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陈倩莹《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牵线搭桥者 ——王晓蓝的个案研究》简介

已有 632 次阅读 2024-9-30 10:09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读到“花为裙兮舞为裳”发布于2011-09-01的文章“才女王晓蓝——‘海龟’现代舞者”,想起6年前陪伴表姑筹备“聂华苓文学馆”的一段岁月,也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继续搜索又找到2018届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倩莹的研究生论文《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牵线搭桥者——王晓蓝的个案研究》,简直是大喜过望,因为通过陈倩莹的论文,对表姑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原来她是中外舞蹈交流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

表姑曾经是北京现代舞团艺术顾问,美籍现代舞编导、教育家、制作人。1978年,她是文化大革命后首位海外归来访问中国的现代舞者,当时同行的还有她的母亲——《三生三世》的作者聂华苓姑奶奶(为中美建交的联系人,与我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来往甚密)和她的父亲——美国著名诗人保罗·英格尔。以后的事情,这篇论文有详细介绍,先看看论文提供的部分资料吧。

01  论文摘要

历史这个多面体,充满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而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终于打破了相互隔绝三十年之久的局面,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美交流从此进入了新时代。心系祖国的美籍华裔舞蹈家王晓蓝也在那个时代的契机中,开启了自己与中国长达40年的中美舞蹈交流。40年来,她作为中美舞蹈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在这段历史上成就非凡。

本论文以这位美籍华裔舞蹈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积极推动中美舞蹈交流的人生经历纵向展开梳理,详述各个时期所成就的主要交流项目,以期为将来的中外舞蹈交流发展提供现实启发。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王晓蓝开启中美交流的原因和动机,并阐述她的“跨文化”身份和成长环境赋予的优势;第二章梳理她在1980年代到21世纪初所成就的中美舞蹈交流事件,并运用大量口述史和相关文献,试图还原主要历史事件的整体样貌;第三章根据史实,对其交流观及影响进行探析。

王晓蓝的舞蹈人生与中美舞蹈交流交织共生,相互成就。一直以来她秉承着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理念,在交流中践行着对艺术真实的追求,在太平洋上搭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她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寻找出具有现代性的华人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求同存异,才能获得真正的交流。

02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与中国舞蹈交流之“源”与“缘”

  第一节 美籍华裔——“跨文化”身份的由来

    一、台湾印象

    二、美国成长

    三、中国归哺

  第二节 中美舞蹈交流计划的成立

    一、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之影响

    二、中美正式邦交的契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与中国舞蹈交流之“流”与“变”

  第一节 复兴现代舞的起步

    一、现代舞研习班的开展过程详述(1980-1983)

    二、对中国现代舞成长的关注(1984-1989)

  第二节 牵线中美舞蹈教育

    一、邀许淑媖赴美教学(1978-1981)

    二、舞蹈夏令营的开展过程详述(1990-1996)

    三、为赴美演出中方团体搭建交流平台(1997-1998)

  第三节 联结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一、云南文化交流项目的实施与影响(2000-2002)

    二、湄公河项目计划的实施与影响(2003-2006)

    三、史密森民俗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与影响(200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与中国舞蹈交流之“寻”与“归”

  第一节 搭桥者交流观的形成

    一、舞蹈家的多元身份寻觅

    二、文化交流者的使命追寻

  第二节 搭桥者交流观的实践

    一、交流选择的点

    二、交流牵搭的线

    三、交流涉及的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王晓蓝生平年表(仅限与中国交流部分)

附录2 :采访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03  结 语

通过对王晓蓝华裔舞蹈家“跨文化”身份的分析,由其成长经历找到了她与中国舞蹈建立交流的原因所在。而这一缘分自1980 年“中美舞蹈交流计划”成立以来,便一直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中国舞蹈由衷的热爱和极高的期待。作为中美舞蹈交流搭桥者的她,在每一个牵线搭桥的项目中所付出的心血都难以估量。她在这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舞蹈人生的归属,也寻找到了自己文化身份的根基所在。

她在中国传播现代舞,传授的不仅是现代舞的动作技巧,而是将学术的态度运用到传播交流中来,开展的现代舞工作坊或研习班都有配备相应的讲座活动和影片放映,强调的更是一种观念的传播,将现代舞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的“文化产品”带到中国。在其所有的交流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没有单一地就停留在舞蹈层面,而是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呈现。而她更希望在交流中展现的是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即时代是如何作用于人,而人又是如何反映时代的。可以说,观念的传播才是王晓蓝进行中美舞蹈交流的最终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思维方法和交流模式。在笔者对曾参与过其交流项目的人进行采访时,他们纷纷表示让自己记忆尤深的并不是交流成果呈现的那一刻,而是其中的过程。从中让他们看到了王晓蓝与众不同的交流视角和交流方式,让他们产生了对交流新的认知。我想这才是她的交流最为独特和宝贵的地方,她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交流、要做怎样的交流,以及用什么来交流。

