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ic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tick

博文

鬼节传说

已有 6552 次阅读 2010-8-24 21:28 |个人分类:研涯心路|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泰国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

七月十五,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民间的鬼节: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道家的中元节:

中国道教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所以,道教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官”,不是指人间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类似于中国围棋对奕中的“官子”的那个“官”。

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中国道教不同于世界上的的许多宗教。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基督教那样讲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体,这使得宗教传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中国道教传教的目的很明确,道教传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传播道德伦理是“因材施教”的。对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经》的道理,对那些智慧不够或者没有多少时间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伦理建设的人,就采取编写故事去说明道理,“寓教于游乐”,就是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传教方法。

  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而对于一般教众,道教则创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乐之中”。

佛教的盂兰盆节:

 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传说,有个叫做目莲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木莲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于是,佛教僧众集体为木莲母亲念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家乡的七月十五,是个浓重的团园节日,家家户户上午祭拜神灵,下午祭祀祖先,晚上吃团圆饭,丝毫感受不到鬼节的氛围,家家户户还要制备属于这个节日的特产,炸油饼,炸八条,这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节日,中秋节的月饼家家户户反而不会制作,要去购买,也就少了那份制作的乐趣,因此在我家乡此节日的重视程度赛过中秋节。

 七月十五没和家人亲人一起过,还真有点鬼节的感觉。今晚在朋友的推荐下拜读了《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很经典的文章

“论理你跟我该彼此早认识了,”他说,拣了最近火盆的凳子坐下:“我就是魔鬼;你曾经受我的引诱和试探。“不过,你是个实心眼儿的好人!”他说时泛出同情的微笑,“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稣基督,才知道我是谁今天呢,我们也算有缘。有人家做斋事,打醮祭鬼,请我去坐首席,应酬了半个晚上,多喝了几杯酒,醉眼迷离,想回到我的黑暗的寓处,不料错走进了你的房间。内地的电灯实在太糟了!你房间竟暗得跟敝处地狱一样!不过还比我那儿冷;我那儿一天到晚生着硫磺火,你此地当然做不到─—听说炭价又涨了。”

这时候,我惊奇己定觉得要尽点主人的义务,便对来客说:“承你老人家半夜暗临,蓬筚生黑,十分荣幸!只恨独身作客,没有预备欢迎,抱歉之至。老人家

觉得冷么?失陪一会,让我去叫醒佣人来沏壶条,添些炭。”那可不必,”他极客气的阻止我,“我只坐一会儿就要去的。并且,我告诉你”──他那时的表情,亲信而带严重,极像向医生报告隐病时的病人─—

“反正我是烤火不暖的。我少年时大闹天宫,想夺上帝的位子不料没有成功,反而被贬入寒冰地狱受苦,“好像你们人世从前俄国的革命党,被暴君充配到西比利亚雪地一样。我通身热度都被寒气逼入心里,变成一个热中冷血的角色。我曾在火炕上坐了三日三夜,屁股还是像窗外的冬夜,深黑地冷……”

我惊异的截断地说:“巴具独瑞维衣(Barhey D`Aure-villy)不是也曾说……”

“是啊,”他呵呵的笑了:“他在魔女记(Les Diaboliques)第五篇里确也曾提起我的火烧不暖的屁股。你看,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什么私事都给访事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做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

“这不是跟自传的意义违反了吗?”我问。

他又笑了:“不料你的识见竟平庸得可以做社论。现在是新传记文学的时为别人做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见,借别人身上来发泄。反过来说,每逢作自传时,并无自己可传,那就逞心如意的描摹理想,写到照了镜子也不认识是谁,或者一味东拉西扯的纪载交游,传述别人的轶事。所以,你若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须看他为别人做的传;你若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他为自己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我听了不由自主的佩服起来,因而恭恭敬敬的请求道:“你老人家允许我将来引用你这段话么?”

他回答说:“那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引到它时,应用“我的朋友某某说”的公式。”

这使我更高兴了,便谦逊的说:“老人家太看得起我了!我配做你的朋友么?”

