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发现端粒和端粒酶的故事

已有 416 次阅读 2024-5-30 15:56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端粒是什么?它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其短重复序列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以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它可度量生命长度,有人称之为“细胞生命时钟”。如今,我们已非常清楚端粒对生物体衰老的重大意义,然而在多年前被意外发现的它,一度被认为是无用的“垃圾DNA”。那么,人类对它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历程?

端粒的最初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遗传学先驱Mc Clintock和Muller在试验中分别发现,玉米与黑腹果蝇的染色体末端非常稳定,不会在断裂后发生融合。Muller取希腊语“telos”(结束)和“meros”(部分),将这一特殊结构命名为“Telomere”。

1.jpg

图1  两位端粒结构的发现者(左图为Barbara McClintock,右图为Hermann Muller)

1961年,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意外发现,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只能分裂有限次(50±10次),提出“细胞无法永生”的言论,打破了当时学界普遍认同的“细胞永生”观点。这位青年就是抗衰界的“祖师爷”Hayflick,这让他声名鹊起。

2.jpg

图2  “海夫利克极限”提出者Leonard Hayflick

10年后,美国学者Watson与Olovnikov先后提出的DNA复制不对称性问题,预测每次细胞分裂都会导致一条链上末端的染色体片段丢失,引入了“末端复制问题”。

3.jpg

图3  提出“染色体末端复制问题”的科学家(左为J.D.WATSON,右为A.M.Olovnikov)

在同科学家Gall合作揭示了四膜虫的端粒序列后,美国学者Blackburn又与另一位杰出的女性科研工作者Greider,共同发现端粒酶,让DNA重复序列“接到”染色体末端,延长端粒长度。

端粒酶的发现,让人们有了大胆的猜测,或许端粒是可干预的?这也加速推动了端粒在生物学机制及调控方面发展。

4.jpg

图4  四膜虫端粒序列与端粒酶的发现者(由左到右:Joseph. G. Gall、Elizabeth H. Blackburn、Carol W. Greider)

1990年,Harley、Futcher和Greider三位科学家联手,发现人类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端粒会随细胞分裂缩短,且短端粒积累最终触发了“海夫利克极限”。

至此,端粒与生命极限算是正式联系在一起,原来这个染色体末端的“帽子”结构,竟是决定生命终点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这也宣告人类延长端粒的研究大幕被徐徐拉开。

5.jpg

图5  发现成纤维细胞不断分裂中伴随端粒缩短现象的科学家(由左到右:Calvin B. Harley、Bruce Futcher和Carol W. Greider)

1997年,由西班牙著名学者Maria. A. Blasco主导,全球首个端粒酶编辑模型小鼠诞生,且随后被广泛运用于多项研究中。

6.jpg

图6  全球首个端粒酶编辑模型小鼠的缔造者——Maria.A.Blasco

除了开发模型小鼠,人类开始尝试在细胞层面过表达端粒酶,毕竟作为能延长端粒的特殊酶,它真的可能是撬动生命极限的“支点”!1998年,研究人员通过激活人类原代细胞中端粒酶,惊喜发现细胞有了无限复制的潜力,并能保持正常核型。

然仅仅一年后,另一项试验却声称,若细胞内端粒酶与致癌基因被同时激活,细胞就会发生恶性转化(即细胞癌变),且端粒酶过表达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细胞癌变。

7.jpg

图7  Andrea Bodnar和Robert A. Weinberg率先尝试在细胞中过表达端粒酶

那么,通过激活端粒酶去延长端粒,究竟是对抗衰老的“纯洁天使”,还是一不留神就促癌的“笑面恶魔”?

针对这一问题,以Blasco教授为代表,一众学者们也开始了探索,发现激活小鼠端粒酶表达后,其健康期、寿命长度都被显著延长,多数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也被推迟,并且未发现该基因疗法存在任何负面效果。

尽管如此,过表达端粒酶的基因疗法目前还仅停留在小鼠试验中,未来能否真正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满足人类延长端粒、收获更长健康生命期的夙愿,还待更多高等级临床试验论证。

鉴于“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这一重要研究成果,2009年,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W. Greider以及Jack Szostak三位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更是给予端粒“有望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的高度评价。

8.jpg

图8  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W. Greider和Jack Szostak等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荣膺科学界最高嘉奖,不仅是对学者们多年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让端粒,这个蛰伏在染色体末端的“防磨垫”结构,第一次走进普罗大众们的视野。

但想达到“诺奖期待”并非易事,无论癌症,还是人人无法逃避的衰老,依靠端粒去彻底解答其中困惑,绝无可能仅朝夕之间。

尽管前路漫漫,但端粒研究一如长夜中点点星光,发展势头令人欣喜。如今,已位列“九大衰老标识”宝座的端粒,被发现能驱动或放大其他衰老因素效应,并在反馈机制下,加速自身缩短。

9.jpg

图9  衰老的九大标识,至今仍是衰老研究领域权威

端粒与衰老息息相关,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如端粒稳定性)限制,我们不可能在生命初期就拥有一个很长的端粒,且端粒随衰老逐渐缩短,这一客观现实我们也无法改变。虽说衰老是一个“程序化”过程,但这个程序的进程完全可被干预!钟南山院士曾在一次公开讲座中提及,根据端粒学说计算,人类的最长寿命可以达到120岁。然而,距离这一数字,我们仍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10.jpg

图9  钟南山院士的一次公开讲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6240.html

上一篇:运动延缓衰老(1):对端粒磨损的影响
下一篇:[转载]目前全球公认的9大衰老标志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