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读到韩健的博文“政协一号提案——让市场决定科技资源配置”颇为振奋,并转了过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17e990102eap6.html)。今天,读到《深圳晚报》的“政协001号提案关注科技体制问题:科研经费世界第三,创新指数却排35位”,更是感慨不已。在一个人均GDP并不太高的国家,为什么科技投入与产出如此不成比例?
《深圳晚报》列举了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将其归为三大类:评奖成科研人员争夺名利的大战;经费集中在少数有“名号”的人身上;论文数量多但成果转化率不够高。的确,随着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们传染病领域、中医药领域也受到高度重视,这些年仅仅“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就投入几十个亿,但遗憾的是产出远低于其他项目。大家一方面明明知道自己并无可靠的项目基础,另一方面面对科研经费时却个个争先恐后,出现了“不拿白不拿”的局面,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每年的政协一号提案,通常是紧贴社会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根据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秘书处提案组公布的信息,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被列为2014年政协一号提案,可见其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回顾梳理最近10年的政协一号提案,2005年关注“三农”问题,2006年关注两税合并,2007年关注保障房建设,2008年关注资本市场,2009年关注就业问题,2010年关注低碳经济,2011年关注城乡社保一体化,2012年关注实体经济,2013年关注绿色农业,2014年首次关注市场配置科技资源。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协一号提案正是体现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想想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35年间增长了100多倍,产出却是如此的不理想。问题在哪里?一方面,“有形之手”越过“无形之手”去指定产业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的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有形之手”又显得那样的力量不足。可以看出,行政化的科技政策就像一个典型的暴发户,不顾产出与效益地想当然地大量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也是一种潜在的犯罪。甚至,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内心深处也隐隐有种作孽的感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