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之间,自己也从当初一名胸怀学术理想和激情的青年学子,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并有幸居然成为硕士生指导老师,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面对着一群求知若渴的青年学子,依稀之间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如何让未来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勤奋好学的学子们尽可能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术的基本职业规范和技能,尽快地踏入科研的征途,从而充分地领略到学术生涯的无限挑战和各种极限体验?自己的内心深处经常陷入一种“本领的恐慌”中。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青年学子们正处于打好理论基础、掌握基本技能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准备踏上科研道路的新手,青年学子在阅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倡导一种“阅读经典、阅读原典”的精神。因为经典著作经过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筛选后人类思想的精华,阅读经典,相当于开启了我们与那些睿智的大师们进行思想交流的窗口。
(1)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很多青年学子感觉阅读经典的“大部头”著作费时费力,相当吃力,远不如阅读一些应用推广性的、科普性的、教科书式的著作来得容易,立竿见影。由于读者对象所限,教科书式著作更加强调逻辑推理过程的完备性、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可读性,自然限制了针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深度。这里并不是反对同学们要认真学好课堂教材,而是强调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储备后,如何针对某一个学术领域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阅读经典,可以使得我们直接把握了某一理论流派的思想滥觞,直接站到了人类思想在该领域所曾经达到的最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各个理论分支的差异所在。纲举目张,一览无余,我们可以把握不同学者们进行各种应用性、推广性工作的发展脉络。
阅读经典,因为经典著作中包含着在该领域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以及大师们如何突破思想的樊篱,做出石破天惊般创造性/开创性的工作。把握其中蕴含的理论精华,将为我们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下坚固的基石,支撑起未来恢宏的理论大厦。阅读经典过程中,我们将充分领略到大师们浩繁博大的思想体系、深邃的思考深度,掩卷沉思,我们的内心是深深地震撼,还是美轮美奂的惊叹?当我们触及到“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大师们思想内核时,我们是否会产生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英雄情结呢?
近现代科学技术主要兴起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科学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教育科研的国际化,目前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也正在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学术竞争。因此,外文原典代表着目前人类思想所达到的高度。科学无国界,科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抵触阅读原典,我们自动放弃了跟踪国际学术最前沿、努力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的权利,我们的成果最多只能是应用型创新,而无法达到理论原创性。
很多同学可能受限于外语水平,感觉阅读外文文献非常吃力,远不如阅读中文资料来得通畅、迅捷。但是,如果我们只有通过中文文献间接地把握国际学术最前沿,那么不仅我们知识更新的速度将要至少滞后3-5年以上,而且经过别人咀嚼消化后的知识已经丧失了原汁原味,不可避免的打上翻译者的知识结构和价值立场的烙印。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丧失了设定研究话题的权利,只能做一些重复性、跟踪性的二手研究。尤其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这一问题尤为重要。近百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体系长期面临着在外部强势文化的全面入侵下,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转型的困境?这需要充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进行扬弃和创新。阅读原典,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当代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约束加以取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重现盛世大唐般容纳各种文明的开放胸怀和文化自信。
(3) 如何阅读经典和原典著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概括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一概括也适用于阅读经典和原典著作。但是,如果借用初中课文柳宗元《黔之驴》的寓言故事,则更加形象地刻画出阅读经典文献的心路过程。
首先,如果有导师指导我们按图索骥,可以直接查找本学科领域的经典文献加以阅读。但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科研发展方向把握能力,我们需要有意识培养自己发现当前学术关注热点问题和把握未来学术发展动向的能力。如果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大海捞针般终于找到目标文献,这一切紧紧意味着刚刚开始。翻看一下抽象深奥的理论推导或庞杂的概念体系,犹如贵州的小老虎第一眼见到黔之驴一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甚至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同学会“虎大骇,远遁”。
第二个阶段,需要抽出大段集中的时间,首先粗浅阅读下原文,基本把握整体思路;然后仔细阅读,弄懂理论模型的各个细节,一定要不留任何死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刚开始“虎大骇,远遁”的恐惧心理,实现到“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的心理转换!否则,一旦留下任何理论的死角,或者不求甚解,我们势必无法窥探到原文的全部机密,内心深处只能永远保持深深地崇拜和敬仰,顶多能够进行一些照猫画虎式的应用性工作,而无法真正实现理论的突破和超越。
第三个阶段,当我们全部把握了原文的思想脉络和分析方法后,并不意味着阅读经典的工作大功告成!这才仅仅是第一步,我们需要完成第二步更为关键的从理论(或者从理论到实践)飞跃。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问题本身驱动式研究,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原文理论模型隐含的边界条件是什么?如果修改原文理论适用的边界条件,将面临哪些新的理论挑战?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问题驱动式研究,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作为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的一个理论角度,现有理论模型能够解释哪些现实的中国问题?无法解释哪些实践问题?由于实践问题的特殊性,原先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难以普遍适用于各种独特的中国情境。此时,我们会发现哪些所谓的经典模型也将“技止此耳!”。那么,恭喜你,此时你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神圣的科学殿堂已经向你敞开了大门,正等待无畏的攀登者书写着新的历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