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孩子一起仰望星空
鲍海飞 2017-3-9
我一直在想,孩子们的未来在哪里?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早就想说说这个问题了,尽管这个问题已经被无数人争论过无数次了。今天想再唠叨几句,记录一些杂感吧。
前两天,一个同事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年国家规定了,小学上学时,学校开始教拼音了!你听!多么令人诧异!语言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器,小学怎么能不教拼音呢?可这就是个现实问题。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得要学,就得学会!否则就跟不上班级的同学。我们孩子的负担真的很重。
这些年中国的教育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吗?教育的重点发生变化了吗?
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让人摸不着头脑。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小考各种考,以及各种招生方式,名义上形式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实质呢?只听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抱怨。奥数取消了吗?孩子减负了吗?为什么有那么多校外辅导班?
曾经几何时,多么美好的口号和召唤:“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或者“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多少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积极地投身于理工科的学习中。而如今这种现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重文轻理!口号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个口号是在几年前的一个语文推介会上,讲台上某大学来的一个老师,口若悬河般地向我们这些家长大声宣讲语文的重要。因为理科成绩都差不多,只有语文能够拉开学生之间的分数,而这就决定了孩子上什么大学!至今,人们依然在喊着:“得语文者得天下”。从考试角度看,由于近几十年教育的改革,所学科目倾向于文科,文科方面背诵的就多,女生在考试上就越来越占优势。像3+X这样的考试形式,更是偏重了文科类。这样的宣传乃至做法,个人感觉,不仅降低和弱化了理工科在学生中和在国人心中的分量,更会影响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发展进程。因为我们国家工业底子本来就很薄,非常需要理工科类的科研人员。而今天理工科强的国家,国家科技实力就强。
如今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记忆和背诵。前一段时间,汉字拼写大赛,让我们进一步知道许多生冷、甚至早已不用的汉字。诗词大赛,也主要以背诵和记忆为主。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宣传祖国的传统文化,开阔一下学生的视野,但无形中,以及在学校灌输式的教学中,都使得人们认识到,社会提倡的就是这些有关背诵的知识,学到了这些知识便是学到了本领本事。能写会背的是本事,那么创新又从何而谈?说实话,我们还真的缺少一些有创意、有启发式的节目活动,电视节目中有太多的雷同。李杜诗词传千年!而我等只知拿来背诵而不会去做诗填词,甚至是创新诗词,今人对古人,我们有何颜面!教育的宗旨,传道、授业、解惑,应该如何提倡和执行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每年我们都说,教育资源不够,可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我们的学校有音乐课,有美术课,可是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呢?能识五线谱,能做一手两手简单的歌曲吗?能进行简单的素描绘画吗?细想想,今天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眼界已经大大开阔,孩子们的头脑思维更加聪明和灵活,学校提供的那些知识还真的远远不够孩子们消化和吸收!校外各种各样辅导班的产生和普及是社会的大趋势。一方面,社会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极其迅速,人们求知若渴,人们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能力的人才,这无疑导致资源和人才的竞争,同时,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等因素的存在等,为了学到真东西,为了能够出人头地,家长们把目光投向了学校以外。而学校依然固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这一个系列路线是没有问题的,让人们从无知走向有知,走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快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学习过程,并且是改变人、改造人、改变命运的一个主要方式,是一个为社会、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有知识、有创造劳动力的捷径。但当千军万马都闯向这唯一的一个独木桥的时候,就发生了问题。在我们国家出现的各种‘高考壮举’‘高考加工厂’着实让人吃惊!但反过来想想,也合情合理,在中国,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普通人如何走向一个改变命运之路呢?这是个难题。
话说回来,汉语拼音、英语的音标,为何非得上小学前就要学会?那么,我们要问,小学五年的时间,老师们都干什么?学生们都干什么?管理部门是如何策划呢?小学时期,让孩子们慢慢地学习有什么坏处呢?一个人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急呵呵地让他们学正步走,学跑步,有这个必要吗?教育大纲是一个纲领,到底应该如何贯彻这个教育大纲呢?小学的知识和课程不就是那么些东西吗!又何必翻来覆去地飞得搞出个什么新花样、不一样的东西呢?小学时期学学汉字,学学基本的运算,以及其它一些兴趣课,如唱歌、朗读之类,锻炼一下孩子们的体魄,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这有何不好。但我们却非得把孩子们逼入一个死角,让他们每天无时无刻地不在紧张的背诵和考试中度过,在各种各样校外辅导班中奔波,甚至连节假日都不得休息。这是我们教育的手段吗?这样我们就能够赶超世界强国了吗?