首先,交流必须与时俱进,要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甚至要具有一双敏锐的慧眼,看到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前沿。例如,她在城镇化、都市化、全球化排山倒海袭来时,就看到了民间民俗、民族乡土文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裹挟下已显示出了消亡的危机。她便采取了不同于前人的文化保护方式,通过中美交流的项目,让云南当地政府官员和民间艺人们都获得了一次观念上的革新,从而推进了文化的可持续性保护。因而,交流要有前瞻性。

其次,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既要有外来文化的输入,也要有民族文化的输出。通过王晓蓝牵搭的中美舞蹈交流,我们看到她在向我们传播这样的交流观念:一方面我们要对“国际语言”有所认识与普及,让我们能够与国际真正地接轨并行;另一方面我们要找到“民族的”精华,找到东方文化之美,找出具有现代性的华人文化。要根植中国,才能拥抱世界。

最后,交流要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人类的共通情感是可以跨越文字语言障碍的,艺术就是最好的情感交流方式。王晓蓝身体力行地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艺术家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艺术家只有接触社会,关怀社会,将本身的经验以艺术的方式传递给群众,才能让群众通过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启发进而追问思考。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真实,只有真实才能够打动人心。相信当初王晓蓝就是被那群云南民间艺人质朴纯真的艺术表达所打动,才不畏艰难坚持了七年将项目做完。而那群民间艺人们也是被美国观众真实的情感反应所触动,从而看到了自身艺术的价值。王晓蓝也用她的真性情,影响着每一位与她接触的人。

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牵线搭桥者——王晓蓝,在促进中美舞蹈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她通过做交流活动和发表文章等方式向人们传递着要用“跨文化”视角看待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着中国舞蹈界进行现代性的思考以及民族性的探索,在我们的心中她不仅是一位美籍华裔舞蹈家,更是一位扎根中国的世界舞蹈人。

04  参考文献

一、极相关文献

(一)传主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章

[1] 王晓蓝:《美国现代舞略谈》,《舞蹈》1980年第 4 期。

[2] 王晓蓝:《现代舞的开拓者——玛莎·格雷姆》,《舞蹈》1981年第 5 期。

[3] 王晓蓝:《太平洋很广,很阔——但是,我们有座天桥》,《舞蹈》1984 年第 2 期。

[4] 王晓蓝:《舞谱在美国》,《舞蹈》1984 年第 5 期。

[5] 王晓蓝:《美国舞蹈的“金童”大卫帕森斯 David Parsons》,《舞蹈》1994 年第 2 期。

[6] 王晓蓝:《‘我们一同走过’——期待多年的突破》,《舞蹈》1996年第 10 期。

[7] 王晓蓝:《现代舞是一张特许证——关于美国现代舞大师保罗·泰勒的对话》,《舞蹈》2007 年年第 11 期。

[8] 王晓蓝:《美国先锋艺术家特怀拉·萨普——第一位越界现代舞和芭蕾舞编导》,《舞蹈》2010 年第 4 期。

[9] 王晓蓝:《八十年代的一个遗憾——玛莎·格雷姆为何没有来中国》,《舞蹈》2010年第 7 期。

[10] 王晓蓝:《来自俄罗斯的新选择——纳乔·杜阿托任圣彼得斯堡米哈伊洛夫斯基芭蕾舞团总监》,《舞蹈》2010 年第 9 期。

[11] 王晓蓝:《记林怀民的点滴》,《舞蹈》2011 年第 12 期。

[12] 王晓蓝:《‘荷花奖’印象》,《舞蹈》2011 年第 12 期。

[13] 王晓蓝:《积极突破,还是止步不前?——中国现代舞发展备忘及其他》,《舞蹈》 2012 年第 6 期。

[14] 王晓蓝:《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观后感》,《舞蹈》2013 年第 9 期。

