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41)

已有 2547 次阅读 2019-11-23 18:20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体质学说, 中医药, 生理病理学

 一四一、王琦、匡调元关于体质学说的几本书

(一)王琦中医体质学

2005-8-1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王琦教授(今年11月刚刚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体质学》。

他认为,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

1. 历史沿革

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上个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如体质四项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三辨理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等。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2. 内容简介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创新点与突破口,它突出地反映在"体质为本,形神构成,体病相关,可分可调"等基本论点,即①体质可分论:人类体质可以客观分类,中医体质分类具有文献依据、临床依据和相应的生物学基础;②形神构成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体现中医"形神合一"思想;③体病相关论:体质和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体质类型影响发病的倾向性;④体质可调论: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司变性,通过干预调整其偏颇,体现体质可调性。

《中医体质学》教材通过对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与范畴、体质的形成、体质分类、体质生理、体质病理、体质诊断、体质与治疗、体质与养生预防等系统论述,实现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延伸和创新,并为生命科学提供新的认识体系。教材中提出并涉及了许多重大科学命题,如探讨"形神合一"的科学内涵。从形态结构一生理功能一心理特征一生物遗传方面,揭示由多种复杂因子构成的体质现象。通过"因人制宜"思想的具体表述,阐明体质调治的机制和方法,进一步揭示中医学是整体调节的医学,为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中医体质分类研究、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体质可调性研究是本教材的三条主线,也是今后体质研究的主要任务。

《中医体质学》教材作为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内容之一,经过19所中医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的共同努力,数易其稿,为中医基础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保持本学科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力求体现中医体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研究方法。对许多重要学术问题,编委会还多次组织会议进行论证与研讨,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使教材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中医体质学》教材的编写,适应学科发展,培养新世纪人才,面向新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带有标志性的新成果,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新的突破。欲求中医之振兴必求学术之振兴,欲求学术之振兴必求理论之振兴。中医学将在人类的进程中,以理论的自我更新,持续创新获得持续发展。

3.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与范畴

一、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二、中医体质学的性质与范畴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医体质学的地位

二、中医体质学的作用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内经》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理论基础

二、《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应用

三、历代医家对中医体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四、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基础

一、中医体质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体质学的生理学基础

第五节 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

一、体质过程论

二、形神构成论

三、环境制约论

四、禀赋遗传论

小结

第二章 体质的形成

第一节 先天因素

一、种族、家族遗传

二、婚育、种子

三、养胎、护胎、胎教

第二节 后天因素

一、饮食营养

二、生活起居

三、精神情志

第三节 环境因素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第四节 疾病与药物因素

一、疾病因素

二、药物因素

小结

第三章 体质分类

第一节 体质分类方法

一、古代体质分类方法

二、现代体质分类方法

第二节 中外体质分类的比较

一、中西方体质分类的比较

二、中日体质分类的比较

小结

第四章 体质生理

第一节 体质与年龄

一、小儿体质

二、青年体质

三、中年体质

四、更年期体质

五、老年体质

第二节 体质与性别

一、女性体质

二、男性体质

第三节 体质与心理

一、体质与认知

二、体质与情感

三、体质与气质

第四节 体质与适应能力

一、体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体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五节 体质的生理特点

一、体质的遗传性

二、体质的稳定性

三、体质的可变性

四、体质的多样性

五、体质的趋同性

六、体质的可调性

小结

第五章 体质病理

第六章 体质诊断

第七章 体质与治疗

第八章 体质养生与预防

附录 少数民族体质理论与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4. 标准

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二)匡调元的《中医体质病理学》

1991年,经裕民兄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教授希望我承担他的《中医病理研究丛书》之一《中医体质病理学》。我受宠若惊地接受了任务,但因为学术功力不够,迟迟没有启动,最后只有请辞此项工作。他后来亲自挂帅,完成这一宏著。至今想起来颇为抱憾,且对不起这位师长。

