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艺术的“强词夺理”

已有 3081 次阅读 2009-10-3 14:5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文学理论上有不少问题讨论了一、二百年了,可至今仍是一些不明的“公案”。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二百年快过去了,文学典型问题不知花了理论家和作家多少笔墨,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流行的说法,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人觉得这个定义太一般化,于是提出典型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有人觉得这两个定义都把典型塞在哲学的框架里,而且说了等于白说,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不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于是提出典型是“共名”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又遭到人家的批评。理论界在典型问题上真有点“六神无主”,这样一来只能采取“权宜之计”,在谈到典型的创造时候,除了重复大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的“经典”定义外,就总是抬出俄国和前苏联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综合”说了。我注意到目前我们文坛的许多“文学垃圾”的特点,其弊端就在于对事实材料的一味综合、堆砌,于是决定跟高尔基唱一回反调。高尔基在谈到典型的创造时教导作家说,如果你想创造一个文学典型,那么:

        你们就这样写一个人的鼻子,写另一个人耳朵,写第三个人的什么什么。

又说:

        如果你们描写小店老板,那么就要做到:在一个小店老板身上写出三十
个小店老板,在一个神甫身上写出三十个神甫,使人们在赫尔松读到这部作
品时,他们就会看见赫尔松的神甫,而在阿尔查玛斯读这部作品时,就会
看见阿尔查玛斯的神甫。(《同进入文学界的青年突击队员谈话》)

