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21 周日 正月初八 晴)
还记得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远远的就看见了汪涵的大幅海报,高高的挂在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展台上方,那眼神略带忧郁,完全不像我等花痴的“天天向上”舞台上的那个鬼精又逗乐的“大哥”。我跑过去,抓起展台上铺放得很有排场的新书《有味》,顺着快速的翻看,再反着快速翻看,然后再单脚站立倚着展台慢慢的读了一段《序》,确确实实有被雷到的感觉,惊呼不得了不得了,没想到没想到,这个“人精”汪涵居然能写出这么通透有如流水的文字,而且,他关注的都是传统手艺,有着浓厚的匠人情节。了不得了不得,这个书又要畅销。后来,这本书基本上是躺在床上读完的,入睡前或者赖床时。汪涵笔下的靖港,不仅仅是怀旧。最爱关于秤杆的这篇《准点的星辰》,一头挑起人间生计,一头挑起天地良心。
09年是梁文道大张旗鼓进军出版界的一年,《常识》《我执》,都很火。还没等我来得及写一写这位“星辰也有忧郁的影子”的明星,《我读》又是一片叫好又叫座。实际上,这本书不是梁文道写的,而是他在凤凰卫视的节目“开卷八分钟”的文稿,读起来很像听他聊天。这不太像他在前两部作品中的风格,但也没有必要失望。我是替人出版图书的,看着书中评论别人的图书,然后我又在评论这本书,想想也觉得蛮好玩。这书中谈到的大部分书我都有接触过,我要感激梁文道的是,他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回味了那些故事。想起几年前在万圣见到梁文道,他推着满满的一购物车的书去结账,当时我还很怀疑他这种明星怎么可能有时间看那么多书?也许正如梁文道所说:“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有朋友很郁闷的说过,十多年来读周国平的文字如饮甘霖,可是有一次在电视上见到周国平的访谈,却怎么看怎么失望,从此再不愿意读他的文字。之前听说《妞妞》感人之深,这次读《宝贝,宝贝》,真有惊为天人的触动。一个中年得女的痴情父亲,一个满口经典语录的宝贝女儿。周国平是一个认真写日记的人,我们若为他的这些日记感动,正说明我们的心还没有被岁月打磨得粗糙,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认真写日记的人,生活的时候是更用心、更敏锐、更有自己的眼光的。”当然,这个理论对于认真写博客的人也很适用。
附(写给我的朋友们): 春节之前有很多计划,顺利完成的却寥寥无几。人人都说,爱,能克服所有困难。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爱读书的人,事实上,我挺讨厌自己张口就说“我爱读书”,至多只能说对书有强烈的占有欲望,那些买回来的书,大部分都没来得及仔细的看了。我很喜欢的一个优秀编辑,她每次长假都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连最基本的应酬都不想参加,只要读书,整理书房,清理一些旧书,就仿佛告别一段旧事。这个时候的她,博客更新很快,也许一天就有三五篇。我长年悄悄的关注她,从来不惊扰,有时候我会跟她曾经的助理谈到她的作品,人人都在赞美她。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我书架上有数十本计划要细读的书,电脑里有数十部要好好欣赏的电影,原本这个假期的理想是至少完成5本书,10部电影。但最后的成绩单只是3本书,3部电影。我很久不写博客,好友说很不习惯,看不见文字中的我,就好像失散了好久。显然,我不承认自己变得慵懒,而是“实名制”博客让我畏缩。有个好同学试着“人肉”了一把,查到了很多网络上的真实信息,我们的同龄人,已经慢慢的成长到“掷地有声”的阶段了,能够担当重任的也慢慢的显露头角,开花结果终有时,所以我们已经不太在网络上表现过于情绪化的言论。偶尔,我又开始怀念从前的那个依依呀呀什么都敢乱写的私房博客了。这次完成的3部电影很文艺,对于太文艺的东西,总是在很久以后的某个情境里才会恍如惊梦一般回想起来当初某某电影里就有这样的触动。而对于书,我好像总处于吸收不良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写下点什么,基本上就等于白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