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年时不时地听到看到关于跑步的事儿,最近听说有个翻版韩国的“奔跑吧,兄弟”在国内流行,甚至仿效去年的“找不着爹”套拍电影(笔者这四个都没看过,就不叨叨了)。索性凑个热闹,说说跑步的那些事儿。
1马拉松
这个没啥好说的,属于入门级别,预备级是半程马拉松,21,097.5米,世界最好成绩大概58分钟。笔者前年完成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半马,耗时整整2小时。经过那次检验,确定了自己这辈子是没完成一个像样的马拉松的命了。说回马拉松,全长42195米,每年全世界比赛超过800个。马拉松的起源大家都知道是根据一个希腊传说,传令兵从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报捷。
马拉松路上的传令兵费迪皮迪兹雕塑
2超级马拉松
这个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最早依然是在希腊,依然还是源于一个传说,而故事的主角还是那个敬业的传令兵费迪皮迪兹(希腊语:Φειδιππίδης)。马拉松战役前夕雅典传令兵费迪皮迪兹曾在2天内从雅典跑到到斯巴达求援,在得知斯巴达要求推迟一日出兵后,又跑回雅典,两地相距246公里,被称为斯巴达斯松(Spartathlon)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就是起源于此。这种超级马拉松一般采用的是赛段制,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长度,超时会被淘汰。这和长距自行车赛比如环法自行车赛赛制类似。第一届斯巴达斯松在1983年举行,前两届都是本土选手Yiannis Kouros夺冠。这个斯巴达斗士的后代(呵呵,此处为作者创作)一共参见了四届,三次夺冠,一次第三。另外他还保持着此项赛事的三个最好成绩(20:25:00,20:29:04,21:57:00),其中前两届的成绩居然只相差4分钟!
斯巴达斯松起点的武士雕像
所谓超级马拉松如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如斯巴达斯松的有固定距离的计时赛,比较流行的如50公里、100公里、50英里(80.4672公里)或100英里(160.9344公里),其中100公里有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承认的世界纪录。另一种是固定时间的计程赛。时间设置从6小时到10天。赛事安排的地点也是多种样式。很多计程赛是在运动场绕圈,就好象法国勒芒24小时汽车拉力赛(不过这个得仨车手轮转),但也有安排到公路,山地,荒漠和雪山的。
下面说几个有意思的赛事:
2.1 喜马拉雅山马拉松
这个其实不止一个赛事,最短的一个标准马拉松 (有两个赛事),最长的大概160km。鉴于赛事安排在高海拔(5000米起跑,终点在3500米)高寒(冬季赛事至少零下十度)地带,即使是一个标准马拉松长度,也无疑称得上是超级赛事。笔者查了下上一届的两个“标准”马拉松成绩,基本前十名都是尼泊尔本地选手,目前记录是3:40:43。
喜马拉雅山马拉松
2.2 777马拉松
这个是最近刚刚举行的赛事。选手要在7天内在7大洲完成7个马拉松。2015年一月17号选手从南极出发,先后经过南北美、欧洲、非洲、亚洲,最后抵达澳大利亚悉尼。一共有十名选手(其中一名芬兰女选手)完成7个全马的挑战(还有两位跑半马)。冠军David Gething 平均用时3:39:26(和那个“喜马”的差不多吔)。
777马拉松地图和运动员
2.3 3100英里(4345公里)自我挑战-Self-Transcendence 3100 mile race
这个算是“神棍”级别的了。呵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发起者是位印度裔的冥想大师。Sri Chinmoy年轻时移居美国,随后开宗立派,广收门徒。他鼓励门徒以冥想为动力挑战身体极限,比如多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几百公斤的推举。1997年,Sri 在他居住的纽约皇后区设立环绕街区的3100英里自我挑战跑。参加者绕着一个833米的街区跑圈,每天至少得跑大概90公里,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定的52天里完成这一赛事。此项赛事得到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铜标认证(呵呵,听着很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个免费的最低认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门徒前来挑战自我。笔者看了下往年记录,男女冠军长期被几个人霸占,呵呵,不知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完成比赛……
导师名言:世界和平靠爱而非力
挑战起点:运动员和他们的鞋
3那些“阿甘”们
跑步看似是一项最枯燥乏味的运动,但一旦你进入了奔跑状态,简直是停不下来。下面说几个“瘾君子”:
3.1 Yiannis Kouros
这个前面不是提到了吗?呵呵,是的,就是那个“斯巴达斗士的后代”。这位1956年出生的希腊人有个外号“跑帝”-Running God。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2012年记录显示,此跑帝保持着室外100到1000英里,室内外12小时到6天计程赛的所有世界纪录。跑步之余,跑帝还写了1000多首诗,两本书,演了部电影。
跑帝
3.2 Forever Young
其实跑步是个很自我的事,并不需要像跑帝一样满世界刷记录。想跑你就跑起来。1982年,澳洲种土豆的农民兄弟Cliff Young(时年60岁!!!)突发奇想,在训练了一个月后,开始冲击1000英里世界纪录。遗憾的是 Cliff 只坚持了805公里。 卧薪尝胆几个月后(就是绕着他那2000英亩的农场没事儿跑上两三天),他获得了悉尼到墨尔本875公里超马冠军,用时五天15小时,把历史最好成绩提高近两天。至于获胜的秘诀,基本不睡觉!
土豆Young
3.3 奔跑的“蜗牛”
2013年夏末,49岁的英国糙哥Tony “The Fridge” Morrison背起一个重达42.5公斤的冰箱,踏上了40天完成40个马拉松之路。为啥这么任性?为了癌症基金会募捐。那为啥背冰箱?因为Tony的儿子觉得背烤箱不够酷(这是笔者能找到的唯一相关解释)!!记得有朋友调侃冰箱方便,里面可以放上吃的喝的。笔者要说的是:那是不是还得来套太阳能发电设备啊?
奔跑的“蜗牛”
3.4 马拉侠侣
Murray-Wakelin(64岁)和 Alan Murray( 68岁)在2013年一月一号从墨尔本出发,以一天一个马拉松的速度逆时针方向环游澳洲大陆。365天之后,两位回到了出发地,全长15000公里。
马拉侠侣
3.5 陈盆滨-国人的骄傲
2014年度体坛风云人物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得主陈盆滨在2014年11月20日结束的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赛中获得了冠军,也成为中国首位成功征服七大洲极限马拉松的运动员!
威武小滨哥
4born to run
美国作家Christopher McDougall2009年的畅销书《Born to Run》(生来奔跑)根据对墨西哥土著居民惊人的长途奔袭(超过100英里)的能力的观察分析,认为现代跑鞋的减震设计是造成运动员受伤的罪魁祸首。此外,他还支持所谓耐力跑理论,主要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体型演变解释人类为什么可以胜任长途奔跑,比如人类依靠排汗高效调控身体温度等等。为证明这一理论,欢迎参加“人与马马拉松比赛”。这项全长35公里的赛事已经在英国郊外举行了34届, 人类虽说负多胜少,但成绩相当接近。
奔跑的墨西哥土著居民和畅销书《Born to Run》
人与马同奔
最后发首歌应下景: Bruce Springsteen’s Born to Run (其实这歌说的是骑摩托四处溜达)。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j0146c3cva2&width=500&height=375&auto=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