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磁湖布医 2024年09月22日 09:50 湖北
《内科学》共9大篇,除绪论外,每篇讲十几到几十个病,篇尾有一个推荐阅读的文献目录,列着几篇到十几篇文献。
为什么会有这个推荐阅读目录?我到现在也不大理解编者考虑的出发点和逻辑。
中小学语文除课本外有一个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古今中外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更宽广深厚的语文和人文素养。这可以理解。
《内科学》的目的如果也是为了这个,那推荐的书目就应该是这个领域的经典名著。比如血液病,其经典名著就是《威廉姆血液学》,还必须是最新版的,一本就够了,其他的推荐都是多余。
我们看看《血液系统疾病》篇末的推荐阅读,如图:
共7篇,1-4可以归类于专业参考书或教材类,都是大部头的。5-7是最新指南一类。
果然推荐了《威廉姆血液学》,这是必须的。但现代医学的经典不同于传统医学的经典,最新的才是最好的,绝不可能把两千年前的古董拿来当经典。10版推荐的是9版,2015年出版的,注明是美国著名的麦格劳-希尔 McGraw-Hill Education出版的。须知,现在是2024年,该书早在2020年就已经出了第10版。很显然,推荐目录是照抄第9版的,编者太不用心了,都不知道要把9th改为10th。
就算是最新版,本科生有必要读威廉姆原著吗?有几个学生有能力读?不仅有海量的专业词汇,还涉及广泛的基础理论和最新进展,不要说本科生,就是研究生、博士、资深的专业血液科医生,能读威廉姆原著的也很少很少(先声明,老中医我是读不了原著的,只读翻译的9版)。我不禁想问一句:编者你自己读过10版原著吗?如果你读过,为什么只推荐9版?
推荐的16版《实用内科学》倒是最新的,但是,这有意义吗?试问,有几个血液科医生遇到血液病难题时会去翻看《实用内科学》?不能说是绝无仅有,至少是非常罕见吧?
推荐2007年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就很过分了。17年前的标准现在还是标准吗?内科学是现代医学,不是传统医学或医学史。
《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与临床》2004年的,更过分。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二十年来不知有多少新进展,二十年前知识的有什么阅读的必要?
WHO对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2017分类标准,这个确实有必要拓展阅读,因为是最新标准,而教科书里没有完整的介绍。
把易栓症指南列出来并不是不可以,但是,血液病还有很多很多的指南,白血病、淋巴瘤...有无数个,为什么只列这一个?是基于什么逻辑才独独列出易栓症?因为易栓症更重要,更难懂,还是新发现?这个推荐反映了一个根本问题:内科学的推荐阅读是随意的,想到什么就推荐什么,而没有基本的推荐规则和逻辑。
《CAR-T 细胞治疗 NHL 毒副作用临床管理路径指导原则》把一个临床路径纳入推荐目录也是很难以理解的。医学生还没有接触临床,更没有病种质量管理的任何认识,让他们去看临床路径,就好像让小学生去看科研设计,无用又无聊。
其他各篇的推荐阅读都有类似的问题,列图如下:
呼吸系统疾病推荐阅读
心血管系统疾病推荐阅读
消化系统疾病推荐阅读
泌尿系统疾病推荐阅读
内分泌系统推荐阅读
风湿免疫病推荐阅读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推荐阅读
其实我想说的是,“推荐阅读”这种东西就不要了吧,最好遵国际惯例,每章具体疾病叙述完后,列出详细的参考文献,以备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教科书每一条建议背后的原始研究究竟是什么样的。毕竟已经是大学生了,不能延用中小学的那一套。
只是这么一来,编者的底裤可就露了,他们参考的文献可能主要就是9版内科学,不像歪果仁的教科书,参考文献一列就是几百篇。
我截一个《威廉姆血液学》“血栓与止血”之“血小板形态、生物化学与功能”一章的参考文献,看看人家是怎么编专业教科书的:
仅仅血小板这一章,参考文献多达1590篇,列满24页!
参考文献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经典,真正的博大精深。
像这样的教科书,我连拍砖的念头都不会有,因为看参考文献目录就晕了,要拍,从何拍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