[15] 王晓蓝:《2015 年,与培青一起走过》,《舞蹈》2016 年第 2 期。

[16] 王晓蓝:《吴晓邦百年诞辰纪念》,《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2 期。

[17] 王晓蓝:《变,是宇宙的自然规律》,《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1 期。

[18] 王晓蓝:《对美国当代舞蹈的联想》,《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2 期。

[19] 王晓蓝:《今天是未来的历史》,《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3 期。

[20] 王晓蓝:《民间舞把我带进云南》,《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4 期。

[21] 王晓蓝:《寻舞,也寻我》,《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5 期。

[22] 王晓蓝:《舞,文字,即兴》,《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6 期。

[23] 王晓蓝:《热情与美——西班牙编导纳乔·杜阿托》,《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7 期。

[24] 王晓蓝:《四面吹来的风》,《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8 期。

[25] 王晓蓝:《美国的创造力面临危机么》,《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9 期。

[26] 王晓蓝:《中美之间徘徊的联想》,《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10 期。

[27] 王晓蓝:《你看到什么?》,《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11 期。

[28] 王晓蓝:《美国的传统——胡桃夹子》,《中国艺术报》2010 年第 12 期。

[29] 王晓蓝:《掀起浪潮》,《中国艺术报》2011 年第 2 期。

[30] 王晓蓝:《诗与舞》,《中国艺术报》2011 年第 10 期。

[31] 王晓蓝:《中国现代舞:等待未来》,《新京报》2013 年 7 月 22 日。

[32] 王晓蓝:《通向世界的一座桥——小议即将开幕的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 《中国舞蹈报》2013 年第 6 期。

[33] 王晓蓝:《从‘为什么那时你觉得中国需要现代舞?’谈起》,《中国舞蹈报》2013 年第 6 期第 7 期。

[34] 王晓蓝:《关于中国芭蕾的问题与期望——第五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观后》,《舞蹈》2016 年第 9 期。

[35] 王晓蓝:《2016年‘培青’计划——点亮一盏艺术的明灯》,《舞蹈》2017 年第1期。

[36] 王晓蓝、苏岩 译.:《别了,崔莎·布朗》,《舞蹈》2017 年第 5 期。

[37] 王晓蓝:《向回看,往前走——20 世纪美国芭蕾向当代的推进》,《当代舞蹈艺术 研究》2017 年第 4 期。

(二)传主在港台地区发表的文章

[1] 王晓蓝:《孩子,你不懂》,《文讯》2016 年第 9 期。

[2] 王晓蓝:《中国现代舞的先锋——吴晓邦》,《联合文学》1993 年。

[3] 王晓蓝:《探向大陆的舞蹈新世界》,《中国时报》1992 年 7 月 16 日。

(三)与传主相关的专著

[1] 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套装共 2 册)》第二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5 年版。

(四)与传主相关的国内期刊文章

[1] 本刊记者:《夏夜访聂华苓一家》,《舞蹈》1980 年第 4 期。

[2] 吴晓邦:《舞蹈艺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兼论美国的现代舞和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方向》,《舞蹈研究》1982 年第 1 期。

[3] 胡尔肃:《汗水浇出友谊花——美国舞蹈家小组在京交流讲习散记》,《舞蹈》1983 年第 5 期。

[4] 高度:《当代民间舞教育批判》,《舞蹈》1996 年第 4 期。

[5] 柳宁:《你好——再见......Hello——Bye......——记第一届中美舞蹈文化交流夏令 营》,《舞蹈》1996 年第 5 期。

[6] 刘青弋:《中美舞者的一次对话——’96 北京中美舞蹈夏令营特写》,《舞蹈》1996 年第 5 期。

[7] 刘青弋:《美国舞蹈家谈现代舞——’96 北京中美舞蹈夏令营侧记》,《舞蹈》1996 年第 5 期。

[8] 戈人:《值得认真探讨的新课题——记一次现代舞座谈会》,《舞蹈》1980年第4期。

[9] 本刊报道:《全国舞协召开学习二中全会精神,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座谈会》,《舞蹈》1983 年第 6 期。

[10] 许淑媖:《南北寻舞有感》,《舞蹈》1979 年第 2 期。 [11] 本刊记者:《少数民族汇演后的专辑报道》,《舞蹈》1980 年第 6 期。

[12] 广东现代舞团供稿:《广东实验现代舞团赴美国巡回演出》,《舞蹈》1998 年第 2 期。

[13] 刘皖皖:《第三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暨编舞比赛再次专访美籍华裔现代舞编舞家,教育家:王晓蓝》,《芭蕾》2015 年第 3 期。

(五)与传主相关的国外或港台地区期刊文章及报道

[1] Anonym,UI dance links U.S. and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weekly news, 1981.7.2

[2] JOAN BUNKE,U.S.-China dance exchange negotiated in Iowa City:DES MOINES REGISTER,1980.8.29.