他的回答是颇为扫兴的:“不是我看得起你,说你是我的朋友;是你看承我,说我是你的朋友。做文章时,引用到古人的话,不要用引号,表示词必已出,引用今人的话,必须说‘我的朋友’─—这样你才能招来朋友。

他虽然这样的直率,我还想敷衍他几句:“承教之至!不料你老人家对于文学写作也是这样的内行。你刚才提起魔女记已使我惊佩了。”

他半带怜悯的回答说:“怪不得旁人说你跳不出你的阶级意识,难道我就不配看书?我虽属于地狱,在社会的最下层,而从小就有向上的志趣。对于书本,也曾用过工夫,尤其最流行的杂志小册子之类。因此哥德称赞我有进步的精神,能跟报纸上所谓“时代的巨轮”一同着地滚向前去。因为你是个欢喜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谈话时就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只除了你自己做的书──并且,看你的书还嫌人生太短,那有工夫看什么典籍?我会对科学家谈发明,对历史家谈考古,对政治家谈国际情势,展览会上讲艺术赏鉴,酒席上讲烹调。不但这样,

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家论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乐得让他们拾点牙慧;对牛弹的琴根本就不用挑选什么好曲子!

烹调呢,我往往在茶会上讨论;亦许女主人听我讲得有味,过几天约我吃她自己做的菜,也未可知。这样混了几万年,在人间世也稍微有点名气。但丁赞我善于思辩,哥德说我见多识广。你若到我的地位,又该骄傲了!我却不然,愈变愈谦逊,时常自谦说:“我不过是个地下鬼!”就是你们自谦为“乡下人”的意思,我还恐怕空口说话不足以表示我的谦卑的精神,我把我的身体来作为象征。财主有布袋似的大肚子,表示囊中充实;思想家垂头弯背,形状像标点里的问号,表示对一切发生疑问;所以─—说时,他伸给我看他的右脚,所穿皮鞋的跟似乎特别高─—“我的腿是不大方便的。这象征着我的谦虚,表示我“蹩脚”。我于是发明了缠小脚和高跟鞋,因为我的残疾有时也需要掩饰,尤其碰到我变为女人的时候。”

我忍不住发问说:“也有瞻仰过你风采的人说,你老人家头角峥嵘,有点像……”

他不等我讲完就回答说:“是的,有时我也现牛相。这当然还是一种象征。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所以我的牛形正是谦逊的表现。我不比你们文人学者会假客气。

有种人神气活现;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的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钱。另外一种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好像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璧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不管债主也好,上司也好,他们终相信世界上还有值得称赞的好人,至少就是他们自己。

我的谦虚才是顶澈底的,我觉得自己就无可骄傲,无可赞美,何况其他的人?我一向只遭人咒骂,所以全无此类虚荣的心理。不过,我虽非作者,欲引起了好多作品。在这一点上,我头像─—他说时,毫不难为情,真亏他!只有火盆里通红的炭在他的黑脸上弄着光彩─—“我颇像一个美丽的女人,自己并不写作,而能引起好多失恋的诗人的灵感,使他们从破裂的心里─—不是?从破裂的嗓子里发出歌咏。像拜伦雪莱等做诗就受到我的启示。又如现在报章杂志上常常鬼话连篇,这也是受我的感应。”

我说:“我正在奇怪,你老人家怎会有工夫。全世界的报纸,都在讲战争。在这个时候,你老人家该忙着屠杀和侵略,施展你的破坏的艺术,怎会忙里偷闲来寻我谈天。”

