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讨论会

已有 4543 次阅读 2010-11-23 03:19 |个人分类:地震探秘|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地震, 香山, 汶川, 玉树, 科学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

“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

学术讨论会召开

(2010年11月23~25日)

 

 

中国大陆地壳活动性强,强震频发,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3%。胡总书记于2008623日指出:“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构建自然灾害立体检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大陆地震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地震预测的瓶颈。国际地学界正试图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已聚焦于大陆岩石圈分层流变、下地壳流动。必须深入探讨国际地学前沿重大科学问题,搞清应力、热动力、重力与大陆地震成因的关系,提取有效的地震前兆异常,探讨有效地震异常特征值与地震时、空、强三要素的关系,从航天、航空、地面、地下浅层、地下深层立体监测有科学依据的震前异常,将先进的空间技术与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大幅度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为探讨大陆板内地震发生机理,总结有科学依据的地震前兆,研讨有效地震前兆特征值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之间的关系,分析近期中国大陆强震活动趋势,评估中国大陆近期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提出潜在强震区立体监测思路和方法。争取在大陆地震成因理论、监测思路与方法上取得创新认识。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0112325日召开以“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大陆动力学与大陆板内地震孕育环境、大陆板内地震成因、有效地震前兆及其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中国大陆强震趋势分析及其立体监测思路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李廷栋 研究员 中国国土资源部

   张国伟 教 授 西北大学

   金振民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陶家渠 研究员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

   李德威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主题评述报告:

   马宗晋:大陆多震层——背景、特征与成因

   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系统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张国伟:大陆岩石圈分层流变及其大陆动力学

   许志琴:东昆仑、汶川、玉树地震特征及其汶川地震深钻研究进展

   许绍燮:大尺度、深层次地震活动规律与地震预报

   耿庆国:旱震关系与中长期地震预报及磁暴二倍法短临预报

 

 

会议日程表

 

20101123日(第一天)

上午  

中心议题:开幕式及两个主题评述报告:地震预测的方法讨论;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

 

马宗晋:地震预测的方法的讨论

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

 

 

下午 

中心议题:大陆动力学与大陆板内地震孕育环境

 

张国伟:大陆构造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及其地震背景

王椿镛:青藏高原东部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白登海:青藏高原两条地壳物质流的地球物理证据

强祖基:卫星热红外异常与短临地震预报

 

20101124日(第二天)

上午

中心议题:大陆板内地震成因

 

许志琴:东昆仑、汶川、玉树地震特征及其汶川地震深钻研究进展

汤懋苍:强震的孕育三步曲——干热异常、应变波和应变弱停

池顺良:强震预测与大陆地震成因探索

邓志辉:地震物理预测与潜热通量

 

下午

中心议题:有效地震前兆及其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

 

许绍燮:大尺度、深层次地震活动规律与地震预报

汪成民:如何迅速将我国对强震的短临预测水平从目前不足10%迅速提高到50%?

赵玉林:汶川8.0级、玉树7.1级等强震的HRT波短临波动前兆

陈 辉:用氢同位素进行临震预测研究

 

20101125日(第三天)

上午

中心议题:中国大陆强震趋势分析及其立体监测思路

 

耿庆国:旱震关系与中长期地震预报及磁暴二倍法短临预报

付 虹:云南强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共性特征研究

帅 琴:震前温度、流体异常变化的探测手段和方法

陈建国:地震监测预报系统

 

下午

中心议题:归纳重要的科学问题与讨论

 

讨论

小结

闭会

 