1. 作者简介

匡调元1931年出生,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编委,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本科,后一直从事病理解剖学医教研工作;1960年学习中医学并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1984-1985年间在美国BowmanGray医学院病理科工作;1985年任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1988年调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医病理研究》,该书主要运用现代病理学知识与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中医病因病机学,提出了“体质病理学”、“整体制约论”及“人体新系猜想”等新理论。“体质病理学”、“整体制约论”已被载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1989)。《体质食疗学》(1989)一书是将中医体质病理学说与传统食疗学结合起来后创立的新理论,将是问世纪人类饮食结构改革的方向。《人体体质学》(1991),是将中医体质病理学与现代体质人类学、遗传学、生态学、心理学、气象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创立的一门新学科,钱学森教授认为“是一个里程碑”、“是人体科学的基础学科”;姜春华教授认为“是一个新党派”、“是中西医学史上杰出成就”。《中医体质病理学》(1996)一书重点论证了中医体质病理学应是中医学术史上的一个新学派,对辩质论治与辨质论食作了系统的论述。又主编了《中医病理研究丛书》10个分卷。

尤其是在美国工作期间,匡调元和两位美国博士协作,研究了白种人和黑种人的体质类型。其中一位是儿科医生,一位是美国研究舌头的组织学专家。经过三人协作组的验证:无论黑人、白人、黄种人等,都是六种体质类型:一种是正常质,五种是病理体质,这些都符合匡老提出的辨质标准。

2. 该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国体质学说研究史述要

 二、西方体质学说研究概况

 三、值得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四、体质学说研究的前景

第二章  《周易》与体质病理学原理

 一、“大哉乾元”、“至哉坤元”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与天地合其德”

 四、“生生之谓易”

 五、“易者,象也”

 六、“保合大和,乃利贞”

 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八、小结

第三章   体质生理学

 一、年龄体质学

 二、性别体质学

 三、优质学、优生学与优境学

第四章   体质病理学

 一、体质病因学

 二、体质病机学

 三、病理体质诊断学

   (一)体质辨证

   (二)病理体质分型学说

   (三)病理体质之诊断

 四、病理体质形成原理略探

   (一)元阴元阳与体质形成

   (二)后天脾胃与体质形成

   (三)其他因素与体质形成

   (四)五种病理体质形成机理述要

第五章   体质治疗学

 一、关于调理体质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治病必求其本,本于体质

   (二)急则治其症,缓则治其质、

   (三)辨质论治与随质加减

 二、调质六法

   (一)正常质——平补阴阳强质法

   (二)迟冷质——壮阳祛寒温质法

   (三)燥红质——滋阴清热润质法

   (四)倦怠质——益气生血健质法

   (五)腻滞质——除湿化滞利质法

   (六)晦涩质——行血消瘀活质法

 三、八法之体质宜忌

   (一)补法

   (二)温法

   (三)清法

   (四)消法

   (五)汗法

   (六)吐法

   (七)下法

   (八)和法

 四、方药之体质宜忌

 五、体质与治疗反应

 六、辨质论方

   (一)解表剂

   (二)泻下剂

   (三)清热剂

   (四)祛暑剂

   (五)温里剂

   (六)补益剂

   (七)固涩剂

   (八)安神剂

   (九)理气剂

   (十)理血剂

   (十一)祛湿剂

   (十二)祛痰剂

   (十三)治燥剂

   (十四)其他方剂

 七、体质食疗学

   (一)概述

   (二)体质食疗学简史

   (三)体质食疗学原理

   (四)辨“质”论“食”及食谱举要

   (五)食疗与年龄、性别、地域及气象之关系

   (六)食物的烹调方法与成品形式

   (七)推广体质食疗学应及时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   体质养生学

 一、体质养生学之理论

   (一)“阴平阳秘”为中医养生学之根本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三)固护肾精为养生防老之关键

