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zhenz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zhenzhen

博文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听周涛老师报告后感)

已有 4761 次阅读 2015-12-6 22:14 |个人分类:听后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感而发

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个问题有点像“如何成功?”。随便进入一家书店,成功学的书琳(五)琅(花)满(八)目(门),时间管理类的书同样数不胜数,这些眼花缭乱的文字背后又是什么原理?一万小时理论已深入人心,除了努力程度还有没有其他重要因素?

在我们的直观印象中,好像学霸们或者学神们有着比较规律或者很规律的作息,最具代表性人物的非马冬晗同学莫属,或者我们也有着这样的感觉,作息规律的同学成绩不会特别差。与之相对的,经常挂科的同学的作息基本看心情。这些都是我们感性的认识,周涛老师带领的团队对“表现好”和“有序性”进行了科学的数据分析。我个人认为周老师所说的“有序性”可以翻译为“好习惯”。在互联网上总是能看到这样的议论:中国人太死板,缺少创造性,“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周老师的工作可以说颠覆了这些传统的认识,“机械化”也可以培养优秀人才。

 

我最初的观点是:

就我身边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可能不是良好的秩序培养了优秀的人才,而是优秀的人有一种我要充分利用时间的意识。如果这个人优秀的话,就会有很多的正事儿要做,在他眼里学习(或者他所做的工作)是首要的,那么他就会想着把大块的时间留给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就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处理,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零碎时间的,所以这也就形成了优秀的人做事更规律的现象。时间是有限的,事情又那么多,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效率。而不优秀的人本身所处的社会层次就比较低,没有那么多或那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或者在他们心中正事儿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就没有用整块时间处理重要事情的意识,生活习惯就呈现随意散漫的状态。

归根结底是怎样充分利用时间的问题,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是懂得充分利用时间的人,他们更加懂得时间的有限,更加懂得时间的本质——时间意味着我们的生命,所以他们更加珍惜时间,更加规律,我认为规律等同于高效。

 

整理好思路之后,我给周老师发了一封邮件,其实我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并不是特别确定收件人的邮箱是正确的,我也怀疑周老师这位超级大忙人是否有时间阅读并回复我的邮件,我的观点又那么生活化,丝毫没有学术气息。没想到两天之后就收到了周老师的回复——“把多少时间用在工作上(努力程度)的确是最相关的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是这样的。但是orderness有些和努力没有关系的,举个例子,洗澡的规律程度和成绩很相关,但是洗澡不规律的人和洗澡规律的人,用于洗澡的时间其实相差不大。”

 

意思就是说对于同样是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洗澡一个小时的人来说,如果A同学每天在晚上9-11点洗澡,而B同学的洗澡时间在早中晚都有可能的话(当然前提是AB两位同学都有可靠的物质条件保证他们可以随时洗澡),A同学比B同学更加优秀,保守点说,AB优秀的概率更大。也可以这么说,优秀的人洗澡时间基本是固定的,而不优秀的人洗澡时间不固定。这么说来,云大提供热水的时间安排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规律的作息,把我们培养成国家栋梁咯?

 

后面我猜测了一下“表现好”和“有序性”之间的作用机制

orderness类似于生活中的习惯生物钟,如果做事情有规律的话,就相当于设计了一条流水线,每天都这样生活,就不用再去思考什么时间干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节省了精力成本。而生活不规律的人并没有哪段时间干什么事情的规则,所以要经常想我干完这件事情之后去干什么?,或者那件事要安排在哪个时间干?这种小事就像水蛭一样耗费了人很多精力,可能导致他并不能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本职工作。久而久之,量变引起质变。可能规律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比如动听悦耳的声音的振动谱线是规则的),也可能是有规律的东西可以减少能量的耗散(比如跑步的时候如果一直匀速比时快时慢省力)。心脏跳动是有节奏的,这也许暗示了人与规律之间的密不可分。”

 

周老师回复说:“你说的这些是我们直观的理解,但是还不是Science哦。

 

虽然作用机制没办法用科学的语言论述,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利用这个理论。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答:让自己“死板”一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90177-941476.html


收藏 IP: 182.242.229.*| 热度|

2 刘拴宝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