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和利引诱下的科研
看了曹聪老师今日头版头条的博文,想起来最近听说的一件事,一位特聘教授中期考核不合格,原因是一区的文章不够,发了好几篇Chem Comm, 但可惜是二区的,所以特聘待遇被拿掉了。
这老师,俺个人感觉,是规矩做学问,科研经历很正统,也蛮厉害,但没有组建什么团队,没招一堆助手帮忙文章凑数,也没一堆双通讯联系人,靠的是自己实实在在做学问。
另外有位特聘教授,团队好几个人,发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双通。据说,他们的原则是不管影响因子的高低,瞄准一区的杂志投稿,考核顺利通过。
由于学科的交叉,许多老师的研究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同属于化学和材料领域,大多数期刊都可以投。但同样是一区期刊,比如,Nanotechnology, 影响因子3.84;Chem Comm 影响因子6.318。无意于评论两个期刊的好坏,但从我的角度,我认为Chem Comm 要比Nanotechnology 更难中,相对文章质量要高。
如果上面的那位特聘,把文章从Chem Comm 改投Nanotechnology ,应该能中,是不是还能确保特聘教授续聘?可惜吗?
当个领导不容易呀,制定咋样的政策,才能赶着马儿跑?
当个特聘也不容易呀,做个实验,还得算计着一区二区,一不小心,就掉下来了。
这样的考核机制,是鼓励科研,做好内功?还是拿着做科研的开刷,像个暴发户?
目前的环境下,发论文,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科研,受金钱,利益的驱动。这种驱动下,想诞生诺贝尔科学奖,嘿嘿。。。
啥时候,能回归科研的本来面目,或许,诺奖就来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