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heng22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eng229

博文

第二十三章 现在和未来的精确把握

已有 2364 次阅读 2015-10-12 11:4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第二十三章 现在和未来的精确把握

    不论是哪一个阶段的教育,目的都是增强他的能力,以后做出实际的贡献,而不应只看学生现在有什么成绩,更应该看重他的未来。这一点已经在我们的中小学和本科教育的改革中逐渐的体现了出来。例如中小学不是简单地只看重文化课考试成绩了,在心理素质、体育锻炼、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等很多方面都提高了重视程度,使得他们能尽量的全面发展。尽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这样的改革目前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但至少已经迈出了好多步,也呈现出了好的趋势,这样坚持下去必有收获。本科生就更好一些了,他们可以参加更多的活动,锻炼更多的能力,不必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准备考试了。在这个把握“现在与未来”的问题上,认识程度偏差最大的教育阶段竟然是文化水平最高的研究生教育。

    由于没有弄清楚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关系,也没弄清楚科学研究和文章的关系,我们的导师和研究生们处于被文章绑架的状态。这里要说明的是,因为前面讲过导师在一个课题组里拥有巨大的权利,在同样受到文章的压力的情况下,导师和研究生的地位并不均等。如果导师有能力并且有意愿自己承担大部分这种压力,或者和研究生共同承担这种压力的话,导师是不会懈怠的,他会与时俱进,读文献,思考问题,和同学讨论,甚至有的导师会直接操作实验,这样的课题组一般成绩会比较好。但是如果导师不想承担这部分压力,或者无法承担时,例如实在太忙,或者自己做学生时研究的课题和现在的课题相差甚远根本无力承担时,导师就会利用权利来一招“乾坤大挪移”,把压力转嫁给学生。具体的表现就是导师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看文献、思考问题、做试验等,只要一招就足够了:催促学生,以逸待劳。学生是有毕业压力的,导师学生众多,却可以不在乎一时之得失,这就使得学生自己不敢松懈,导师就可以坐享其成了,这就使得很多课题组导师只起到一个审核,催促的作用,很少在实验上出谋划策。

    抛开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的问题,假如就是真的在搞很有意义的研究的话,导师和研究生谁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如果都拼尽全力的话,当然是导师的能力更强。导师做过更多的实验,知识面更广,也更有经验,当然应该成为主力军。如果把导师和研究生比作马的话,导师就是年富力强的大马,研究生就是蹦蹦跳跳的小马。由于对科学研究认识的偏颇,把发文章当成了工作的重点,再加上大马和小马的地位并不对等,大马就不再参与拉车了,而是让小马去拉车,大马来监督。很多课题组内的工作现状是“大马压小马,小马拉不多”,而以后“小马成大马,大马压小马”,即以后学生成了导师也是这样的工作方式,因为他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榜样,学习到了这样的手段,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形成了恶性循环。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大马拉车,小马一旁帮忙,大马起到主要作用,小马不能刚开始就承担太大压力,一方面使其产生畏惧和厌恶,另一方面压坏了筋骨和肌肉,以后即使长大也干不了重活了。提前承担了太多的压力使其丧失了兴趣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把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明确为呵护兴趣和增强能力以待未来大展宏图。

    导师们应该都有两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梦想是自己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梦想是培养出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常说生活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但导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还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情怀的,绝对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太“踏实”。首先他们应该把握现在,积极参与,利用好年富力强的阶段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有导师积极参与才能维持一个课题组内科学研究的持续性。课题组就像是一个营盘,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导师一直在这里,而学生们却一直在毕业、又进来、又毕业,如果一个课题是学生掌握全部技术,导师只知催促,对实验本身不甚了解的话,等这个学生毕业,又没有教好师弟师妹,课题的下一步进展必然受到限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课题不了了之的原因,也造成了每个研究生都从零开始重新探索,核心技术得不到传承的局面。另外导师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必须要有培养伟大科学家的梦想,不能以“老板”自居,不能把研究生当成自己的“雇员”,只是利用他们发文章申请基金,而是要明白他们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国家的财富,你必须悉心培养。只有心里有了这个想法才会在行动上有所体现,有了这个想法即使没有培养出伟大的科学家,也至少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这样就会在培养过程中不只是看重研究生目前的成绩,会更看中其未来的发展,也会不自觉的呵护着研究生的兴趣,塑造他们应该具有的性格,把他们培养成将来能独当一面的猛虎,而不是唯唯诺诺的绵羊,教给他们如何正确理解科研活动,往伟大科学家的方向前进。老用“应该”二字,实际上就是说有这两个伟大梦想的导师是不多的,或者曾经有过这样的梦想但现实中的很多因素迫使他们放弃了这样的梦想。科研工作者们其实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无法发挥并不只是他们的错,前面已经论述很多了,我们的整个体系运转不灵,身处其中的人当然也受其限制。最后把导师和研究生分别应该努力的方向总结成一句话:导师把握现在,学生期待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4112-927561.html

上一篇:第二十二章 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
下一篇:第二十四章 对科研人员的一些误解
收藏 IP: 124.64.239.*| 热度|

2 许培扬 fighting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