一个人的心智要多久才能成熟?一个人需要多长久才能明白事理?一个人又要经历多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呆板的教学,固定的标准答案,同质化的教育,严重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如今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发自内心真正地爱读书和学习?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有人发现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是一部很好的有关人才成长的教育书目。比如郭靖和杨康两个人的成长路线,包括家庭、环境、父母出身、师傅、个人天赋和努力等。我认为文章中最精彩的观点是,如何培养一个人从“要你学”的状态到“我要学”这种状态,即如何让一个孩子从被动的学习到能够自发主动地去学习,这才是教育的一个引领作用。郭靖其天赋和家庭环境等并不好,但是却从“要你学”的状态转变到“我要学”这种状态。进一步,如果一个人能够发展到“我爱学”这种状态,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行动将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更高的境界来讲,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初衷,这是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是引导人走上一个独立行走的道路上。
教育的宗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不一样。中小学时,培养孩子们走向自然和社会,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欣赏和关注孩子的心理,尊重并鼓励他们的疑问。让孩子对自然、对人生、对友爱、对家庭、对国家充满了热爱,让孩子们懂得法律,遵守法律,树立良好的世界观。教师不是个单纯的教书匠,应该是孩子的朋友、知心人和贴心人。教师要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和真心。这是个心灵培育和心灵开启的过程,这是个初步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努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寓教于乐,而不拘一格。教师要能够俯下身子用孩子的高度来看世界,用一颗真诚宁静的心来聆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听孩子们的述说,用一颗宽容和温暖的心拥抱孩子、对待孩子。从中让孩子也学会聆听,懂得爱和尊重,懂得失败与成功,分清对与错,分清美与丑。校园暴力就不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东西。大学时,让学生更加开阔眼界,让他们融入知识的海洋和创造的舞台,对人生追求有自己的想法、目标和方向,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个在学术方向、深度和广度的引领者、开启者。
学习固然是学生自己和家庭的事情,但何尝不是教师和社会的事情。教师不把传道授业作为己任,把学习退给学生,推给家长,推向社会。推给学生,学生就是死记硬背。推给家长,就是督促和孩子一起上阵。推给社会,社会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私学教育,一些部门就想方设法变成了谋财的机构。有多少孩子从小到大,不仅在学校学习,还经常到外面去补习功课,孩子们没有节假日。这不仅是整个家庭和社会钱财的浪费,更是个体精力和时光的浪费。学生失去了自由的空间、畅想的空间、游戏的空间、以及独自独立思考的空间,确确实实的变成了书呆子。教师的责任就是学生在学校别出事,因此,孩子们下课了也只能呆在教室里。孩子们又如何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教师的放弃,这是教育的放弃。管理部门高喊着减负的口号,结果越减负,学生越累,家长越累,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厌学。
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社会娱乐化浮躁化的现状,使得教育变成了得过且过,变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提前教育,早学,多学,死记硬背成为学习的唯一手段,考高分,进名校成为人生奋斗的唯一目标,挣大钱,出人头地成为人生追求的唯一价值。
死记硬背是最简单、最省事的教育,但这也是最不负责的教育。那么如何给孩子们上课和考试?一个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去读《灰姑娘》的故事,让孩子们发现故事中人物的善与恶、爱与恨,故事发生的原因,并要发现故事中的破绽。而另一个老师,是让孩子们去记住作者是谁,作者是哪个国家的。这样的教育不是偏离主题和中心思想吗?不是南辕北辙吗?中国现在之所以还流传着那么多古时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难道不是教育、引导和启发我们的心灵吗?而不是让孩子们机械地去牢记。反过来,我们把这些‘背诵’当作我们的知识和精神食粮,真是与教育的本质大相径庭。真正的教育不仅是讲述原理、计算和推导,还要给孩子们讲历史、讲故事,讲原理背后的故事。每一门学问、学科,乃至科学研究都不是从天而降、无中生有、甚至是终极的东西,而是几代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发现、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每一门学科,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未来会怎样?如果管理者、教师能够这样想,这样去做,那么我们的教育会是什么样?
一天放学时,在地铁站等待时,地铁隧道的墙壁上有‘真善美’三个彩色的大字,非常醒目。女儿突然问我,爸爸,什么是真善美?我还真的就语塞了。我还真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个抽象的真善美,尽管我经常在嘴边说这几个字,经常写这几个字。不过,我到发现这三个字里面有个共同的特点,三个字中都有两个点。‘真’字下面的两个点,这不就是一个人的两条腿吗?这不是一个人的两条腿在大步地向前走。而善和美的两个点在上,这不就一个人的两只眼睛吗?这两只眼睛一直在向远瞭望。而善中间还有两个点,这不就一个人真诚的心吗?我一下子似乎明白了这三个字:真善美是让人们走出去实践,用心去发现。然而,这三个字还有一个特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就是这三个字无疑都是左右对称结构的,这不恰体现了‘中正’‘不偏不倚’的特点。原来,这三个字更包含了坐得正、行得正、和看得正。一个大公无私、心底坦荡的人,不就是端端正正、光明磊落的人吗?
孩子的未来、希望和出路,就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和出路。
我们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否研究过孩子们的心理?是否研究过孩子们一天学习多长时间为宜,开展哪些活动能够吸引孩子、引导孩子?是否研究参考国外教育学家的案例来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教育?等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走入孩子心灵的世界,老师要有爱心,耐心,真心,平等之心,用渊博的知识和探索的精神引导孩子去发现,去实践,去求真,求善,求美!而不是简单说教,这是我们教育的出路。对于老师来说,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种激情、一种活力、一种真诚的奉献。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孩子学会专注,体会发现的乐趣,体会发现差异的乐趣!
走入孩子心灵的世界,是让孩子学会一起参与活动,感受集体共同学习生活的快乐,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质疑和讨论,促进学习和探索的热情,而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式的教育活动。教育管理部门不要高高在上,拿着什么指挥棒,东指指,西指指,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而不是单纯拿分数来衡量。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初开的蓓蕾,这些纯真的蓓蕾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花儿,是红,是蓝,是灿烂,还是晶莹,都期待着阳光的照耀,期待着雨露的滋润,期待着园丁的培育。
俄罗斯总统普京先生在国际三八妇女节的致词中,有这样一句话:“女人是我们生命的源泉。”那么我说:“教师是知识和真善美传播的源泉,孩子是国家未来兴盛和希望的源泉。”
与孩子共舞,走入孩子心灵的天空,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引领者和开启者。
和孩子一起仰望星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