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北京会议中心(四):季光的脂肪肝成果

已有 4234 次阅读 2014-8-1 11:37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脂肪肝, 中医药研究, 季光教授

为什么要“告别‘中医肝病’”?我回复博友留言:“这里是个人退出,的确知识结构跟不上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确如此,看看下面的报告,还不赶快急流勇退?!

季光副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是这次论坛的演讲嘉宾,他的报告(见PPT)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内容极其熟悉,表达流畅自如,可见其全程参与。记得20年前他硕士毕业离开武汉的时候,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弹指一挥间,不仅学有所成,而且成为典型的“双肩挑”。

再早一年多,当我带他和李翰旻(湖北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进修“鸭乙肝动物模型”造模技术的时候,季光还是个刚刚开题的硕士生,进修回来后就开始课题实验。那时候研究所只能做一些普通的肝病临床检测,离规范的实验研究和教学还相差甚远,我们也没有能力指导他硕士阶段规范化培训。

1994年,他应届毕业考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应该是他实验基础和科研思维腾飞阶段。之后,他分配到附属龙华医院,几年之后就做上了副院长,后来到大学科技处长,今年接刘平教授的班做了副校长(事迹见文后附录)。

时光流逝,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自身条件和独特的环境。我想,急流勇退也是一种智慧,看着事业后继有人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安红梅:开拓与思考

——记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所长 季光教授

人物档案

 季光,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附属龙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现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病研究方向学术负责人,上海市教委中医脾胃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受聘德国汉斯出版集团《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主编(2012-)、《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副总编辑(2006-)、《中西医结合学报》常务编委(2004-),担任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Gastroenterology Insigh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从事中医药防治消化肝病临床和科研工作二十年,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市部级课题14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跟踪计划等人才计划。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第十届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医苑新星、上海市卫生局嘉奖令等个人荣誉,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等科技奖励8项,研发国家级新药2项(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成果转化金额475万元)。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3名。

寄语读者

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肥胖以及脂肪肝等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疾病逐渐增多。尽管大家平时工作繁忙,应酬频繁,但一定要坚持做到“节食、运动、戒酒、慎用药”,在自我管理中追求健康的生活,在简单规范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季光教授秉承了南方人的聪明,又具备了北方人的果断、率直的性格特点,他是一个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他本科毕业于扬州医学院(现扬州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师从多位肝病名家,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在选择博士学位论文主攻方向时,他敢于从当时争议最大、研究报告最少的肝实质细胞入手,在刘平教授的指导下,采用严密的科学设计,可靠的实验数据,从肝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入手,比较系统地再现了肝细胞在炎症-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提出“肝细胞在急性损伤状态下,其自身胶原合成即启动”的论点,并在1996年武汉全国肝病会议上做主题报告(仅有两篇中医研究机构的报告获准大会发言)。该项成果在2000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进入龙华医院工作后,季光教授针对上海中医肝病研究的既有格局,提出了龙华医院肝病研究应该顺应疾病谱的转变,以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为突破口,得到肝科老主任、上海市名中医王育群教授的大力支持。在季光教授的主持下,由龙华医院牵头联合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东至中医院等临床单位,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开展酒精性肝病中医病理要素的调查研究,为确立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则寻找科学证据。通过研究,季光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湿热”和“瘀血”是酒肝的基本病理要素,“清肝活血”是治疗酒肝的基本法则,对传统“毒损肝络”病机学说做了有益的补充,负责起草的《酒精性肝病中医药诊疗指南》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标准,为酒精性肝病中医药规范化诊治做出了贡献。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季光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先后建立了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实验技术体系,从KC-LPS级联反应信号角度初步论证“瘀热”病机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发现清肝活血方的主要药效物质和PAI-1是其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新靶标,发现了PERK/eIF2α通路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标。这些工作对提高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成果奖励。

2001年开始,季光教授和他的课题组敏锐地意识到,非酒精性脂肪肝将成为肝病领域的新课题,开始研究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2003年上海和黄药业邀请季光教授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市一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曙光医院等单位开展“胆宁片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评价研究”取得满意结果,为上海市第一个国家级中药新药胆宁片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在此后的研究中,季光教授首先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的病机新假说,建立三阶段递进式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新路径,研发的降脂颗粒经6家GCP单位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证实安全有效。发现内质网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损伤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提出中医药防治策略和治疗理念。发现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规律,阐明降脂颗粒通过改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发现其主要药效成分黄连素通过上调P-Ins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新机制,为黄连素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

二、用药精准、病家信赖

尽管科研项目众多、学术任务繁忙、管理责任重大,但季光教授仍念念不忘自己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应尽的职责。多年的勤奋努力,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具备了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悟性高,能够独树一帜,诊疗思维清晰,选方用药,精到准确。他较早地认识到了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其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2000年他率先在龙华医院开设脂肪肝专病门诊、恢复肝硬化专病门诊工作,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印刷了“脂肪肝患者饮食与运动指南”、“肝硬化患者饮食宜忌”免费发放给患者。为了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他主动给许多外地的患者留下自己的办公电话和E-mail地址,把方便留给病人,深受患者好评。

