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唐山今晨发生3.2级地震,唐山余震为何会持续36年?

已有 3895 次阅读 2012-5-29 06:46 |个人分类:突发事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震, 唐山

5月29日凌晨5点,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3.2 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河北唐山滦县交界今晨发生3.2级地震
 
唐山地震余震次数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震级 上世纪90年代 2000年至今

  1-1.9级 平均418次 平均325次

  2-2.9级 平均102次 平均56次

  3-3.9级 平均10.1次 平均6次

  4-4.9级 平均1.4次 平均0.97次

  ■ 释疑

 该不该叫唐山大地震“余震”?

  对于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的说法,实际上专家间也有争论。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余震”说法在社会上存有一定疑义,专家之间也有观点争议,他认为虽然地震的孕育过程很长,但地震的释放时间相对来说是短暂的,每次地震后确实可能会发生余震,但此次地震与那次大地震已相距36年,这么长时间后发生的地震不宜再称为余震。

     网络新闻联播记者联系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孙先生表示,距离76年的唐山大地震已经30多年,把这两次地震叫做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是不妥当的,整个地震系统对这种说法也是存疑的。由于地震级数是递减的,目前的唐山地震活动状态是一个正常的活动状态,所以民众不用恐慌。

  1 唐山余震为何会持续36年?

  专家称,余震有衰减期,随时间发展频次会越来越低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蒋海昆解释说,大地震发生后,能量会积累起来,并出现余震,这和板块的“应变力”有关。所谓“应变力”,可以理解成板块移动的速度。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印度洋板块,每年移动几厘米,应变力很快,使得能量释放也快,余震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结束,如数十年。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的移动速度只有几毫米,应变力很慢,使得能量释放也慢,余震时间可能持续上百年。

  此外,余震持续时间也和大地震震级有关。蒋海昆说,汶川地震和唐山大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7级地震就相当于33个6级地震”。目前来看,汶川地震的余震较多。

  蒋海昆解释,余震有个衰减期,以唐山为例,随着时间发展,余震发生的频次也会越来越低。

  2 近期首都圈小震是否增多?

  专家称,目前首都圈地区地震处于正常活动水平

  近期北京发生不少小地震,是否小震更活跃了?是否是大地震的前兆?

  蒋海昆表示,华北地区累积大地震很慢,虽然上世纪70年代发生过几次7级地震,但要平均千年才在原地复发一次7级地震。而4级地震的周期是两年左右,唐山2010年就发生过4级地震。

  他表示,前段时间北京朝阳区和石景山区发生了小地震,引发关注。但事实上,全球每天发生500万次小震,属于正常情况,只不过因为发生在大都市而较为敏感。据地震台网统计,首都圈地区的小震活跃度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增加,甚至天津等地有下降的趋势。

  他表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首都圈地区地震处于正常的活动水平。

 

视频:监控拍下唐山4.8级地震致立交桥晃动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2-05-28/18596176128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576021.html

上一篇:FBI
下一篇:任督二脉问题,方舟子的鉴定结论
收藏 IP: 222.35.21.*| 热度|

3 刘旭霞 刘立 鲍海飞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