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为何斯坦福大学诺奖辈出?

已有 2901 次阅读 2021-9-18 15:43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快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截至2018年,只有短短130年历史的斯坦福大学,已有83位斯坦福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曾获人获得诺奖,不要说世界上其他大学难以匹敌,就是拿国家来比,能超过它的也没有几个。

2012年和2019年,斯坦福大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职石毓智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畅销书——《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斯坦福的创新力: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503d269759ee3d6d55fb1692345e7a224f4a20a4701b.jpgs8893916.jpg

在这两部书中,石毓智教授探讨了斯坦福大学诺奖辈出的成功经验,也是他两次赴该校的收获。他第一次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那里读博士,第二次是2010-2011年利用学术休假,寻找“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答案,调查分析它培养人才的机制。为此,他利用这一年的访学时间“潜伏”于斯坦福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等系科,旁听课程,参加讲座,观察它们的教学办公楼的布局设计,如此等等。

1. 一张学术讲座票200美元难求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于1891年由时任加州参议员及州长的铁路大亨利兰·斯坦福和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创办,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一年举办一次“威廉姆·约翰逊”学术讲座,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才有资格做会议发言,交流自己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并预测本学科的发展动向。2010年10月,该次讲演者为7位诺贝尔奖得主,石毓智教授为为自己的课题——探讨“钱学森世纪之问”,一咬牙,决定买一张!可是一问,票早就卖完了。

为什么讲座票这么俏?因为这种会议的效果是双重的:首先,让他们的教授和科研人员能够在科学最前沿选题,进行最尖端的问题研究,一旦有突破,这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契机;其次,这种高端会议所提出的问题会深深在学生心里留下烙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

斯坦福大学的每个系科都有自己的系列讲座,不仅质量高,而且频度也密。到这些大学学习,如果只知道学习课程而不听讲座的话,就是失了获取这些名校最宝贵教育财富的机会,虽然他们或许可以取得很好的考试成绩,但未来也很难成大气候。

2. 师生吃饭时谈论的话题

访学那一年,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系新落成了一栋综合大楼。那里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型自助餐厅,食物很丰盛,价钱也合理,大约10美元就吃得很好。石毓智教授经常到这个餐厅吃饭,而这里也是与之紧邻的医学院和化学系师生最方便用餐的地方。

他对这些人吃饭时谈论什么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几乎都是与自己的研究、学习、工作有关的事,没有听到一次是有人在议论别人是非的,也没有人传播社会上的八卦新闻,甚至像体育、政治这些大众话题也几乎听不到。

他们是把吃饭作为工作时间的延伸,相约的往往不是私人朋友,而是与研究、学业有关的人士。他们在吃饭中间交流信息,激发灵感,寻找合作契机。整个饭厅几百号人同时吃饭,但是一点不觉吵闹,大家都是在平静交谈。

为了比较中外大学的差别,石毓智教授借2012年去北大、清华、华中科大讲学的机会,特意到这些大学的食堂吃饭,观察了他们在谈什么。发现那里都热闹非凡,谈论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听到有人在谈学习或者研究的。他也参加过国内的很多学术会议,几乎听不到饭桌上有交流研究心得的。

他认为,要取得世界最好的科学成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学术最前沿思考问题;二是专一执着,只想科研一件事。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即使平庸的人也能做出些成果出来,而那些天资好的就有可能成为科学大师。

3. 五花八门的学术团体

重回斯坦福大学之前,石毓智教授没有听说过“复杂系统论”这一学科。一天,他看到学校网站上的一则通知,学校的“复杂系统研究小组”有一个活动,请生物系的戈登教授作报告。他很好奇,就决定去听听。

戈登是生物学系的一位女教授,她的报告内容是亚利桑那大沙漠中的一种蚂蚁的“社会组织”。

每年酷热的夏天,她都带一帮学生去做田野考察。他们发现,虽然蚂蚁并没有各种级别的官员,也没有规章制度,然而能够有条不紊地生活,可以避开天敌的入侵,可以有效寻找到食物。

它们靠的是什么?戈登教授的研究解开了这个谜,告诉人们这种蚂蚁如何分工协作,如何传递信息。她的演讲中用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真实引人入胜,连他这个第一次涉猎这个领域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该研究课题的目的就是从各种各样的复杂系统中概括出共性,为人们认识复杂的世界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他参加的这次活动,大概有五六十人参加,既有资深的老教授,也有本科生、博士生。参加者的专业背景什么都有,有来自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系科的,也有来自文学、历史学这些传统人文学科的。组织者热烈欢迎每一个新来者,包括不是学校的正式师生。

