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意识下情绪面孔快速加工的神经机制

已有 1012 次阅读 2023-1-28 09:06 |个人分类:信息分析|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近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方方/王茜团队在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发表题为“Rapid Processing of Invisible Fearful Faces in the Human Amygdala”的研究论文,运用高时空分辨率颅内脑电图技术,揭示了人类意识下情绪面孔快速加工的神经机制。该研究成果被杂志编委会推荐为“press promotion”文章,入选杂志当期亮点研究(featured research),并由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for Neuroscience)在Twitter,Facebook以及LinkedIn等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

我们总是能够快速探测到环境中存在威胁,甚至在威胁处于不可见(意识下)的条件下。这种能力对于生存至关重要。啮齿类动物研究提示,这一功能可以由皮层下通路实现,即皮层下通路将威胁性情绪信息直接传达至杏仁核进行加工。由于这一通路绕过了皮层视觉通路,因此可以实现情绪信息的快速传递、甚至无意识威胁的快速探测和识别。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皮层下通路在人类大脑中的存在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了颅内立体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m, sEEG)的方法,直接记录癫痫患者杏仁核及皮层通路多个脑区对情绪面孔的神经反应;并使用后向掩蔽技术意识下呈现情绪面孔,以阻断情绪信息在皮层通路的传输(图1)。行为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于情绪面孔的辨别能力处于几率水平,说明实验中大脑对情绪面孔处于无意识加工(unconscious processing)的状态。运用sEEG技术,团队发现,人类杏仁核仍然对意识下恐惧面孔有选择性加工,且杏仁核的选择性反应发生在90ms以内(图2),早于皮层视觉通路对杏仁核的信息传递。进而,时频分析结果发现,杏仁核对意识下恐惧面孔有选择性反应能量主要源自Gamma频段(27-33 Hz)(图3)。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3-1/20230128065719936.htm

http://www.pubmedplus.cn/P/SearchQuickResult?wd=3028470c-f99b-4caf-abc2-536a216022f3

01.Humans21 篇91.304%
02.Male15 篇65.217%
03.Adult14 篇60.870%
04.Female14 篇60.870%
05.Emotions13 篇56.522%
06.Facial Expression12 篇52.174%
07.Brain Mapping9 篇39.130%
08.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9 篇39.130%
09.Face7 篇30.435%
10.Pattern Recognition, Visual7 篇30.43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373764.html

上一篇:叶绿体的蛋白质有两种来源
下一篇:瑜伽期间大脑活动
收藏 IP: 223.72.47.*| 热度|

2 孙颉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