他说:“你颇有逐客之意,是不是?我是该去了,我忘了夜是你们一般人休息的时间。我们今天谈得很畅,我还要跟你解释几句,你说我参预战争,那真是冤枉。我脾气和平,顶反对用武力,相信条约可以解决一切,譬如浮土德跟我歃血为盟,订立出卖灵魂的契约。双方何等斯文!我当初也是个好勇狠斗的人,而自从谋反不遂,贬出天堂,听了我参谋的劝告,悟到角力不如角智。从此以后我把诱惑来代替争斗。你知道,我是做灵魂生意的。人类的灵魂一部分由上帝挑去,此外全归我。谁料这几十年来,生意清淡得只好喝阴风。一向人类灵魂有好坏之分。好的归上帝存,坏的由我买卖。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忽然来了个大变动。除了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有点灵魂的又都是好人,该归上帝掌管。譬如战士们是有灵魂的,但是他们的灵魂,直接升入开堂,全没有我的分。近代心理学者提倡“没有灵魂的心理学”,这种学说在人各有灵魂的古代,决不会发生。到了现在,即使有一两个上帝所剩下的灵魂,往往又臭又脏,不是带着实验室里的药味,就是罩了一层旧书的灰尘,再不然还有刺鼻的铜臭,你说我这样爱洁的脾气会要它们么?近代当然也有坏人,但是他们坏得没有性灵,没有人格,不动声色像无机体,富有效率像机械。就是诗人之类,也很使我失望;他们常说表现灵魂,把灵魂全部表现完了,更不留一点给我。他们自己还得别寻出路。你说我忙,你怎知道我的空闲!我也是近代物质机械文明的牺牲品,一个失业者,而且我的家庭负担很重,有七百万子孙待我养活。当然,应酬还是有的,像我这样有声望的人,不会没有应酬,今天就是吃了饭来。在这个年头儿,不愁没有人请你吃饭,只是人不让你用本领来换饭吃。这是一种苦闷。”

他不说了。他的凄凉布满了空气,减退了火盆的温暖。

我正想关于我自己的灵魂有所询问,他忽然立起来,说不再坐了,祝你晚安,还说也许有机会再相见。

我开门相送,无边际的夜色在等候着他。他走出了门,消溶而吞并在夜色之中,仿佛一滴雨归于大海。 

来自百度关于此文的鉴赏:

第一遍读钱钟书先生的《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时,依稀感觉写该文时的钱先生应该正处于人生的困境中,是在借魔鬼之口说事。忙查看写作的时间,正是国难当头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钱先生此时也刚刚从国外学成回国。再细读,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这种意味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魔鬼的“应酬还是有的,像我这样有声望的人,不会没有应酬,今天就是吃了饭来的。在这个年头儿,不愁没有人请你吃饭,只是人不让你用本领来换饭吃。这是一种苦闷。”这一段感慨。
  联想到钱先生的太太杨绛女士在《我们仨》一书中回忆他们在这一时期的生活时言及的“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钟书与世无争,还是不免遭人忌恨……”等语,顿悟!
  原来钱先生果真是在借魔鬼之口剖析世情,感叹人生,宣愁泄愤。意在揭露与讽刺,与此同时还在对异己的揶揄中表现出自己的智慧和对手的滑稽。好个聪明的钱钟书!他深知自己一介书生,且是把心思都用在学术研究上的书生,无力充当勇士,为避免人对号入座,挑起事端,只能穿起了“软猬甲”。是的,何必非要锋芒毕露地舞枪弄棒?对待小人或恶人,暗刀更能达到反击的目的,况且还保全了自己。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中,魔鬼就说:“……你说我参与战争,那真是冤枉,我脾气和平,顶反对动武力,……我当初也是个好勇斗狠的人,自从造反失败,驱逐天堂,听了我参谋的劝告,悟到角力不如角智……”
  借他人之口说我想说,钱先生采用的正是“角智”的方法!而且这个说话的不是尘世间的俗夫凡子,而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魔鬼!更何况这个魔鬼还是在夜晚匆匆一来、匆匆一说就“消融吞并在夜色之中”无踪影了的!哪怕骂你个狗血喷头,你又能怎样追究、治他何罪呢?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文笔幽默酣畅,如行云流水,很像中国的“太极”,看似无力实则招招俱实,属于典型的钱氏风格。讽刺、挖苦全包含在他一贯的冷幽默里,在你会心的一笑、再笑、还笑、又笑之间痛陈人世尤其是文艺界的各种怪现状。
  例如,在谈到“见风使舵”是成名的秘诀时,魔鬼说:“因为你是个喜欢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讲话就要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不但这样,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家讲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乐得让他们拾点牙慧,对牛弹琴根本就不用挑选什么好曲子!……但丁赞我善于思辩,歌德说我见识多广……”
  再如,在谈到传记或自传时,魔鬼说:“为别人做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见,借别人题目来发挥自己。反过来,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传可作,就称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不认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交游,传述别人的意识。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作的传;你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他为自己作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又如,在谈到“谦虚”的时候,魔鬼说:“有种人神气活现,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地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付缴利钱。另外一种人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好像向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璧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不管债主也好,上司也好,他们终相信世界上还有值得赞美的好人,至少他们自己就是……”
  智慧之语,举不胜举。令同志者痛快淋漓,忍不住拍案称绝!令对号就能入座者羞愧难当,牙、手痒得厉害又无从下手,恨不能一时地裂,钻将下去!
  真乃角力不如角智也!难怪有人说----造化钟神秀,华夏诞钟书!钱先生的这种峥嵘特出的奇异智慧真的无人堪比啊!