   (四)辨体质,调饮食

   (五)勤锻炼持之以恒

 二、养生难,难在认识不足

第七章   论历代主要医家的体质理论

 一、《黄帝内经》的体质理论

   (一)对体质差异的认识

   (二)论体质形成的机理

   (三)对人类体质之分型

   (四)关于体质人类学的测量记录

   (五)关于体质与病因、发病的理论

   (六)论体质诊断之重要性

   (七)关于辨质论治的论述

   (八)关于治未病与调体质的论述

   (九)关于“治病求本”的论述

 二、张仲景的体质理论

   (一)六经病与体质

   (二)坏病、变证与体质

   (三)六经传变与体质

   (四)“家”、“人”、宿疾与体质

   (五)辨质论治

   (六)《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

 三、钱乙的体质理论

 四、陈直的体质理论

   (一)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其机理

   (二)老人“虚阳”之说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四)强调食养与食疗

 五、刘完素的体质理论

   (一)脏腑六气病机理论

   (二)“六气皆从火化”

   (三)“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四)胃中润泽论

   (五)老年阴虚阳实论

 六、李杲的体质理论

   (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二)“元气与火不二立”及“内伤热中证”

   (三)脾胃内伤之治疗大法

 七、王好古的体质理论

   (一)内伤三阴

   (二)伤寒内感

   (三)内有伏阴

   (四)元阳中脱

   (五)阴证的治疗

 八、朱震亨的体质理论

   (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二)相火论

   (三)六郁论

   (四)《局方发挥》

 九、张介宾的体质理论

   (一)“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论

   (二)脏象别论  

   (三)中兴论

   (四)小儿补肾论

   (五)基址论

   (六)先天、后天与寿夭

 十、绮石的体质理论

   (一)虚证有六因

   (二)治虚有三本

   (三)治虚二统

   (四)虚劳当治其未成

 十一、张璐的体质理论

 十二、何炫的体质理论

   (一)引火归元之误

   (二)理中温补之误

   (三)参芪助火之误

   (四)苦寒泻火之误

   (五)二陈消痰之误

   (六)辛剂发散之误

   (七)治疗过时之误

 十三、叶桂的体质理论

   (一)体质分型及其临床脉症

   (二)辨质与论治

   (三)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的历史性贡献

 十四、徐大椿的体质理论

   (一)元气论

   (二)病同人异论

   (三)五方异治论

   (四)小儿与老人

 十五、王清任的体质理论

   (一)气血理论

   (二)活血与补气

   (三)“记未病前之形状”

 十六、章楠的体质理论

   (一)“六气阴阳论”

   (二)“人身阴阳体用论”

   (三)评丹溪、景岳之有余不足

   (四)论易、医之阴阳有别

 十七、石芾南的体质理论

   (一)燥湿赅六气

   (二)燥湿之诊断

   (三)“金水之质”与“木火之质”

   (四)用药须辨药物体质之刚柔

 十八、周学海的体质理论

   (一)阴虚疰夏和阳虚疰秋

   (二)疰冬

   (三)“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

 附录:韩国医学

   附一、四象医学

   附二、韩医四象医学研究动态

第八章   体质病理学学派的历史意义

 一、伤寒学派

 二、河间学派

 三、攻邪学派

 四、易水学派

 五、丹溪学派

 六、温补学派

 七、温病学派

 八、体质病理学学派

第九章   体质病理学研究的新起点

 一、体质要素理论(ConstitutionalElementTheory)

   (一)体质要素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二)体质要素的特性

   (三)体质要素的维度(Dimensionofconstitutionalelement)

   (四)体质要素的测定与评价

   (五)体质要素理论的实践意义

 二、结语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三)匡调元的《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

