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 泊 明 志 宁 静 致 远
----《我们仨》读后感
曾经沉迷于钱锺书的《围城》,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所折服,他的《围城》描写了当时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尖酸刻薄的语言和机智幽默的文字相配合,使得这部小说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妙趣横生。《围城》的经典语录: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对婚姻有如此深刻体会的钱锺书却是婚姻美满,伉俪情深。钱锺书对其妻杨绛的评价: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我却有些纳闷,以钱锺书那挑剔的语言,如此赞赏其妻,对其妻如此的敬重,我就更加想深入了解他的妻------杨绛先生。于是静静地、静静地深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探寻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感谢在此次疫情期间读到了如此美文,杨柳拂面,清风徐徐------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前半生有家人的陪伴,是幸福的“我们仨”,期间虽然岁月是蹉跎,遭遇不幸 ----- 但,我们仨始终在一起。自从女儿、先生相继离世之后,她并没有就此颓废,因为她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整理钱锺书遗稿,完成曾经“我们仨”的许诺。“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一个沉着坚毅,淡定从容的作家、学者在我的面前立了起来。 ----- 真是赞叹不已,佩服不已!让我们看看她留给我们的奇迹吧-----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成婚,随后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
1937年,爱女钱瑗出生。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
1997年3月,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12月,丈夫在缠绵病榻一年后也离开人世。
2001年,《从丙午到流亡》出版。
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
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杨绛文集》八卷本出版发行。
2007年,她的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
2011年,20卷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面世。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的。
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锺书病逝,接二连三的失去挚爱的亲人,而此时杨绛先生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但杨绛先生不是沉浸于悲痛之中,而是用心、用笔、用情来完成了他们之间的承诺,正如她所说:“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再和他们聚聚。” 带着不舍,带着美好,带着温情,那些生活,留在心里,更留在笔迹和信札中,留在《我们仨》的记忆中 ----- 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是她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缅怀方式。
“92岁的老人,夫逝女亡,静思追忆,但全书却哀而不伤,读来心生温暖,泪中带笑”。 ----- 是何等的坚强与豁达!杨绛先生用心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几十年的点点滴滴,风风雨雨。以简洁而朴素的文字,以温润平和的笔调,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看似那样平静而淡然,而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深情------
《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寥寥两页,记录杨绛和钱锺书先生晚年和老年生活。“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手法,如梦如境,亦幻亦真,虚实结合,写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在人生最后阶段我们仨相依为命,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女儿钱瑗去世了,钱锺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她一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本书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深情再现了一个小小的三口之家恬淡相守、与世无争的日常,记录了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留学英法,喜得爱女,家庭琐事 ------ 特别是钱锺书所犯的一个个错误,苦着脸来对妻子说“我做坏事了”,被杨绛一一安慰“不打紧”,而后自己全部“处理好”,使人忍俊不禁。朴实平凡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杨绛在书中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一家三口就是如此相知、相契、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我们仨”的世界中,杨绛以平和之心去认识生活和采撷生活,她参透了生活的禅意,站在超凡脱俗的角度,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凡人凡事,宁静超然,书中的记述一如原本的生活,悲欢离合中带着淡淡的温情。“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令人感动,令人震撼。她孤独,内心却是被爱充满的,不管是对于女儿,还是丈夫。在孩子和老公相继离世后,年迈的她,一个人孤独孤苦,思念着逝去的亲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有快乐和幸福,有悲伤和孤独,剩下的是淡然和宁静。“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仿佛看到一位百岁老人坚强的背影,她站在人生路上回望,心里满是凄凉和哀伤。我终于明白了,她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她无论经历怎样的动荡与不公,她始终不争不慌,淡泊从容。正是因为她能够如此的淡泊明志、才能够达到宁静致远的高度。杨绛先生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读书的乐趣不仅使人快乐,而且精神得以升华,我想这就是我从杨绛先生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