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传染病学史》“第一章”的部分修改内容(1)

已有 1262 次阅读 2023-10-16 22:02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01

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最早注意它的流行性。但是对于传染病的病因,古代西方的认识一直模糊不清,同时代的中国医学却有一个关于气候异常致病的完整理论——六淫(时气)学说。这个理论从明末起开始受到质疑,今日尤甚。

02  非医学典籍中的疫病名称

先秦典籍包括诗赋、史传、兵法、方术、子书、礼书、辞书等六大类,如《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孟子》《吕氏春秋》《尚书》《左传》《国语》《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礼》《乐》《书》《诗》《周易》《春秋》等,大多数成书于《黄帝内经》之前。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散见于先秦典籍中,“大疫”等名词已经十分常见,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较商代已有了明显进步。

据统计(萧樱霞:先秦文献中所见医学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吉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论文),先秦传世文献中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病名至少包括瘥、疠(厉)、疫、札、疟(虐)、㾐、痁。其中,“瘥”作为病名,在《诗经》中出现1次,《左传》中出现1次,《国语》中出现1次;“疠(厉)”作为病名,在《左传》中出现4次,《周礼》中出现1次,《孟子》中出现1次,《周易》中出现2次,《礼记》中出现5次,《管子》中出现1次,《庄子》中出现3次,《列子》中出现2次,《韩非子》中出现4次,《吕氏春秋》中出现1次,《战国策》中出现3次,《山海经》中出现5次;“疫”作为病名,在《左传》中出现1次,《周礼》中出现2次,《礼记》中出现4次,《管子》中出现2次,《墨子》中出现3次,《吕氏春秋》中出现4次,《山海经》中出现6次;“札”作为病名,在《左传》中出现1次,《周礼》中出现13次,《国语》中出现2次,《列子》中出现2次;“疟”作为病名,在《尚书》中出现1次,《左传》中出现3次,《周礼》中出现1次,《礼记》中出现1次,《墨子》中出现1次,《吕氏春秋》中出现1次,《山海经》中出现2次;“㾐”作为病名,在《公羊传》中出现1次;“痁”作为病名,在《左传》中出现1次。

“瘥”有两个含义:一指规模较小的疫病,其产生的原因与气候异常有关。如《诗经·小雅·节南山》载:“天方荐瘥,丧乱弘多。”《尔雅·释诂》云:“瘥,病也”。二指疾病痊愈。如《玉篇》:疾愈也。《博雅》:瘥,癒也。

“疠”有三重含义:一指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二指某些烈性传染病。三是专指麻风病,与癞同,亦称疠风、大风、恶疾。如《周礼·疾医》:“四时皆有疠疾。”《左传·哀公六年》:天有菑疠。

“疫”的含义同于甲骨文,即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如《周礼·天官·冢宰》:“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民多疾疫,又随以丧。”

“札”即疫病,也指遭瘟疫死亡。如《周礼》:“大札则不举”。《列子》:“土气和,亡札厉。”

“疟”,即寒热休作的一种的急性传染病。《释名、释疾病》:“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如《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许悼公疟。”

“㾐”即瘟疫。《公羊传·庄公二十年》:“大瘠者何?㾐也。”“瘠”是贫瘠、瘦弱,一种挨饿而导致的疾病状。

“痁”有两个含义:一指疟疾的一种,多日一发,如痁病痁疾二指疫病,如痁鬼(生疫病而死者)、痁语(病狂时说胡话)。

此外,《周礼》还涉及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肿疡、溃疡、疟疾、疥、瘅疽等;《礼记》则多次提到“疫疠”“天行”“时行”“时气”等疾病,说明当时经常发生瘟疫大规模流行。还有,皮肤类疾病如疽(疸)、疥(介)、疡、痈(癕)、痤、疕、癣等,常常属于感染性疾病;首疾、寒疾、欬(咳)、嗽上气疾、腹疾(病)、蛊疾等,也多与感染性疾病相关。

03

1. 同病异名

同病异名即一种外感热病出现两种病名。如“暑痉”与“暑风”,虽为二名,实为一病,诊疗亦同。又如《素问・风论》曰:“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即把这种外感热病称为“疠风”或“寒热”,即同病异名。实际上,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疠”又有疫疠之气的含义,即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厉大至,民善暴死。”

2. 异病同名

《黄帝内经》中,“风厥”之病名在不同篇章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外感热病:①《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此处风厥是指太阳经感受风邪,少阴虚火上逆,而致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所解之病。②《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此处风厥是指肝气郁滞,横逆乘胃,胃失和降,而致噫、欠之病。③《灵枢・五变》“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此处指腠理不密,感受风邪,风邪袭于腠理,致腠理疏松而汗出多,即为风厥之病。

再如“寒热”,在《黄帝内经》中分别指两种外感热病。《素问・风论》云:“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又云:“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前者指的是寒热病,而后者指的是麻风病。

笔者之所以如此详细地回顾这些疫病(外感热病)名称及其演变过程,目的在于剖析后世医家特别是张仲景,为何没有选择“辨病论治”,最终选择“辨证论治”临床模式。可能与中医病名的表象性、异质性,无法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密切相关。

04

据甲骨卜辞分析,殷人开始认识到传染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辛卯卜,贞口一。/十二月,丙申卜,疾其入口。

根据卜辞分析,殷人认为十二月(夏历,即今农历或阴历)是口疾的好发时节。殷商时期的人认为,八月至次年二月之间(均为夏历)是疟疾的发病时间,那时候当然不知道与蚊虫猖獗有关。这与《礼记·月令》所记载的疟疾发病时间是吻合的:“孟秋……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又如,卜辞云:

……午卜……瘧匄,十二月。

该卜辞的大意是:在“午”这日进行占卜,指出患了疟疾,要不要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福佑呢?答案是要,时间定在十二月。

再如,卜辞云:

己巳卜,贞:有疟,王溺?八月。

卜辞中明确指出,患疟病是在八月这一时间段。可见,时人已经意识到疟疾的发生多在早秋,故后世《周礼·天官》曰:“秋时有疟寒疾。”

05

灾荒之年是传染病高发的年份,特别是大旱和大涝之后,最容易暴发传染病。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水潦方降,疟疾方起。意思是说水灾之后,疟疾随之发生。《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据现代考证,西周后期气象表现异常,大旱竟然断断续续了150年,至春秋时期灾荒连连、民不聊生,其背后就是传染病的流行。

《诗经・大雅・召旻》谈到西周后期疫灾的形成原因,从“如彼岁旱,草不溃茂”“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诸句来看,这次疫灾是由大旱所致饥馑引起的。

06

我们在“导言”中说过医学的三种形态,疫病学是否也有相应的三种形态?结论是肯定的。笔者将其归结为:①鬼神作祟的疫病观;②天人相应的疫病观;③追求实证的疫病观。

一、从《七律二首·送瘟神》说起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是1958630日,毛泽东主席在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而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他以浪漫主义情怀,描述了“六亿神州”战天斗地的革命气概,无论“瘟神”有多么大的神通,也不能抵挡人民的“银锄”和“铁臂”。

在诗中,毛泽东主席借用民间膜拜的“瘟神”来指代血吸虫病,最终通过人民的力量战胜了病魔。当然,血吸虫病不等于“瘟神”,根治它的艰巨任务不可能通过“纸船明烛照天烧”来实现,也不可能通过“天人相应”的朦胧认识来解决。主席是深知这一点的,在整个控制血吸虫的过程中,科学认识与综合治理,二者缺一不可。

(一)控制血吸虫病的基本过程

1949年,一支人民解放军部队在青浦渡江以后,感染了血吸虫病,引起了上海各级政府的重视。调查发现,当时的青浦已有大量血吸虫感染病人,其中解放军感染率达32.9%。有一个叫任屯村的地方,青壮年感染率高达95%

1951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简称“血防”)九人小组,专门领导血防工作。1953年,国务院下文,命令各省、市、县都要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毛泽东即于195511月在杭州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随即,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成立。1956年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26条明确规定“在七至十二年间消灭血吸虫病”。

全国共有16000余名医护人员、药剂师、流行病学专家参与血防斗争。他们上山下乡,战斗在田间地头,战斗在农村旱厕中,战斗在灭螺的水田里。参与血吸虫病防治的袁鸿昌教授,曾口述过一句话:“流行病的防治,既要有高效动员的人民战争,又要有科研医护工作者的躬身牺牲。”

同时,各类宣传机构在那场以举国之力送“瘟神”的运动中也出了大力。据不完全统计,在1955年以后的20年间,仅中央血防办公室组织拍摄的科教片就有四部,又摄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各两部。此外,各省、市出版的画册、小说、诗歌、歌曲、连环画、科普读物等也浩如烟海。至于基层的各防治机构,则以印发资料、巡回放电影、有线广播、墙报、文艺演唱等形式,将宣传工作做到了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

(二)科学认识血吸虫病

如果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是控制血吸虫病的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那么科学认识血吸虫病则是成败得失的前提。

对血吸虫病的科学认识,主要来自实证研究的成果。一是对病原体的认识,包括血吸虫的生理特性、生活史、中间宿主、感染过程等;二是针对血吸虫病的病理学研究、药理学研究等;三是对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综合治理血吸虫感染

1. 控制传染源

血吸虫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不存在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因此治愈患病人畜是关键环节。

我们知道,锑剂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之一。但锑剂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一旦发生,来不及采取有效抢救可危及生命。后来有了吡喹酮,才使得血吸虫病治疗有了根本性突破。据黄其晶教授在《回眸消灭血吸虫病的峥嵘岁月》一文中介绍:

1978年,中央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在德国参观访问时,发现国外有一种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吡喹酮,他把药物的样本带回国后,立即主持召开全国血研会,召集了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寄生虫病院所这几所大的研究机构,组织临床组将吡喹酮作为治疗血吸虫药物进行协作攻关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首先发现治后1-15天毛蚴变化消长规律,这为吡喹酮杀虫机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后来我发表了题为《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临床观察》一文,得出了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有效的结论。

可见,控制传染源的任务主要是依靠病原学治疗(抗病原体的特效药物)来实现的,而辨证论治只能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

2.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是传染病防治的两大基本原则,但对于血吸虫病而言,通过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的免疫预防策略并未取得成功,主要治理模式是切断传播途径。

人感染血吸虫是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引起,而血吸虫卵孵化环节的关键是中间宿主钉螺。因此,治理的主要任务包括:①管理病人和感染血吸虫动物的排泄物所污染的水域;②杀灭钉螺。这两个任务都非常艰巨。

在毛主席“放手发动群众”的战略部署下,当年的“南中国”,针对不同的地貌,创造出了结合生产围垦荒洲、堵汊、矮围垦种、筑圩蓄水药浸、修筑“灭螺带”、火烧、机动喷雾器喷药、拖拉机机耕灭螺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毛主席所描述的:“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而“纸船明烛照天烧”只不过是对“送瘟神”的一种夸张说法,其中隐藏了群众运动和科学治理等大量的实际工作,这里不一一赘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6157.html

上一篇:[转载]方朝晖:试谈西方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传统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第一章”的部分修改内容(2)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2 农绍庄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