肝科病房有一位苏北来沪的打工者,年仅35岁的他患有“肝硬化、腹水、慢性重症肝炎”,这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慢性肝病,年轻的患者因为经济拮据,一度丧失了求生的欲望,家庭责任的重压又使他整夜失眠,这些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在季光教授的劝导下,患者初步妥协,同意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经济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停用了“思美泰”、“日达仙”等价格昂贵的药品,以相对廉价的血浆支持为主,尽可能减少蛋白的用量,制定了以价格相对便宜的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肝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病情,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很快,患者黄疸开始消退、腹水开始减少,肝功能也逐步恢复。说起另外一位被成功摘除“肝癌”帽子的陈姓患者,季光教授的语调中饱含着欣慰。患者经西医院确诊“肝癌”并拟订了局部化疗方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求助中医治疗,在反复读片和仔细体检后,发现患者以肝功能轻度异常伴皮下出血为主要表现,CT显示肝脏硬化,实质肿块质地均一,边界清楚,脾脏肿大十分明显,经过动态化验AFP、AFU均在正常水平,结合患者近二十年的慢性肝病史,季光教授大胆地作出了“肝硬化(大结节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诊断,并以疏肝健脾、补肾活血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很快,患者肝功能好转,脾脏有所回缩,血小板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具备了手术条件后,患者接受了TIPS手术,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多年来,季光教授一直用他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用良好的医德和真诚的服务架起了医患之间友谊的桥梁。不少经他诊治的病人,至今仍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三、科学普及、责无旁贷

季光教授始终认为,一个好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精于医疗、教学和科研,还应该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多年来他为促进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针对目前广大群众对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相关疾病认识的缺乏,他不仅自筹资金编制“脂肪肝患者饮食与运动指南”、“肝硬化患者饮食宜忌”等科普小册子,免费向门诊患者赠阅,还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出版科普读物《肝病患者必读》、《脂肪肝的中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良方妙法》,致力于常见肝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并应邀在生活周刊、家庭用药、康复、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等大众传媒广为介绍脂肪肝和肝硬化的科普知识。尽管平时工作繁忙,他仍坚持利用机会大力宣传“节食、运动、戒酒、慎用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健康宣教直到患者搞懂科学的生活方式并愿意纠正不良行为为止。还通过举办国家和地方继续教育学习班,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初步建立以上海龙华医院为中心,辐射江苏、浙江、安徽的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中医药防治研究网络,正在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防治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前瞻思考、培育人才

长期一线医教研工作的积累,使他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分析、判断、把握中医药的科研背景和发展方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前瞻性布局。在龙华医院任科研处长和科教院长期间,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实验基地、凝聚学科力量、举办学术沙龙等一系列举措为医院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中、青学术梯队,在科研活动中充分体现了 “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说起季光教授,至今大家都很佩服他的睿智、坚定和宽阔的胸怀,他为医院科研从瓶颈走上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和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期间,他站在了更高的平台,积极与国家、市级管理部门沟通,汇集众多的中医药大家和交叉学科的领军人才,聚集智慧、激发创新精神,把握中医药各领域发展方向,聚焦关键点,引导发展,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主动和青年医生、教师交朋友,指导和鼓励青年学者在完成繁重的医疗、教学任务的同事,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并努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最近两年来,学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数量增长速度列行业高校首位,为学校国家基金资助总量跃居全行业之首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龙华临床医学院的一名中医内科教师和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季光教授也深感教书育人的光荣和重要。他特别注重青年医师和研究生的带教和培养,经常利用研究所例会给青年医师和研究生、进修生讲解肝系疾病的辩证思维程序,介绍行之有效的专家诊疗经验,传授国际、国内最新的治疗共识。他还鼓励青年医师和研究生早日成材,积极指导他们开展临床科研,从百忙之中抽空帮助他们修改论文、综述、译文和制定课题方案,督促他们阅读报告国际最新文献,并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及思想动态,积极给他们创造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大会发言的机会。先后有多名青年研究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季光教授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他热爱中医药事业,并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2009年年底,他开通了实名注册的博客,把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考,对医教研的感悟写成精彩博文发表,两年多的时间,有近4万次的点击和上千次的留言,许多青年教师、年轻医师和研究生借这个平台倾诉困惑,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为年轻人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在一篇篇博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激情、执着、开拓与思考。

(文章来源:2012年《大众卫生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816365.html

上一篇:艾滋病的“踢出与杀伤”策略
下一篇:北京会议中心(五):傍晚的散步
收藏 IP: 120.237.99.*| 热度|

1 徐向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