[3] Anonym,Dance: The 5th Modernisation:ASIAWEEK,1983.9.2.

[4] Jennifer Dunning,Folk Dance: From China:The New York Times,1981.12.11

[5] Anonym,China Special Report:DANCEMAGAZINE,1981.3

[6] Jan Halsey,Madame Xu Shuying Speaks Dance Education in CHINA:DANCE TEACHER NOW,1982.3-4

[7] John Rockwell,Glimpsing China’s Exotic Ethnic Variety:The New York Times, 2005.10.17

[8] 本刊记者:《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会演》,《中国建设》1981 年第 30 卷第 2 期。

[9] 秦松:《王晓蓝的舞象与动向》,《新土》1980 年。

[10] 黄玲玲:《王晓蓝托舞寄情》,《清秀》1983 年第 7 期。

[11] 作者不详:《星星和泥土的女儿——现代舞者王晓蓝》,《联合晚报》1983年 5月6日。

[12] 依桦:《从‘中美舞蹈交流计划’说到现代舞与王晓蓝》,《明报》1983 年 5 月 6 日。

[13] 夏令人:《中美舞蹈交流计划主任王晓蓝谈今年交流活动》,《新晚报》1983 年 5 月 7 日。

[14] 本报记者:《美籍华裔舞蹈家七月中旬访大陆》,《星岛日报》1983 年 5 月 8 日。

[15] 丝奇:《舞蹈家王晓蓝舒巧畅谈中美舞蹈交流》,《文汇报》1983 年 5 月 8 日。

[16] 本报记者:《聂华苓之女舞蹈家王晓蓝寄语港同好勿忘关心社会》,《东方日报 1983 年 5 月 8 日。

[17] 陈戈:《王晓蓝谈现代舞中港皆可大发展》,《晶报》1983 年 5 月 10 日。

[18] 本报记者:《现代舞追求新颖与突破王晓蓝认为中西可结合》,《明报》1983 年 5 月 13 日。

[19] 陈浩泉:《诗·舞·王晓蓝》,《文化》1983 年 5 月 17 日。

[20] 美莲:《聂华苓的女儿发誓不要当作家 王晓蓝一心为中美舞蹈交流尽力》,《明报》1983 年 5 月 23 日。

[21] 陈浩泉:《桥的使命》,《文化》1983 年 6 月 2 日。

[22] 海君:《在港与新闻界会晤中王晓蓝谈中美舞蹈交流》,《大公报》1983 年5月10日。

[23] 本报讯:《中美舞蹈交流计划中国之行——三位美舞蹈家应邀表演,王晓蓝负亲 善大使之责》,《中报》1983 年 5 月 8 日。

二、相关文献

(一)专著历史类

[1] 陈丹苗:《飞舞大地》,花城出版社 2007 年版。

[2] 茅慧:《新中国舞蹈事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年版。

[3] 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年版。

[4] 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年版。

[5] 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版。

[6] [美]瓦尔特·索雷尔(Walter Sorell):《西方舞蹈文化史》,欧建平译,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7] 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东方出版社 2003 年版。

[8] 廖抱一:《中国舞蹈哲学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版。

(二)专著理论类

[1] 欧建平:《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4 年版。

[2][美]约翰·马丁:《舞蹈概论》,欧建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版。

[3]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4] 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5] 王杰:《中美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理念比较》,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5 年版。

[6]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年版。

[7] 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年版。

[8] 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审美与自觉》,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4 年版。

(三)专著鉴赏类

[1] 欧建平:《舞蹈美学鉴赏》,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7 年版。

[2] 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三、背景文献

(一)专著

[1] 聂华苓:《三生影像(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年版。

[2] 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台湾民主运动的故事》,卫城出版 2013 年版。

[3] 许芳宜:《听从自己内心的安排》,林荫庭采写,中国友谊出版社 2015 年版。

(二)期刊论文

[1] 何喆:《西方现代舞蹈中的舞蹈本体探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 年第 6 期。

[2] 毛毳:《20 世纪美国现代舞四次转型中对东方文化借鉴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年博士论文。

[3] 黄嘉敏:《21 世纪大学艺术教育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美国杨百翰大学海外舞蹈学习项目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 年第 6 期。

