临终不插管”俱乐部。报道中一个个普通的医生、普通的病人,在与死神的角力中,每个人都能体味出哲理。
文中,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纪小龙说:医生永远是无奈的,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好不了,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能好,只剩下三成多是给医学和医生发挥作用的。
同样的无奈也属于研究生的导师们。给学生找一个前沿课题,学基本的技巧,都不算难。再往下,能否修正成果则往往取决于个性。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适合从事研究工作,兴趣、能力、环境,缺一不可。而真正适合做研究的人,遇到挫折时又常常陷入怀疑和动摇。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试图改变人的个性往往费力不讨好。导师也永远是无奈的:好的学生教不教都能好,不好的学生怎么教都不好,只有一小部分空间是给导师发挥作用的。
曾经有个学生晚上12点给我打电话,声音低哑,先报告了两个坏消息,然后很艰难地问,“我是不是做得很差?”我很惊讶,反问道,“大亚湾这么多学生,中国的,美国的,一个一个想,你觉得谁来做这件工作会比你做得更好?”半响没有回答。“不肯承认是吧?这就对了,说明这是工作难”。
前文的报道中,还讲了一个医学院学生特鲁多的故事。他得了那个年代的不治之症——肺结核,后来创建了美国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成了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还创办了一所结核病大学。“如今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看着雕像,最让罗点点感动的,是盖在特鲁多下半身的那条毛毯。这条毯子让特鲁多的病人模样显露无疑,让“医生和病人没有界限”。特鲁多的墓碑上刻着他行医生涯的座右铭:“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导师也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除了严格要求,最有用的也不过是“常常帮助,总是鼓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