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我的人死观

已有 3760 次阅读 2010-2-3 08:36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活, 杂谈, 人死观

    年近半百,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死”。

    生命实在脆弱,人的灵魂不经意间就从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中溢出,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医生,我们每天都在面临“死亡”,早已习惯于“死亡”是病人、是别人的事情。不久前,一位20岁的年轻人急性发病,高热、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经过全市会诊,还是诊断不明,终于在转去中山大学三医院的第3天,死于DIC。他的父亲悲痛欲绝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这是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单纯的小伙子,我的心情也异常沉重。但是,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这是我们大家谁也取消不掉的约会。也许通过努力能拖延一会儿,但终究还是得赴约。

    自古以来,对活着的人谈论他的死亡,都是最令人不愉快的话题。死亡的恐惧始终笼罩着人类,不论对于人类肉体或人类文化来说都是这样。人们热爱生命,憎恶死亡,既使叱咤风云如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也在死亡面前战栗觳觫,他们凭借权力着魔般地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却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现实,改变不了自然规律。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老祖宗论及死亡时,很少达到过西方人的深度。在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里,死亡往往已超出了它的本身,而带有了无限的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色彩,这是孔夫子的孔教与释迦牟尼的佛教交互作用的结果。类似的认识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例如基督教的说法),但西方的先哲们早已甩开宗教和道德的羁绊,给死亡赋予了极高的哲学地位。这种死亡的哲学,或者说人死观,并没有将死亡搞成玄而又玄的清谈,他们认为“死”与“生”绝非完全对立,他们研究“死”正是为了探讨该怎样去“活”。

    宗教也宣扬“人死观”与“人生观”的相通:佛教的生死轮回,基督教的死后审判都具有此种意义。但西哲们的“人死观”并不渴求无意义的来生,而是立足在现世的基础之上。他们认为,死亡是一切事物的正常过程,因此没有必要恐惧和害怕:“某个时候我们已不存在,对此我们并不介意,那么为何我们对自己的即将消失感到忧愁?……死不过同生前一样。”歌德在论及莫扎特和拜伦的中年早逝时,则作出了相当达观的评论:“他们每个人都完成了各自的使命,……他们应该离去,以便让他人在一个长期延续的世界里也有事情可做。”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也不乏潇洒和智慧:刘伶醉酒,骑在狂奔的病马之上,直呼“死便埋我”,体现了豪气;庄子自知死期将至,鼓盆而歌,抚掌而呼,表现出对死的坦然;李白为了追寻美丽的月色而跳进了银河,他为美而死;杜子美在一片孤舟中安息地闭目,他为“济苍生”、“善天下”而死。上帝说:你来自黄土,终究要归于一掊黄土。苏格兰民谣说:活着时,你要快乐些,因为你将死得很久。伊壁鸠鲁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是呵,死亡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来说,意味着一切的一切都将终止,是永恒的沉寂。但从某种意义讲,死又是生的继续,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事实上,对“死”的认识变得平和和实际,对“生”的认识也会变得超脱和高尚。蒙田认为,学会怎样去死的人,便会忘记怎样去做奴隶,认识死的方法可以解除人的一切奴役与束缚。我以为蒙田的话很有道理,既然人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可再现的,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今生。当我们带着内在的自信和外在的平和安然死去,我们就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带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父母,我们就没有白活,就预备好了一个既充实又满怀感恩的出口!

    年少的时候有很多梦。现在看来,最无知的梦想就是要在历史上“划一笔”,也许这个梦曾经感染过我的亲人,当然更重要地是感染过自己。“划一笔”虽然很小,但谈何容易?首先,自己没有具备那样的素质,缺乏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韧不跋的毅力;其次,缺少那样的机遇(有些人就碰得上那样的好事)。自己是个极其软弱、极其平庸的俗人,就只能按俗人的标准安排自己。

    俗人是什么标准?那就是平平安安、平平淡淡,虽然不可能惊世骇俗,不可能呼风唤雨,但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人格,与人为善,具备起码的同情心。我十分憎恨那些不仁不义、无法无天的人,无论他是俗人还是超人?他们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罪恶无人能知,无人能晓,他们自以为是、瞒上欺下、设谋害人、贪婪诡诈,最终无法求得灵魂的平和。我非常欣赏台湾某作家的心态,不要敛财,不要贪色,钱够用就行,追求一辈子收支平衡。我们俗人来到世上,轻松做人,实在做事,互相友爱,互相包容,和气生情,和气生财。我的想法可能不适合许多人,但我相信适合大多数平凡的人。

    的确,死亡是残酷的,它可以将你变得一无所有;但它更是公正的,它平等地对待一切生灵。因此,它有权教我们怎样去“活”?教我们如何善待别人和善待自己!

                                                         2004年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292263.html

上一篇:人以不同的方式证明自己
下一篇:不同的算盘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周少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