[4] 欧建平:《高科技,为舞蹈插上翅膀——评说新世纪美国舞蹈教育十大新趋势》,《艺术教育》2002 年第 5 期。

[5] 黄昕:《20 世纪初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 年第 2 期。

[6] 宗道一:《推进中美友好的出色外交官》,《决策与信息》1999 年第 12 期。

[7] 曹诚渊、王玫、刘春、金星、高成明、张长城:《中国现代舞反思——现代舞舞者五人谈》,《舞蹈》2002 年第 11 期。

[8] 欧建平:《中国现代舞 60 年》,《民族艺术》1998 年第 1 期。

[9] 欧建平:《中外舞蹈交流三十年》,《艺术评论》2008 年第 12 期。

[10] 袁艺:《中国现代舞三十年:1979-2009》,《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 年第 1 期。

[11] 刘青弋:《问题与对策——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12] 邓如冰:《聂华苓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国德育》2016 年第 4 期。

[13] 慕羽:《中国现代舞者的‘舞蹈剧场’意识初探》,《艺术评论》2012 年第 2 期。

[14] 陈妍:《王玫舞蹈思想创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 年硕士论文。

[15] 欧建平:《美国现代舞在中国:自1980年开始》,《中国文化报》1989年12月10日。

[16] 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四、其他资料

(一)未发表文字

[1] 2016 年 8 月 3、4、6 日于上海作者采访王晓蓝录音整理稿

[2] 2016 年 8 月 7 日于上海作者采访杨美琦录音整理稿

[3] 2016 年 8 月 8 日于上海作者采访蒋齐录音整理稿

[4] 2016 年 10 月 20 日于北京作者采访刘春录音整理稿

[5] 2016 年 11 月 2 日于北京作者采访高度录音整理稿

[6] 2016 年 11 月 15 日于北京作者采访王晓蓝录音整理稿

[7] 2017 年 2 月 8 日于昆明作者采访冷云萍录音整理稿

[8] 2017 年 2 月 9 日于昆明作者采访罗凤学录音整理稿

[9] 2017 年 2 月 10 日于昆明作者采访谢沫华录音整理稿

[10] 2017 年 2 月 16 日于昆明作者采访杨福泉录音整理稿

(二)文章图片来源

文中所有图片均由王晓蓝老师、高度老师(图 9)、罗凤学老师(图 21)提供。

(三)网络资源

[1] 王晓蓝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u/2238364753

[2] 百度百科——史密森民俗文化艺术节、胡娜事件、田丰传习馆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www.scio.gov.cn

[4] 新浪新闻:http://www.sina.com.cn 2005 年 11 月 21 日

[5] 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微信公众号

[6] 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官网:http://www.ynicec.org/

05  王晓蓝生平年表(仅限与中国交流部分)

1951 年 出生在中国台湾。

1965 年 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定居。

1978 年5月 第一次回中国,是文化大革命后首位海外归来访问中国的现代舞者,分别在武汉和北京作现代舞示范介绍和授课。其中在北京去到了中央芭蕾舞团和当时还位于陶然亭的北京舞蹈学院。

1979 年 3 月(中美建交三个月后) 在任教的爱荷华大学获得正式批准,创立了首个中美舞蹈交流项目。

1980 年 5 月-6月 “中美舞蹈交流计划”正式成立后回国开展交流,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地教学及示范现代舞。在上海舞蹈学校教学时,于会客室会见了吴晓邦和盛婕,开启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合作与交流,并在中国舞蹈类核心期刊《舞蹈》杂志开始发表文章。11 月受中国舞蹈家协会之邀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招待会上与贾作光表演即兴。

1981年 9月-11月 邀请许淑媖赴美在爱荷华大学进行中国民间舞的示范教学,并安排前往耶鲁大学、奥克拉荷马州各地进行交流,并在纽约亚洲协会做演出示范。

1983 年 5 月受邀赴香港艺术中心授课,在文艺界友人的建议之下,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与舒巧一起会见了记者,畅谈中美舞蹈交流。同年 7月,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的组织下,和前玛莎·格莱姆现代舞团副艺术总监罗斯•帕克斯(Ross Parks)一起赴大陆开展全国性的现代舞研习班,为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打下基础。

1986年 6 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

1987 年 离开台湾后第一次回到出生的地方。

1989 年 中国文化部发出邀请,拟在北京组织一个现代舞技巧和编舞研习班。5月底,收到电报,不得实现。

1990 年 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91 年 邀请许淑媖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舞蹈系示范授课两周。

