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读“经典”的各家学说(1)

已有 2351 次阅读 2021-12-21 09:36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儒学为什么要读经典?

 2020年12月5日,光明日报、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光明网组织了“孔学堂秋季论辩”。 作为主持人,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首先强调: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必然有自己经久不衰的经典,并给出其定义:“经”是经久不易之书,“典”是规范神圣的典册。因此,“经典”具有根源性、典范性、权威性和永恒性,或是经过历史淘汰,优胜出来的被证明是最有价值的特殊文献,或是对某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

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华文化的根、魂、源都在儒家经典。中国的5000年文明史,恰恰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前传2500年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华文化的根,后启2500年的智慧,经典不仅孕育了儒家,也启发了诸子百家,并开启了后世的思想,经典也是中华智慧之源。经典不仅是简单地复述历史,更不是死的文字,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尤其是信仰价值、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经典成了中华文明的范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寄托。

不过,网络上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说法。有人认为,读经典是为了圈子内的基本交流。他举例说:

几千年以前,孔子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诗经》,为什么孔子一定要儿子去读《诗经》?难道就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在当时的社会,《诗经》不仅是经典,是文学名著,还是孔子所在阶层必备的交流工具。孔子出身没落贵族,也当过大官,后来为了政治理想周游列国,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如果你想要在这个圈子混,就必须要掌握《诗经》。因为《诗经》是东周上流社会的言语尺度。你要做公开发言,就必须得拿《诗经》来作为衡量的标杆。由此,说话方式也成为士人阶层有别于平民阶层的标志性特征,甚至成为一道天然的阶级分层的屏障。如果你不会拿《诗经》说事,你根本无法在这个圈子混——这意味着你无法精确雅致地表达个人想法,无法准确无误地发表外交辞令。

还有人说:读经典有两层意义。第一层,经典是高度浓缩的智慧,类似营养片;读经典可以迅速高效地获得知识。很多高达百万字的现代“大部头”书籍,其核心内容不过就是古代经典中一两句的话的展开论述;而直接阅读原典可以让人迅速高效地获得浓缩的知识、干货。第二层,经典是某些上层人士的“黑话”,用来在社交场合迅速过滤掉“言行粗鄙”的“下等人”。认为很多古代经典比如《诗经》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在某些社交场合,当你不便于直接询问对方阶层的时候,讨论些“经典”可以让人迅速分清与会人员的社会阶层。

二、中国人为什么要读经典?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商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强的《为什么要读经典》。该书是一部国学普及读本,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有“为什么要读唐诗宋词”“为什么要读《周易》”“为什么要读《老子》”“为什么要读《论语》”“为什么要读 《孟子》”“为什么要读《庄子》”“为什么要读《鬼谷子》”“为什么要读《孙子兵法》”“为什么要读《韩非子》”“为什么要读《黄帝内经》”“为什么要读《史记》”“为什么要读禅宗”等十二讲;下篇九讲解读《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吟》《燕歌行》“唐人儿童诗”《南朝》《西江月·遣兴》《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沧浪亭记》《醉翁亭记》等古典文学作品。

看来,具备传统文化素养是中国人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读经典必不可少。

三、易中天对读经典的看法

易中天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我读经典》系列所做了一个开场白。他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那么,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叫“轴心时代”。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许多都是同代人。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则与墨子(约前468-前376)同时,柏拉图(前427-前347)可能与老子(不详)同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则与孟子(约前372-前289)、庄子(约前369-前286)同时。

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远隔千山万水,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却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就是对人与人类社会的“理性态度”和“终极关怀”。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和谐。正是这些思考,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文化,而且达数千年之久。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久远的思想,现在还管用吗?实际上,这些思想家和先驱者的思想,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因为这些思想家思考的,是一些永远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些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做过无数次回答,有过许多的结论,它们却仍然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关于物的,而是关于人的。只要人是一个问题,它们就永远成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也不仅仅属于某某“学”,或者某某“家”。它们属于全人类,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也都会思考这些问题,还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它们就永远是问题。 

于是,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概括起来: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四、钱理群解释读经典的价值

钱理群一直呼吁,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认为,年轻一代或者大众,都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这可能是指,我们当代人有许多曲解经典的地方。

为什么要热衷于“经典阅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他曾经提出“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常常要到经典那里吸取精神养料,因为它渗透到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他推荐的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是:《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希望在中学(或者大学)开设。

他认为,近年来年轻人普遍存在信仰危机,读经典具有“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作用。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要趁年轻,在校学习时间充分,精神集中,大量读书,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信仰、理想又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这就必须有社会实践,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和脚下的这块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土地上的文化,建立某种血肉联系。

因此,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而且要读外国经典,不仅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国家的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五、中文系学生为什么读经典?

