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可逆计算(170825) 精选

已有 18593 次阅读 2017-8-25 09:16 |个人分类:学术导航|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能量消耗, 可逆计算

可逆计算(170825

闵应骅


最近在IEEE Spectrum 2017/9月号上看到“THROWING COMPUTING INTO REVERSEBy Michael P. Frank,很新奇,至少对我很新奇。请读者注意,这不是“透明计算”,而是“可逆计算”。我看到Michael P. Frank毕业于Stanford,在MIT拿的硕士、博士学位,在今年的IEEEComputer上发表了可逆计算的文章,现在又在IEEE Spectrum上发表文章。看样子这个想法靠谱。


计算机的发展几十年来可谓神奇,但现在碰到的最大的瓶颈是能量消耗,它所依靠的半导体产业的摩尔定律已经不灵了。这个我在以前的博文里说过多次。怎么突破这个瓶颈?现在,尤其是在中国,人们在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都是在计算机的功能上着手,软件上加点什么东西,在这上面创新。可逆计算不是,它是一个颠覆性的创新。它的思路是: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讲,一个逻辑电路,运行一次,接着运行下一次的时候,前一次运行所消耗的能量就浪费了,所以超级计算机的能耗才那么高。设想一下,如果电路里只有电感、电容,没有电阻,就不会有能量消耗。这就需要运行是可逆的,电感可以激励,也可以释放;电容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2003Michael P.Frank2003Nanotechnology Conference & Trade Show, Feb. 23-27, 2003, San Francisco, CA.一篇文章中列出了下图。


该图说明,传统的不可逆计算在2030年以后将达到一个热力学墙,每一美元能够进行的位运算次数无法再提高了,而对于可逆计算仍可提高1千至十万倍,那大概是2050年的事了。这里考虑了由于可逆在算法上、运算速度上需要付出的代价。可逆计算的基础是可逆逻辑门的设计和生产。这就牵涉到量子计算了,必须做到量子级,电路才能可逆。不要空谈量子计算,要从逻辑门做起。


可逆计算的想法与我们改进半导体设计与生产、改进算法、跟踪产业界流行的想法非常不同,但这个想法并不新。1961IBM的物理学家Rolf Landauer 发表一篇文章,Irreversibility and Heat Generationin the Computing Process.”认为不可逆计算是一种热力学行为。物理现象的可逆性对量子物理也成立。从量子物理的观点看,信息是不可能被毁灭的。计算机在每一拍把前一拍的信息檫去了,实际上前一拍的信息变成了热量。Landauer的结论是在室温下,檫去一位就驱散至少1.7%电子伏特。对今天的CMOS,情况更严重。斯坦福的研究表明每檫去一位至少损失500电子伏特的能量。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可逆化,即每一个初始状态产生唯一的后续状态,带有信息导向的任何能量不会转为热量,而可以为后续操作所用。可惜此后沉静了许多年,因为工程实现实在太难。直到1980年代,MIT重新重视这个问题,设计了可逆的逻辑门。此后,美国许多大学和公司、日本、俄罗斯、法国都研究各种实际途径实现可逆计算。在美国加州Palo Alto的分子制造学院的Ralph Merkle设计了可逆纳米分子机器,理论上说只要花今天计算技术千亿分之一的能量,而计算速度仍可达到纳秒级。他们设计的一种所谓“连接逻辑”,如下图所示。


图中两个深灰色可动条可以检测到几百个原子通过,其控制点是无摩擦的。它就像今天的晶体管一样,但可逆。问题是这种原子级精确装置的制造技术还需要研究。


现在,计算技术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性时刻,模拟或基于毛刺的神经计算如果不可逆,也将最后达到极限,即使是量子计算的突破也只能对特定计算提速,而不是通用计算。所以。可逆计算应该是解决当前计算危机的道路之一。我查了一下白度,在我们国内也有人在研究可逆计算,但是,好像不成气候,没有大佬的炒作。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颠覆性的创新,而不是紧跟大公司的脚步做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1072650.html

上一篇:精神病的数字诊断(170818)
下一篇:区块链很热门(171012)
收藏 IP: 118.144.20.*| 热度|

23 姬扬 苏德辰 李志俊 刘全慧 刘钢 杨正瓴 周健 张明武 都世民 罗汉江 李德胜 杨宁 强涛 王建昌 彭真明 王宏琳 陈冬生 赵凤光 emberash wliming xlsd yangb919 yanan201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