        我历来很喜欢高尔基,他的长篇《母亲》是我大学期间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的很多文学问题谈话,有不少真知灼见,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年轻时候写的论文总是喜欢引用他的论点。但是我一直感到疑惑的是他的典型理论。他的典型理论的核心是“综合”,似乎在一个老板或一个神甫(文学人物)身上能够综合三十个老板或神甫(生活人物)的某些特点,那么典型就创造成功了。如果按高尔基的这一逻辑推论下去,那么被综合的同类人越多,岂不更典型。例如你写一个小店老板写出了(实际是综合了)三十个小店老板,就是典型的话,那么我笔下的老板写出了六十个老板,岂不创造出双倍于你的典型?要是有一个作家搜集了六百个小店老板的材料,那岂不是典型的典型的典型……这种理论的要点是被综合的“数量”的多少。如果创造典型主要是根据材料的“量”,那么创作岂不变成十分简单的“加法”,只要长期地在生活中搜集同类的材料,只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典型人物就可轻而易举地被创造出来了。如果高尔基的理论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是很难同意的。
        什么是典型人物呢?我们似乎可以说,典型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典型是个别的、独特的、生动的,可另一方面,典型又是一般的、普遍的、本质的,它是一个矛盾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充满生气的、活生生的人。问题是典型人物的这矛盾的这两面又是怎样统一在一个人物的身上的呢?而且这种统一又能不露痕迹,使其以一个活生生的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呢?作家在创造这典型人物时究竟抓住了甚麽呢?我认为是要抓特证(Charakteristische)。这里把话稍微扯远一点。“特征”这个概念是德国一个学者希尔特首先提出来的。他说: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这就是说,特征是“个别标志”,是不可重复的,是这一个,而且是生动的;可这“个别标志”又体现出生活的本质,是深刻无比的,蕴涵丰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特征是一个纽结点,一个交汇点,一个焦点,现象的与本质的在这里纽结,个别的与一般的在这里交汇,在特征这一焦点里,折射出陌生的与熟识的,生动的与深刻的。
        特征可以有种种,譬如具有特征的时间,具有特征的空间,具有特征的动作,具有特征的细节,具有特征的话语,具有特征的场面,具有特征的心理等等……
        例如写吃饭,也就是写一个时空,当然是可以的,问题是你写的这顿饭是不是具有特征性。就是说应把这顿饭放到特定的语境中,使它获得丰富的内涵。作者仅仅写吃饭,却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或决定了人物的命运,那么这顿饭就富有特征,就有丰富的内涵,那就值得写,否则就最好不要写。《史记》中的“鸿门宴”,也仅仅是写“吃饭”,可就在这个时空里,刘邦的胜利形成了,项羽的悲剧也决定了。这顿饭就具有特征。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在秋菊给他们的孩子做满月而举行的喜庆的宴会上,由于村长在秋菊难产之时帮助了她,她已原谅了村长的打她丈夫的行为,就在这个喜庆热闹的空间,公安部门派人来抓村长,使秋菊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这一具有特征的空间,最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秋菊来说,表现出她的复杂的心理,终于给了个“说法”,可有偏偏发生在在这样一个场合来抓自己的“仇人”与恩人,实在于心不忍,她不愿在这样的一个时空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村长来说,他自己是被秋菊庆去庆贺孩子满月的,他认为,他于秋菊之间的恩仇已经相抵,他对在这样一个场合被抓完全没有准备,他说不清此刻他心里是恨秋菊还是恨自己。这也是写吃饭写出了特征的成功的例子。将来如有机会可以专门写一篇作品中描写“人物吃饭”成败的文章,我想一定会很有意思的。不过这次限于篇幅不能多谈了。
        总之,具有特征的时间、空间、动作、场面、心理等,它一方面特别的生动、新鲜、有趣,另一方面,又特别地富于丰厚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因此对于塑造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本质的典型人物就特别重要。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典型“幼芽”。典型的创造并不是依赖对同类人的特点在数量上的综合,而是有赖于对富于特征的生活的把握和生发。换言之,在创造典型时,材料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作家如果真的抓住了一点(哪怕不多)富有特征的材料,或放在适当的语境中会显示出特征的材料,那么根据作家的艺术上的“强词夺理”,就有可能(不是一定)创造出典型来。艺术上的“强词夺理”是作家的权力,他凭借自已的艺术直觉能力,抓住了生活的一点特征,尽管数量上看起来是很少的,却可以“挖掘”下去,生发开来,创造出他的人物形象来。
        我的看法是,创造典型的基本途径是特征化。特征是“显示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它是一个纽结点、交汇点、焦点,现象与本质在这里纽结,个别与一般在这里交汇,形与神在这里重合……,因此特征于一般的材料相比,在于它的质量特别高,可以说,它是在最小的面积上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最深刻的思想。因此,一个作家不必追求在掌握材料的数量的多少,关键是他是否掌握了具有特征的材料。如果他掌握了具有特征的材料,只要在此材料上加以夸张、生发、变形、变态、改造、加工,就可能创造出典型来。对具有特征材料进行夸张、生发、变形、变态、改造、加工的过程,就是特征化。鲁迅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儿见过,和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用这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和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这里所说的“一端”就是具有特征的材料,而他所说的“改造”、“生发”就是特征化。
        特征化并不是要寻找奇特的情节。普通的、平凡的、细小的事情,只要把他放到特定的语境和氛围中,也可以是具有特征的。譬如,吃饭,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我们前面所举的吃饭的例子,为什么有的具有特征,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而有的则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呢?关键在你把它放在何种语境和氛围中。又如穿衣,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处理不好,对艺术来说就毫无意义,若处理好了,就可能变成一个很有特征的细节,例如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市长的妻子和女儿为去迎接那位钦差大臣,为穿衣服上发生了争执,就由于符合当时的情景,而具有特征性。别林斯基就这个细节发表过意见:“母女商量怎样装扮、以免被那京城来的家伙讥笑的一场戏,以及关于乳黄色外衣的争执,--这外衣既然母亲认为她有一双褐色的眼睛,是和自己很配的,何况她就是占挂时也总是用梅花皇后牌呢;女儿则反驳说,有颜色的外衣对母亲不合适,因为她更常常是红心皇后呐,--这一景以及这争执把母女的本质、性格和相互关系如此淋漓尽致地、以鲜明的线条描绘出来,以致她们此后的一切,已经丝毫不引起你的惊异了,就象二加二等于四……在这仿佛是轻而易举的一场戏里,你看到了这两个女人的全部历史:过去、现在和将来,而同时,这一切全由大衣争执而构成,一切在诗人的笔下仿佛随意地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智慧的痛苦>)
        特征化要有分寸,不能泛化。特征化或多或少总是要夸张、集中、变形等,但这一切都不可过分,过分了,就失去分寸,就变成特征的泛化,漫画化,真实性也就在这泛化、漫画化中丧失了,而不真实的人物是不能成为典型的。我不喜欢<三国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原因是作者在写他们的特征时失去分寸。把刘备的仁爱、宽厚夸张过了头,既不可信,也显得单调,让人觉得他虚伪、无能。诸葛亮的形象也是把他的智慧漫画化,简直就像妖不像人了。艺术上要讲究节制,特征化也要节制。<红楼梦>在艺术上比<三国演义>更成功,其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创造典型时,虽然也注意特征化,但作者总是注意避免把人们漫画化,不论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作者都不把他们的特征推到极端,写得极有节制,所以人物也就鲜活可信。
                                                                                                                                                97•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59456.html

上一篇:谈审美投射
下一篇:谈米罗的维纳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8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