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国内学者对H-指数还不太认可、不够熟悉

已有 4288 次阅读 2013-12-15 09:52 |个人分类:引证分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几天去卫生计生委参加高级职称(研究系列)评审,看了100多位申报人的材料。

发现没有一个人提到发文期刊的H-指数和本人的H-指数。

都讲了发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少同志特别讲到了自己的发文累计影响因子是多少。

国外科学家都已关注自己和同行的H-指数,相信国内学者也会慢慢熟悉、认可H-指数用于科研绩效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


       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赫希提出将h指数作为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新指标。布劳温等人将其扩展为期刊h指数。通过对我国部分科技核心期刊h指数的考察分析,认为h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期刊h指数可以在今后的核心期刊评选以及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h指数(也叫h-index )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最初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Hirsch)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量化科研人员作为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h指数被认为是对先前众多衡量指标的一大改进;先前的衡量指标都倾向于关注科研人员在其发表论文的期刊,因而,它们都假定作者的贡献等同于期刊的平均值。如果一位科学家的出版成果以它们被引生命周期的数字进行排序的话,那么h指数就是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指每篇论文至少被引了h次的h篇文章。

http://baike.so.com/doc/5455901.html

期刊H-指数实例

害人不浅的期刊分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6916&do=blog&id=75103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49920.html

上一篇:埃及下雪了!112年来第一场雪
下一篇:中国人全球最勤奋
收藏 IP: 1.93.255.*| 热度|

3 杨正瓴 赵美娣 边立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