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之所以在众多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宰,是因为人类不仅是进化自己去适应环境,还开动大脑去改变环境。当人类物质日渐丰富之时,“生存”便已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首要动力,“生存”的进一步追求“舒适”并成了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正是为了“舒适”,人类发明了飞机,高铁等高速运输工具,建造了大桥,隧道等各类工程,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力的发展史。在生产力里面,工具(技术的主要组成)是由人创制并逐步推广使用与改进的,是由人开发并渐次拓展利用与深入的,工具离开了人不成其为工具,但生产力的发展史又是一部劳动者的发展史。
例如,从土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变,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否则若一味支柱架梁,加厚添高,最终超出了土木可承受的极限,那房子就必定要垮塌了。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逐层攀升,其实也始终离不了新材料技术,新结构工艺的必要注入。当然,尽管钢混结构比土木结构可承载的压力高得多,但它毕竟也还有极限,而再要突破这个极限,那人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其对“结构”本身的理念跨越了。
劳动者的发展也包括着质的提高与量的增长这两方面内容。在世界上任一地方,其可养活人口的阶段性极限,都是伴着该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的逐次升级而渐次追加的,从捕猎到畜牧,再从畜牧到种植,然后种植又从农家粪肥到农药化肥——渐次追加,各有极限。否则,若人口素质不提高,开发水平不前进,而人口数量猛长,其后果就必然是灾异、饥荒与动乱,直至数量回头再急剧缩减。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为什么没有首先在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穿衣大国。说明劳动者的发展,根本又在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上。可是,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社会劳动者的劳动素质逐步提升呢?
人是在物质上高于动物的肢体活动,进而能够使用工具劳动,在精神上高于动物的追求有限生命,进而追求无限幸福的高等级动物。会劳动是人的本能,而求幸福则为人的本性,人类求幸福的本性实际上是推动劳动素质提升的确定性内因。
同时,人又具有社会性。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而言,其所预期可能得到的与事实上最终能够得到的幸福,都是社会总体幸福中的一部分。然而,人又是由兽类演化而来的,总体幸福中的一部分,既可以是劳动服务而致,也可能是暴力欺骗而来。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下,劳动者所处社会环境的高下优劣,亦即是支撑它的社会体制、社会文化的高下优劣。一种社会,对劳动与掠夺的定义,对正义与罪恶的界定,是冷漠、糊弄,还是明确、坚定?又必然成为推进或者阻滞劳动者其劳动素质社会性提升的特定地域与特定时代的选择性外因。因此,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下,主导社会环境的社会体制、社会文化,将成为推进或者阻滞社会生产力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最为强劲与最为深远的能动力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