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收敛与发散 精选

已有 10877 次阅读 2013-9-17 12:28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收敛与发散

鲍海飞 2013-9-17

这几天,中央一频道在进行全国汉字拼写大赛,我看了一些。一开始感觉很兴奋,评委每出一道题,我便在纸头上或记忆中开始书写。看到那些中学生拼写对了,为他们自豪和兴奋。但考着考着我便逐渐失去了兴趣。如果汉字考得太简单了,就失去了意义,太难了,又拼写不出来。主办方为了弘扬汉字文化,是一好事,但这样的比赛有意义吗?在考什么呢?难道不是还在考死记硬背吗?考试中涉及到的题目(汉字)可谓无所不包,不仅包括文史类的汉字、还包括很多涉及到理工科和化学类的汉字,实际上又回到偏、难、怪这三个方面了。比如:有的同学将物理概念中的‘阻尼’写成了‘阻泥’,将化学中的‘胱氨酸’写成了‘光氨酸’;一个同学将‘鞑靼’(读达达)都写对了,但可惜的是把两个字写颠倒了,于是败下阵来。

星期六和女儿又去听了一场语文教学的报告,是北京某大学语文课题组来做的报告,说实话,报告很精彩,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如着重指出,人生成功的最主要的两种能力是语文能力和数学能力,而9岁到15岁时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时期。学习语文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学习的年龄要越早越好;第二是要从根部吸收营养开始,即宣传的从汉字的本源、字源学起,共有150个;第三是从高处学起,如从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开始。并讲解了中国近几年来,有多少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经过调查,这些学生的古文都很好。并且说现在语文高考中满分为150分,其中有42分是古文,而且现在高考对古文越来越重视。之所以要加大对古文的学习力度,大意是古文言简意赅,是文字中的精华,少有废话。报告者建议: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学习汉字,并且要最好从150个汉字字源开始学习是最好的,要读一百篇精选古文,包括什么孔孟庄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还包括唐诗宋词,等等。报告中还有两个数据让人心惊:一个是现在高考语文的作文阅卷时间是25秒!老师先看一下汉字写的是否优美,然后再看文字是否优美,于是学生的成绩就出来了;另一个是现在语文高考的内容90%以上是非书本中、或课堂中的内容。这最后一点或许表明了,现在学校的语文教育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功能和地位了!报告最后是推销他们的产品---一套教学软件,其中涉及到字源,即汉字的来历,以及上百篇经典古文的阅读和讲解,软件的演示很不错。据说,有了此套软件,便可以无往而不胜了。

 

无论是汉字比赛还是语文教学,宣传中国文化是非常好的出发点。但回过头来看,我们依然在推崇的是应试教育,依然在故纸堆里寻乐。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在共性知识中获得认可,而不是求在个性的思想中、认识中得到提高和思辨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我们是要学习,在回味和品味中学习,学习过去有益的经验和宝藏,然后才能提高。但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去学习这些东西,我们学到的只是知识,而没有学到如何去创造的本领,这实在是教育的一大遗憾。因此,我在想我们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收敛式、刮肠搜肚式地学习,这样很难造就个体精神和伟人的出现。而西方之所以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哲人、数学家、音乐家等,是因为他们是在发散中学习,进而有惊人的发现,深刻的领悟和洞察,导致真正有思想的个体诞生。而我们至今依然抱着历史不放,认为这才是知识。数学中的发散,意味着无规律,振荡,但在发散中却孕育着极值点的出现,这些极值点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收敛却归于平静。

近百年来中国在自然数理方面的落后,多少年的重文轻理,应该让我们清醒。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如何在继承中发扬?如何让孩子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成长?在创造中成长值得我们思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725616.html

上一篇:一路向前-----我爱米兰
下一篇:诗经--九月新颜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1 李学宽 陈湘明 朱志敏 陈楷翰 曹聪 徐传胜 陈冬生 韦玉程 钟炳 戴德昌 孔梅 文克玲 黎夏 金小伟 李宇斌 汤济鑫 陈筝 田云川 武夷山 柳林涛 褚昭明 唐常杰 徐长庆 陈绥阳 朱晓刚 晏燕华 tryb3929 tjlrx xuyiganghz yunmu wook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