1992 年 邀请戴爱莲先生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舞蹈系讲演。并在台北主办的一个国际舞蹈会议和舞蹈节上做了关于“文革”之后中国舞蹈发展的报告。

1994 年 9 月任康涅狄格学院舞蹈系系主任一职。

1995 年 1 月邀请北京舞蹈学院教师高度到美国康涅狄格学院访学一学期,教授中国民间舞。

1996 年 7 月组织康涅狄格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舞院合作举办“中美舞蹈夏令营”。

1997 年 11 月申请到基金,邀请在美国巡演的广州现代舞团到康涅狄格学院演出,并请来多位中美文化研究学者,举办“中国新潮文化研讨会”。

1998 年 5 月将康涅狄格学院的一位现代舞老师丹•瓦格尼尔(Dan Wagoner)送去广东现代舞团授课。6月在康涅狄格学院举办了为期 3 周的“国际舞蹈节”,邀请了非洲、巴西的民间舞团,日本舞踏艺术家,美国的现代舞团和世界各地来的年轻编舞者进行实验创作,其中包括了高度带队的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的舞团。

2000 年 7 月在康涅狄格学院申请到“旅行研究计划(Travel Research Program)”,带学生来到中国上海观看“桃李杯”舞蹈大赛,随后前往云南采风,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原副秘书长周云祥为其安排了云南的考察行程。

2001 年 6 月携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主任拉尔夫•塞缪尔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世界文化系主任朱蒂•米托玛等人赴云南考察。

2002 年 5月-6月带领康涅狄格学院的学生和同事前往越南考察,并一路北上进入中国云南考察沿途。

2003 年 2 月组织美国文化代表团一行九人到云南考察。

2004年 4月在康涅狄格学院组织召开以“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文化联系(Yunnan Culture Connection along the Mekong River)”为主题的研讨会。

2005 年 7 月邀请美国灯光大师詹妮弗•蒂普顿(Jennifer Tipton)与北京舞蹈学院高度合作在沙龙舞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座,来自全国的六位知名灯光设计师、六位编导以及六位灯光助理和青年舞蹈演员聆听并领略了大师的灯光技术精髓,认识了灯光的意义和舞 台灯光的本质。9月-10月组织中美双方联合制作了一台云南民间音乐和舞蹈“揭示云南”(Y unnan Revealed)的演出,选取了 18 位云南民间艺人在美国 8 个城市进行巡演, 其中包括参加了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中国艺术节”,参与了位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工艺及舞蹈、音乐示范和世界音乐协会在交响乐空间组织的公演,《纽约时报》舞评家对此发表了评论文章。

2005 年-2010年 任北京现代舞团艺术顾问。

2006 年10月 赴中国云南昆明参加“湄公河:文化的联系——2007 美国史密森民俗文化节筹备会”。

2007 年 7 月 作为组织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成就了中国云南代表团赴美参加“第 41届史密森民俗文化艺术节”。11月安排保罗•泰勒舞团到北京保利剧院演出,组织协调相关活动,并担任中国巡演顾问。

2008 年从美国康涅狄格学院退休,并成为终身教授。在三所大学任教期间编创了50多部现代舞作品和 3 部歌剧。

2009 年 4 月作为北京现代舞团艺术顾问为舞团编创了作品《风景》。

2011 年 10 月受邀作为嘉宾回国参加中国舞协在贵阳举办的第八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

2013 年 7 月受邀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特邀嘉宾。10月北京舞蹈学院艺术设计系举办为期九天的第三期“詹妮弗•蒂普顿灯光大师班”,邀请詹妮弗•蒂普顿的弟子,美国灯光设计师勒斯•迪克尔特(Les D ickert)赴京任教。

2015 年 7 月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舞蹈家协会“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训练营教授编创课,并受邀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

2016 年 8 月受邀作为第五届国际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特邀嘉宾,11 月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舞蹈家协会“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展演。

2017 年 5 月推介美国原林蒙舞团和道格•瓦隆舞团的资深演员 N atalie Jean Desch 到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授课并向公众开放做现代舞工作坊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林蒙技术再次进 入中国的传播。8 月受邀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大赛,主持“高峰对话”。

2015 年-2018 年任中国舞蹈家协会“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推荐专家之一。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年研究生论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3331.html

上一篇:[转载]黄煌教授“方-病-人”诊疗模式的整体观内涵探微
下一篇:[转载]聂华苓文学馆讲述人入选“共和国故事我来讲——华侨文物百佳讲述人”名单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2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