这种研究小组完全是群众性的自发活动,没有任何学校的领导指使命令。组织这种活动,一需要敏感性,要有敏感的知识嗅觉,及时捕捉那些新思想;二要有激情,组织者完全出于兴趣,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自觉自愿的奉献精神,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类似这样的小组五花八门,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只有几个人,甚至只有本科生参加的小组。

比如那里有些华裔子弟,他们成立了一个研读《论语》小组,只有十几个人,他们看不懂原文就看英语翻译,每星期三晚上聚会。其间,他们听说石毓智教授写了一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邀请他去做了一次讲座。相比之下,中国大学最多的是舞会、武术、围棋、桥牌、气功等这种娱乐性的团体,鲜少以探讨某种科学思想的组织。

4. 诺奖需要的生态环境

石毓智教授认为,诺奖的获得与其相应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1)大众的思维水准:诺贝尔奖是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指标,按照获奖的人数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这些国家不光是诺贝尔奖多,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以及其他领域独领风骚的学者也是最多的。

为什么是这些国家?首先,大众普遍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批判精神、探求真理的爱好。任何科学领域的天才都是有基数的,喜欢的人越多,出现天才的概率就越大。其次,社会的价值判断决定年轻人的智慧发挥方向,也决定他们的竞争意识的取向。

(2)价值取向:也即石毓智教授的哲学传统。它不仅给一个民族的思维提供什么样的工具,而且也决定一个民族思维的领域和方向。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这三百年中,东西方各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中国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等,基本属于伦理、道德、政治、军事方面的,没有对自然现象的认真思索,也没有给后世留下探讨自然界的工具。西方的哲学传统则侧重对自然现象的探索。由柏拉图在古希腊首都雅典所建的“柏拉图学院”,目的主要是致力于对概念、理论、宇宙及认知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此外,他认为中国古人善于发明,拙于发现。现在中国提倡“创新发明”,这些方面设立了很多大奖,然而相对忽略了“发现”的重要性。很多高校的校训都提到了“创新”,但没有一个讲“发现”的,说明人们对此还认识不清。

诺贝尔实际上是“发现奖”,只授予发现自然界业已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比如电脑发明、电视发明等都是过去100年里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虽然改变世界的是“发明”,但“发现”是“发明”的前提,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

(3)教育体制与目标:教育体制涉及到如何教育学生,如何选拔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各级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每门课的内容是什么,是重视知识面、答题技巧,还是重视学生的智慧开发、能力的培养;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天天埋头于书本,还是从小就叫他们观察自然、感受社会,那么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大不一样的。

此外,美国的大学具有巨大的自主权,怎么办学,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每个专业有什么要求,每门课讲什么内容,都是学校和老师自己定的。

(4)家长和老师的期许: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许则重在面子和实用上,经常跟孩子说的话就是:“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给父母争光,给学校带来荣誉,自己将来有个稳定体面的工作。”

那么孩子们一旦考上了名牌大学,一旦有份体面的工作,就觉得人生已经成功了,以后该如何走,就茫然无所措。

然而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智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努力是否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等。所以,部分有天赋和使命感的人超越了别人而成为大师。

(5)科研管理与评价系统:现在中国的不少大学都把科研量化,在这种体制下,人人都忙着发文章和专著。

目前,中国已经在论文的数量和书籍种类上超过了美国,但科研往往是不能量化的,讲究的是质量,像德国的教授,一年发一篇论文就可以了。

(6)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各个学科的国际级大师,不仅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这说明,这些大学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最有利于这些大师的工作,这里既包括硬件,更包括软件,而且软件更重要。

软件主要有:高水平的同事,协同合作的精神,行政管理的支持,没有外在的干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机会,前沿性问题的探究,如此等等。

我的老同学田兰的弟弟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多年,他在那里能够专心致志的工作,一方面满足于那里的科研管理与评价系统,另一方面没有缺乏诚信,浮夸成风,以及官本位思想与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4751.html

上一篇:[转载]2018年以来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学
下一篇:[转载]“双减”对标德国?真让 50% 学生上职校的国家,现在怎样了?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3 谭平连 檀成龙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