该书2003年1月1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人体体质学导论

一、概述

二、人体体质学研究简史

三、研究人体体质学的意义

四、展望

第二章 人体群体体质学

第三章 人体发生体质学

一、人体遗传体质学

二、生态体质学

三、优质学与优生学

四、养生体质学

第四章 医学体质学和人体生理体质学

一、医学体质学

二、人体生理体质学

第五章 人体病理体质学

一、《周易》与病理体质学原理

二、论历代主要医家的体质理论

三、体质病因学

四、体质病机学

五、病理体质诊断学

六、病理体质形成原理略探

第六章 治疗体质学

一、关于调理体质的几个认识问题

二、调质六法

三、八法之体质宜忌

四、方药之体质宜忌

五、体质与治疗反应

六、辨质论方

第七章 体质食疗学

一、中华饮食文化概述

二、病从口入新解

三、各型体质的食养食品与食谱举例

四、新世纪的饮食新理念

五、烹饪技术要革新

六、几种常见病的体质食疗举例

七、常用食物的性味、主要功能与体质宜忌

八、体质食养是21世纪人类饮食发展的方向

第八章 气质体质学

……

第九章 人体体质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探讨

第十章 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的历史意义

第十一章 实验研究述要

附录

(四)盛增秀、庄爱文的《中医体质学说十论》 

盛增秀为全国名的名老中医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顾问,从事中医临床研究与科研工作50余年,对中医体质学说研究颇有心得。书中上溯《黄帝内经》体质之源,对中医体质形成、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体质与脉、体质转化、体质与临床、体质与养生防病等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对中医体质学说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全书对中医体质文献梳理的同时,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典型案例,论述了中医体质构成特点、可变可调、体病相关等,对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颇有参考价值。中医体质学说十论2015年12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选了作者对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论文10篇。该书目录如下:

论《内经》是体质分类的学术渊源

一、阴阳五行分类

1.阴阳二十五人

2.阴阳五态之人

二、体型肥瘦及年龄壮幼分类

1.肥瘦、壮幼分类

2.肥胖分型

三、性格刚柔、勇怯分类

1.刚柔

2.勇怯

四、形志苦乐分类

体质形成论

1.年龄

2.性别

3.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

4.精神因素

5.疾病因素

6.先天因素

体病相关论

一、体质与发病

二、体质与病邪从化

三、体质与病情的变化和转归

论体质与脉/32

一、男女性别与脉

二、年龄长少与脉

三、先天禀赋与脉

四、形体状态与脉

五、性情刚柔与脉

六、地区方域与脉

七、生活优劣与脉

体质转化论

一、阴阳学说是体质转化论的理论基础

二、体质转化的条件和因素

1.年龄因素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4.饮食起居因素

5.体育锻炼因素

6.疾病因素

7.方药调治因素

三、运用“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干预体质的转化

辨体明理论

一、辨体须明不同体质形成之理,方能从根本着手进行干预

1.先天因素

2.年龄

3.性别

4.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

5.精神因素

6.疾病

二、辨体须明体质分别类型之理,方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调整

三、辨体须明体质可变可调之理,方能促其向平和体质转化

四、辨体须明兼夹复合体质之理,方能主次兼顾地给予处置

体质辨惑论

一、气质与体质

二、异常体质与疾病

三、从体质的形成过程澄清某些模糊认识

四、辨证施治与辨体施治如何有机结合

五、体质九分法为何未列“血虚质”

体质调理论

图、体质调理方药经验

1.平和质

2.气虚质

3.阳虚质

4.阴虚质

5.痰湿质

6.湿热质

7.血瘀质

8.气郁质

9.特禀质

二、几点注意事项

1.用药方法

2.兼夹体质的调理

3.冬令进补与体质调理

4.重视与其他养生方法结合

论体质与延年益寿/75

一、研究体质应与“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二、认识中医的衰老学说,从调理体质人手以达延年益寿

1.衰老的原因及其相关理论

2.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对策

3.去伪存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三、积极开展体质与延年益寿的研究,努力攀登生命科学高

体质学说发展论

一、发掘和传承,是体质学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为临床服务,与“治未病”紧密挂钩,是体质学说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完善体质分类,规范辨识方法,是发展体质学说的重要举措

四、开展人群体质调查,明确重点调治对象,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结合,丰富中医诊疗体系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目标

六、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揭示中医体质的实质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7280.html

上一篇:[转载]殷为中:匡调元为中医药学奋斗了60年
下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42)
收藏 IP: 120.229.101.*|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