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修氏理论

已有 6890 次阅读 2011-3-18 07:45 |个人分类:科学名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修氏理论——修瑞娟的发现
  修瑞娟在中国已是鼎鼎大名了。她是中国医科院的女医学家。早在1981年,她利用休假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血液病研究室工作,就发现了中药山莨菪碱能抑制血液中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并抑制血栓素的合成,为防治各种血栓类病找到了一条新路。
  她发明了对微生物血管功能长时间监测的方法,为研究微循环创造了条件。她应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发现了各级微动脉自律运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微循环时器官和组织灌注的新论点——海涛式灌注,被美国和欧洲微循环界的权威称为“修氏理论”。
微循环与“修氏理论”
    在世界研究血液微循环的领域里,功勋卓著者当推我国女医学家修瑞娟。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修瑞娟(时年47岁),在留美进修期间,首次发现人体内各级微血管自律运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她通过严密的无可辩驳的科学实验,提出微循环对各器官组织血液灌注的新理论——海涛式灌注。它不像以往人们猜想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像小渠流水渗入田野那般愈后愈无力的灌注方式,而是像海涛冲击海滩那样间隔有时、强劲有力地冲击一次的灌注方式。修瑞娟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自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并发表《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以来人类对微循环领域研究的空白,被国际权威机构称誉为著名的“修氏理论”。修氏理论对开展防治微循环障碍、改良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心肺机的灌注方式等,均有临床实际意义。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0223/2007/07/07.htm

1983年月11日
人体微循环“修氏理论”获公认

041108.jpg (13451 bytes)

万里接见修瑞娟并听她介绍微循环研究工作(1992)

    1983年4月, 正在美国进修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修

瑞娟,在全美微循环学会会议上宣读她关于人体微循环新理论的论文,折服了美

国的医学权威。“修氏理论”随即被公认。

    修瑞娟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发现并证明,人体的各级微动脉血管的自律性运

动是以波浪形进行传播的,微循环对器官和组织的灌注是海涛式灌注。这一成

果,是该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生命之河──微循环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条日夜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那就是我们的人体微循环系统。微循环系统是指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结构有简有繁,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组成。这些血管的口径都很小,最粗的也在500微米以下,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微循环结构中的毛细血管广泛分布于组织细胞周围并形成网络。它的口径细、长度短、数量多,因而总的横断面积大,全身毛细血管总横断面积约为主动脉横断面积的700倍,故其血流缓慢。它还具有管壁薄、通透性大等特点,是循环系统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微循环有调节组织血流量,供给细胞营养,排除代谢产物等功能,对保障每个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因为仅靠心脏的收缩力不可能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细胞身边,必须有微血管再次调节供血,才能将血液灌注到细胞身边。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而血管就如同“河床”,河水流速越快,河床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就会形成“淤泥”。其实,人体的微血管就如同威尼斯水城的道路交通网络,纵横交叉、错综复杂。微血管总长度有近十万公里,交织成网,分布全身,人体全靠它在体内进行物质交换。往往一根微小的毛细血管阻塞,就会造成微循环的大麻烦,甚至带来整体崩溃,比如脑血栓。

       由于研究技术和检查手段的更新,微循环在微观领域的秘密也逐渐被揭示。微循环的研究对进一步探索某些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预防保健提供了新的研究前景。近20余年,中国广泛开展了人体活体微循环的观察研究,将活体微循环观察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的判断、预防保健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0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家修瑞娟发现并总结了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微循环对器官组织海涛式灌注的新论点,否定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田园式灌注的推论,被世界誉为“修氏理论”,并被评为“198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当“修氏理论”应用于晚期糖尿病合并的肢端坏死症时,过去往往只能截肢以保住生命,如今根据上述理论,采用中西医药结合,激活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改善微血管血流状况,不用截肢就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

       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微循环衰退时,人体的老化也就开始了,如果想要健康和美丽,就请您从关心您的第二心脏——微循环做起吧!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而血管就如同“河床”,河水流速越快,河床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就会形成“淤泥”。其实,人体的微血管就如同威尼斯水城的道路交通网络,纵横交叉、错综复杂。微血管总长度有近十万公里,交织成网,分布全身,人体全靠它在体内进行物质交换。往往一根微小的毛细血管阻塞,就会造成微循环的大麻烦,甚至带来整体崩溃,比如脑血栓。

报告文学《“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
胡思升  报告文学《“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 《报告文学》1984年第2期,《光明日报》2月11—12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289300.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423672.html

上一篇:历史上的今天 3月18日
下一篇:以中国人命名的科技成果
收藏 IP: 114.255.123.*| 热度|

1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