2018年9月中旬,吴晓东教授在北京大学做了“从沈从文到卡夫卡”的讲座,和年青一代分享了什么是经典、经典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读20世纪现代文学经典等论题,回答了经典对人的塑造作用。

首先,他推荐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关于经典的定义,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怀着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因此,经典不是那些图书馆里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什么人看,或者看了也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而是那些和我们读者的种种需求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文学话语,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困扰、危机,从而需要从文学前辈那里寻求帮助甚至寻求解答的时候,经典就会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经典是后来者与那些伟大的先行者有效对话的途径。

为什么要读现代的文学经典?因为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世纪,它的复杂性甚至超越了以往所有世纪的总和,也正是20世纪的文学才真正在传达20世纪的困境、20世纪人类经验的图景,是表达它的最形象的方式,或者说也是最自觉的方式。

那么,什么是20世纪的现代文学经典?一方面,它们是那些最能反映20世纪的人类生存困扰和绝望、焦虑、梦想的小说,是了解这个世纪最应该读的小说。另一方面,也是那些在形式上最有创新性和实验性、探索性的小说。在他看来,整个20世纪最好的作品都在前半叶就已经写出来了,至今没有人能超过老舍、曹禺,更不用说是超过沈从文和鲁迅。即使就艺术感受力和文字表达功夫而言,也没有超过张爱玲。《亚洲周刊》20世纪末曾组织评选20世纪的小说经典,前九部都是20世纪上半叶的作品,第一是鲁迅的《呐喊》,然后是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张爱玲的《传奇》、钱锺书的《围城》、茅盾的《子夜》、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家》、刘鹗的《老残游记》,最后一部是白先勇的《台北人》。

文学经典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美国哲学家、思想家理查德·罗蒂曾经写过一本《筑就我们的国家》,认为文学经典不仅关系到每个人关于现实的具体认知,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当一个国度有了大家一致普遍认同的经典,同时每一代人都倾情阅读,这样的国度就会让它的国民在手足无措的时候凭借对经典的阅读,在现实世界中或者在现世获得心安,同时对未来获得希望,进而获得前行的勇气。

六、如何读学术经典?

经济学教授、浙大副校长罗卫东认为,学术经典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是一种建构世界的原初的、且常常是成功的尝试。人类必须是通过一种身体和符号系统去经验世界,正是这种能力得以建立起与世界的全新关系。人类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这种构建世界的特别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正在于那些启发人类自我认识的作品所展示出的形形色色的特殊思想和观念。因此,人类社会的文明是靠经典来建构的,没有经典就没有文明。

第二,经典还建构了人们的情感世界,塑造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心理倾向。这个特征在那些信仰和审美的经典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但在学术经典中,仍然可以透过某种修辞策略体验到一种道德立场和情感倾向,唤起读者的同感。学术经典在建构道德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第三,它具有十分有趣的开放特性,可作多维度的解读。尽管自然语言不精确,或者说在定义对象时候边界不能做到像数学那样清晰,但正是文字文本的这种模糊性、互文性和不确定性,使它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效能,那就是与读者的认知偏向形成互动,完成新的理解。这种新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再创造。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经典,不仅提供了某种认知社会的理论秩序,也暗藏着强烈的道德情感,还具有开放性,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地被反复解读,而且被读出很多新的意蕴。立场迥异的学者,如萨特、阿尔都塞、宇野弘藏、广松涉等这些人都从中找到了自己所要的东西。经典在展示某种确定性的同时,也在表现着不确定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第四,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需要事件和时间的检验,经典不仅在通过观念构建历史,其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兴衰沉浮与时代命运密切相关(参见其文“经典的命运:以《国富论》为例”)。

阅读经典的理由:首先,学术传统是由经典开创和塑造的,任何学术进步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学者不读经典的后果有三,一是学问的“野”,二是学问的“窄”,三是学问的“浅”。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对经典的理解,就没有所谓的学术。在经济学领域里工作的学者,如果不读《国富论》,不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不读凯恩斯的《通论》,就根本不知道经济学的本性,也不会知道经济学演化的路径和今后可能的方向。即使要反叛传统,也得先了解传统;要革经典的命,首先得读懂经典。

其次,学者的思想深度和学术气质常常取决于他阅读经典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阅读思考的深度。经典之作,多半都是关于基本问题的理解,一个学者如果能够经常进行沉思,他的学术气质和思想深度一定会达到一个境界,他的学术品位也会提升到一个高度,他的学术鉴赏和批评能力自然也会不同凡响。因此,判断一个学者水平的高低,看他写的书评常常是很管用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到他的立意、趣味、思辨力以及学识,这些东西非常准确地反映出他阅读的品质。他的作品未必以数量胜出,但其品质会有所保证。

第三,阅读经典会有效地延长一个学者的学术寿命。如果学术是一棵树,那么经典就是它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如果做学问是造房子,读经典就是打地基,打好地基才能盖高房。当下博士生培养存在重大缺陷,该读的书没有读,应该认真读的经典却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急于完成学业寻找工作。年轻一代学者,要认准学术事业的核心和关键,沉下心来坐冷板凳,好好读书,夯实学术事业的基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7474.html

上一篇:[转载]原子弹:技术与科学的分界在哪里?
下一篇:读“经典”的各家学说(2)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