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多年以前,处方被药剂科打回,说是附子和半夏开到了一起,违反了 “十八反”的禁忌。我强调“十八反”没有这一条,她说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芨、白蔹,而附子是乌头的子根。我还想争辩,但考虑既然是医院制度,何必与年轻人较真,以后就再也不开了。
检索文献,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不少,略举如下:
卞雅莉, 范欣生, 陶静,等. 十八反附子半夏同方配伍的关联规则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 20(5):1953-1957.
于大猛. “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夏立荣, 蒋纪洋, 刘灿坤. 姜半夏与制附子配伍后部分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87, 12(5).
金世明. 附子究竟反不反半夏?[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0(1).
胡剑琴, 肖庆慈, 金健民,等. 中药“十八反”动物实验研究——半夏与附子、川乌、草乌配伍后部分药理实验之初步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2(3).
《神农本草经》乌头反半夏的源头,但没有附子反半夏的记载。由于附子与乌头的亲缘关系,最早由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提出了附子反半夏的推论。现代国家药典亦曾指出,“附子不宜与半夏同用”。这是最高权威,出现医疗纠纷就以此为准,因此,平时尽量少碰这根“红线”。
但是,乌头虽为附子之母,七情配伍也与附子相似,但二者药效仍有所不同,故而作为中药学最为经典和权威的著作《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都并没有提出附子反半夏的结论,诸多本草亦持二者可同伍的观点。
临床上,半夏和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从古到今有很多方剂里都出现过这样的配伍。有人指出,医圣张仲景首开先例,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中的附子粳米汤。医圣用附子之大辛大热之性,大补不足之元阳,祛散阴寒之气,以助半夏温化寒痰之功;用半夏辛苦温之性,辛开苦降,燥湿化浊,降逆和胃,以助附子祛除阴寒湿浊之邪。两药相合融温阳散寒、化浊燥湿、降逆和胃为一炉,成为治疗元阳不足、寒痰内盛、胃气不和等证的绝配搭档。当代名家叶橘泉教授评附子梗米汤,谓半夏“去胃之积水”,该方之妙就在“附子半夏相伍”,“二者缺一,效即不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用生附子配伍半夏治疗“胃冷有痰,脾弱呕吐”等证,唐代《千金要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代《伤寒六书》、清代《张氏医通》等都曾应用附子与半夏配伍治疗多种病证。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还提出了附子升肝脾清阳、半夏降胃中浊气的学说,在临床上经常附子半夏同用,每每取得良效。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历来都被中医学者奉为圭臬,其所列方剂只要辨证无误,疗效都非常肯定。李时珍亦是历史上少有的中医药大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中药学重要的典籍。他们都用附子与半夏配伍治疗疾病,足以说明两者配伍必然有其深意,其疗效是超乎寻常的。
近代和现代应用附子半夏配伍治病的医家也不少见。如近代名医《丁甘仁医案》中以附子配半夏的案例就有50多个,其治疗病种达10余种,包括痰饮、疝气、中风、伤寒、肿胀、痢疾、哮喘、痹证等病证。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馨等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过半夏反附子之说。另据陈馥馨统计,在《普济方》和《全国中成药处方集》中含十八反组对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数最多,达163方,可见其配伍应用的普遍性了。也有人统计,同时使用附子、半夏的古代方剂达到500多个。
《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报道,李可老中医常超大剂量使用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急危重症,认为二者配伍“相反相磨、相激相荡、相辅相成,功效倍增”,治疗老人、孕妇、小儿各种危急重症,屡起沉疴,屡愈顽疾,无1例中毒,临床见效迅速,疗效确切。关键之处,在于有足够的煎煮时间。
从药理角度看,在两药未经炮制的前提下,只要量够,确实毒性很大。生附子,乌头的附根,含有乌头碱,剧毒。中毒现象之一是“M样症状”,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咳嗽,气促,甚至肺水肿。生半夏,内含大量草酸钙针晶,刺激咽部粘膜,产生炎性反应,引起喉头水肿与分泌物增加。
那么,为什么很多方子里配伍在一起又没事儿呢?因为临床上能买到的都是制附子与制半夏(清、姜、法)。这些市售的药材饮片,都是符合《中国药典》饮片炮制标准的,其中的乌头碱含量与草酸钙针晶总量都不足以引起上述反应。
有人曾经搜集了上1000篇记载了附子、半夏同用医案的现代文献,发现附子、半夏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阳虚夹痰湿的疾病,疗效很好,没有副作用。但也有1篇文献记载了附子、半夏同用产生副作用的,在拿掉半夏之后,就没有副作用了,加入半夏后,又产生了副作用。
所以,半夏反乌头,从药理作用的角度来看,在古代炮制标准不足,饮片炮制不规范,及生用的条件下,是十分容易发生的。而如今我们依然要遵守它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的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如果放任不管,一旦遇到炮制不到位的饮片,可能真的会吃出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