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幔汁”与“气圈”
----杜乐天的地球观
2008年,雪灾、地震、洪水,自然灾害似乎一刻也没离开我们。不但在中国,日本有地震、美国有洪水与森林大火、东南亚有台风、南部非洲各国则有热带风暴与洪水。自然灾害中,我们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的报告中这样描述中国:
“这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大陆地震的频度和强度居世界之首,占全球地震总量的1/10以上;台风登陆的频率平均每年高达7次;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
汶川地震以其惨烈的破坏,提醒中国人,必须深入认识我们寄居于其上的地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力争“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012km,而人类仅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面上最高点珠穆朗玛峰高8.848km;海洋最深处斐查兹海渊深11.034km,人类就生活在这19.882km的范围之内。如果将地球视为一个半径5厘米的苹果,那人类的生活范围不超过0.156毫米----仅相当于苹果皮的厚度,人类不过是附着这苹果皮上的细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位置上认识地球的。
在这样的位置上,人们很自然地将大气圈、水圈和大地分别归入不同的学科,作为各自独立的对象来研究。至于对地球内部的认识,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地狱”之类的想象而已。
地质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认识地壳。直到现在,世界上最深的矿井仅4~5km,最深的科研钻井不过12.5km,还不到地壳平均厚度的40%。
直到上个世纪后半期,随着地震学的进展,特别是采用仪器台阵,利用核爆破作人工震源,对各种波长和地球自由震荡数据做出精确的解释,才勾画出地球的内部构造。图1表现了目前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主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