 

~~~~~~~~~~~~~~~~~~~~~~~~~~~~~~~~~~~~~~~~~~~~~~~~~~~~

 

“大陆地震成因与强震预测”学术研讨会

(2010年11月5日-6日 武汉)

美媒刊文:预报地震有希望了 

 

为了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第八届珠海航展 地震预测卫星大受追捧(图)

 

小地震大震动:动物有知人迷茫!

亚运会期间深圳发生地震 专家解析数据过时

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 21:22:47
有关专家在第388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
 
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大陆地震预测瓶颈
 
本报讯 我国是世界上强震频发的国家之一,1985年至今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9次,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和青藏高原我国不仅地震多,而且震源浅。而浅源地震破坏性极强,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第388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至今人类还不能科学地预报地震地震预报成为全球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大陆地震预测的瓶颈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马宗晋在题为《全球与中国地震(Ms≥7.0级)概要》的学术报告中,从全球角度介绍了北纬25°~45°大陆地震密集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情况,认为强震在全球尺度上存在时空关联性,指出单一手段预测地震具有局限性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题为《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的评述报告中,总结了大陆板内地震的平面、剖面、时间分布规律,认为大陆地震可能的形成机理是:地核和地幔深层热流物质经过多次垂平转换后从大洋流入大陆,造成大陆地幔软流圈加厚和底辟上升,引起大陆下地壳含气热流物质从盆地向山脉流动,当下地壳长期积累的热能超过中地壳应变能时,在引潮力的触发下发生地震,并造成上地壳脆性破裂
 
与会专家强调,地震预测的关键是创立地震成因理论、理顺预测思路、整合监测手段、实施强震立体预测系统工程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全新的思路探求大陆板内地震发生的规律和机理,找到有效的地震前兆;发展我国航天、航空、地面到地下的多层次高科技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和手段,提高短临地震预报水平。
 
国土资源部研究员李廷栋指出,探索地震发生机理,不仅能解决地震预测问题,还有助于创立地学新理论。我国强震多、灾难大,这样的地震区位优势,也为中国科学家探索地震规律和成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完全可以走在世界前列,关键是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攻关、综合集成和资料共享。(潘锋)
 
《科学时报》 (2011-01-03 A1 要闻)
 

 

部分评论可见 耿宪温的新浪博客 :

国家队此次的议题中居然没有明显的气象与地震电磁学与地震等关系地震的重要议题,有些可惜!!!

  • 春风阳柳枝斜2010-11-24 10:08:37 [举报]


    仍然独立地看待地震的发生,不能不说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地球的各种现象不是独立的,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彼此间存在转化~

    博主回复:2010-11-24 19:04:41

    讲得很对!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大家无不持这种哲学态度,奥斯特、法拉第等历史上的科学巨人无不如此。

  • 铁证如山2010-11-24 11:06:33 [举报]

    阵容强大,厉害的很!

    博主回复:2010-11-24 19:02:42

    O(∩_∩)O~,其中不少人你大概都拜访过。

  • 尽力而为2010-11-25 21:43:41 [举报]

    正规军的正统做法大概就是如此吧。

    博主回复:2010-11-26 07:32:15

    老一代比较传统,对于新东西他们应该说也有所注意,可能因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就没给相应的安排吧----不过,他们传统的东西也不是多么成熟和可靠~~

  • 李金蔚2010-11-27 22:39:24 [举报]


    汤懋苍:强震的孕育三步曲——干热异常、应变波和应变弱停这是气象预测地震的报告。

    博主回复:2010-11-27 22:45:00

    算是其中的一种吧,地面云的异常和卫星云图在临震上的表现在其中没有位置吧?

  • 耿宪温2010-11-27 23:27:26 [举报]

    李金蔚的相关博文无法转载,只好将给她相关博文的回复转帖至此:耿宪温2010-11-27 23:23:51 [举报]
    你是幸运的,不过你的一些预测跨时太久,在临震观测上难免有牵强之感,这样会在决策时难以操作119、荣老页、文盲、虚空、橙橙等基本也都是业余探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专业队也一样~~),不过也都有不少可取之处,只是他们的经验、方法、思路一时无权威顾及罢了----作为大会唯一的民间爱好者,如果可能,倒希望能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成功,提醒权威扩大视野并整合民间的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如果凑效,也是对相关事业的莫大贡献!
    祝愿更上一层楼。
  • 耿宪温2010-12-28 22:29:00 [举报]

    在网络中找回自我吧,听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否则太扭曲了自己!没错!我对于香山会议(不单指此次会议)有些不那么感冒!我在物理学方面诸多重要的发现无被认可之日,且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正常的!----并非“主流”学界不知道我的观点,这个我很自信!(我在网络上发过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东西,其影响我是知道的)-------说我屁股决定脑袋也对,其实其他人也是!这正是科学、真知与世俗之间的矛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395-386498.html

上一篇:科网群英烩No.0031陈安 应急管理研究 应急方案撰写 应急预案实施
下一篇:用谷歌卫星地图看易发地震灾害地点之构造形迹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5 杨学祥 鲍得海 赫英 杨正瓴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