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卢洪洲:新冠疫情反弹与三大因素有关

已有 2789 次阅读 2021-9-11 20:17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上海科技报2021年09月07日A1版面

作者:吴苡婷 孙国根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疫情出现至2021年8月13日以来,在世界范围造成快速大流行。全球范围内的确诊病例已超过了2亿人。其中死亡病例超过400万人。尽管目前全球疫苗接种广泛覆盖,据世卫组织(WHO)不完全数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疫苗覆盖已经超过了40亿剂,但自2021年6月23日至2021年8月12日,每日确诊病例从30.2979万例增加到68.6063万例。更让人担忧的是,Delta毒株变种传染性更强,较之于之前传播的新冠毒株更具攻击性。

为什么在过去两个月中,世界范围内每日新增病例数持续上升呢?未来能为新冠肺炎的抗疫措施提供哪些建设性的建议?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复旦大学教授、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卢洪洲。

新冠疫情为何会反弹?

新冠病例数量为什么会反弹?卢洪洲认为,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Delta病毒广泛传播。自2020年12月Delta病毒变种在印度被发现后,它已经在120多个国家广泛传播,截至2021年8月已导致超过46万例确诊病例。与之前的病毒变种相比,Delta病毒传染性是以前毒株变种的2倍,传播速度也更快。Delta变种不仅引发了印度于2021年4月的第二波COVID-19感染大流行,而且也是造成英国Delta病例数量最多的原因,截止到8月13日,英国已有超过24万例的确诊病例。尽管部分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很高,但从2020年6月下旬开始,新冠病例开始反弹。不幸的是,科学家通过对现有的疫苗接种人群调查显示,Delta病毒对接种疫苗的人也可能传染,而且未接种疫苗的人更有可能通过接触传播Delta,甚至Delta在未接种疫苗和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的病毒滴度可能相同。

其次,是防疫措施有所放松。卢洪洲介绍说,一项针对新冠的临床研究预测,此前英国各地放松社会防疫措施,将导致第二波新冠风险,可能会发生2340万人感染和89.7万人死亡。由此推测,未能严格实施防疫和隔离措施的国家或地区,极有可能是新冠大流行呈反弹趋势的重要地域。疫苗接种、结合严格防疫措施能够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变体的传播。

最后,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卢洪洲的研究团队通过对WHO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12日期间的病例有如下特点:大多数病例是本土病例,且每日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高于之前。此外,数据显示,2021年4月20日至2021年8月13日期间,无症状感染者占每日新增病例的65.8%以上(2521/3831)。因此,在新冠大流行的后期,仍然需要呼吁公众也关注无症状感染者。

需要开发推广物联网技术

如何控制新冠病例数量的反弹?卢洪洲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特别是那些无症状的自我隔离者,对公众来说是一个隐藏的挑战。

卢洪洲告诉记者,非药物干预不仅可以保护有症状的感染者,还可以保护无症状感染者。即使在病毒控制好的地区,或者新冠流行后期,公众也要保持自我保护,坚持长期佩戴口罩、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

卢洪洲建议,为了更好地了解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减少对公众的危害,未来需要加大对病毒及其变种的传染性、传播率、死亡率的研究。同时也要全面接种疫苗来降低感染风险,其也能降低由无症状感染者引发的感染风险。

此外,卢洪洲还建议,未来要大力开发和推广物联网技术在抗疫中的应用,因为无症状感染者通常很难发现,接触者追踪也困难,目前解除隔离患者的标准也未完全明确,因此用互联网大数据实施远程监控很重要。同时还需要进行长时间跟踪、数据收集和病人随访,以便对新冠患者乃至康复者进行医疗保健决策和对普通民众进行公共卫生的信息管理。在未来,科学家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物联网技术如何精准解决核酸检测工作?如何快速追踪新冠接触者及密接者?如何利用大数据预测疾病流行的暴发和反弹?监测人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如何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层面的进一步开发和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3802.html

上一篇:肺结节还是肺癌?
下一篇:[转载]新冠“特效药”:钟南山牵头实验,住院死亡率或下降78%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