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c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c88

博文

疳症治验(江泽义)

已有 3308 次阅读 2011-11-1 21:18 |个人分类:中医世家江泽义临床经验集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和平, 饮食, 山楂, 鸡内金, 莱菔子

    疳症为儿科四大要症之一。古代医籍对疳症及其发病机理曾做过扼要的阐述。余在临床症中,对小儿疳症的诊治,摸索出了一些规律,积累了较为条理的经验。认为脾常不足、形气未充,往往易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而疳症的起因乃由小儿恣食生冷甘肥生冷之物,脾胃受损、壅滞中焦,迁延日久,使气液干涸所致。曾人云:夫积者,疳之成多起于积,治疳必先去积。又云:夫积者,伤气滞也。伤滞之久,停留不化,则成积矣。在治疗小儿疳积的初期,常以消积、导滞、理脾为法,自拟导滞散为基本方。
    药味:麦芽、神曲、山楂、陈皮、枳壳、鸡内金、莱菔子、白芍、寸冬、甘草。方中麦芽、力曲、山楂为君,此三味虽属消导药,但药较和平,即可耗行积滞,又不致耗伤正气。又曰:导滞,实则有消中寓补之意,因为疳症积乃由脾失运化,中焦壅滞、积而成疳,一经消导,积滞渐除,则脾气健运。方中寸冬、白芍,乃思其肝旺脾弱、虚热内生,若虚热不退,必消灼肌肉、耗伤阴液,故用之以润燥生津、养阴退热;若扰乱心神、夜啼不安者,加莲心清其心火;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者,加五味子开胃;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润肠通下;涩积生热,耗伤阴液者,力洋参清热生津,临症加减,不可拘泥。
    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刺疗法。用三棱针刺手指四缝穴,每3日1次,左右均刺,以刺黄色粘液透明液体为度,刺到不再有液体为止。因为小儿疳积,是一种病情较长的慢性疾病,单靠服药,疗效较慢,配合针刺,能流通气血,助健脾消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为治疗小儿疳积之活法。
    疳症后期,以补益脾胃、调和脾气之法为主,以异功散加黄芪、淮山、莲肉、大枣为基本方,灵活加减。总之,治疳贵在治其根本,用药必须灵活,方能取效。
   案例1:男,7岁半,2月来不思饮食,形体逐渐羸瘦、心烦易怒、夜不安宁、观其面色无华、精神不振、两目无神、手足心热、唇淡苔白、指纹淡滞。此系脾虚胃弱、纳化无权,病属疳症。治以消积导滞理脾。拟导滞散4剂,并针刺四缝穴,每3日一次。复诊:服药后进食少许,大便搪,指纹沉滞。上方去枳壳、莱菔子,加蜜黄芪、白术、茯苓、淮山,补脾益气4剂。三诊:精神食欲较佳,大便成形,夜能入睡,面黄,苔白,指纹青。用异功散加蜜黄芪、白莲、大枣补气健脾、调理脾胃4剂后饮食如常,诸症悉痊愈,唇红润、苔白。继以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善后、患儿康复。
    案例2:女,6岁多,患儿持续发热1月余,体温波动在38.5-39°之间,厌食、口渴喜冷饮、时而腹痛、大便3-5日1次,秽臭,双目青滞无神、肌肉消瘦、唇淡而干、舌红苔剥,脉细数。系食积发热、津液灼伤、四肢肌肤失养,症属疳症。治以导滞消积、清热生津。药用导滞散加火麻仁6克润肠通便、连翘3克清热健脾、洋参5克生津养阴。3剂,针刺四缝穴一次。复诊:服药2剂,遂下溏稀褐色大便、腐臭难闻。此食积已下、体温自然徐徐下降。仍守上方去火麻仁加西党10克、茯苓12克、淮山12克、白术6克4剂。补益脾气,使脾行功能正常。三诊:食量增加,体温降至正常,二便调和、继服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减调理而痊愈。
    注明:版权所有,请转载者务必注明出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0580-503589.html

上一篇:丝瓜藤之“血液”---天萝水
下一篇:立冬诗词
收藏 IP: 118.250.42.*| 热度|

2 陈小润 段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