浅说钱先生与《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来自博客http://hellozhangcheng006.blog.163.com/blog/static/47010448201021911168254/ 

(1)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1910年11月生于江苏无锡,1998年12月病逝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钱钟书出身书香之家,早年爱到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十九岁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 1935年赴英、法等国留学。1938年回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完成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及长篇小说《围城》的写作。此后即潜心于学术研究。1949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美,掀起“钱钟书”热。1982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钱钟书在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其治学用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其1940—1941年发表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做了开拓性的工作,1949年出版的《谈艺录》更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管锥编》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考论词章及义理,旁征博引,体大思精,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的学术巨著,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

 钱钟书以为数不多的几种文学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擅用讽刺手法,对人情世态与人性弱点洞察隐微,机智幽默、妙喻连珠,闪耀着学者型作家的睿智哲思。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仅收作品四篇,风格迥异,寓意深刻;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亦仅收作品十篇。作者以“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笑骂、揶揄世道人心,文风恣肆,博闻善说,睿智幽默,独特的成就使其位列现代散文大家。长篇小说《围城》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作者旁观浮生,以“围城”概括了一种普泛的人生情境和心理意态:“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人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围城”,伴随着理想一再升腾与破灭的迷茫,不断冲进冲出,折腾挣扎,没个了局。“围城”的困境,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围城》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等多国文字,享誉海内外。 

(2)《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选自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在作者幻设的情景中,深夜到访的不速之客,是一位魔鬼哲学家、文学批评家、社会学家、灵魂分析家,作者正是借这位屡利深刻的“魔鬼批评家”之口,对世道人情进行剖析嘲讽。自传如别传的伪名人、从不看书的多产作家、夸夸其谈的伪名士、虚伪自大的假谦虚者、没有灵魂的现代人类,如此等等,形形色色,仿佛化身千万的魔鬼,演绎着人性之中的虚假丑恶,而在“魔鬼”般锐利的眼光扫视之下,无不穷形尽相;或辛酸的自嘲,或善意的嘲笑,或辛辣的嘲讽,无不一针见血。仿佛世间尤其是文艺界的一切可嘲之人都摆脱不了作者的嘲弄。

魔鬼夜谈的情节设定,构思奇巧。圆熟的幽默运用技巧,钱氏冷幽默层出不穷。文笔圆转酣畅,痛快淋漓。言谈机智跳脱,机锋百出。而暗夜无边的凄冷氛围,亦反映出作者在纷乱的时局中理想主义幻灭的心绪,也符合作者一贯的观照社会人生的独特方式——不带多少热度的冷眼旁观。

幽默、机智、冷峻、尖刻、富于思辨和哲理,西方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而恰到好处,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显出钱氏散文的独特风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654-355986.html

上一篇:linux系统下误删文件的恢复
下一篇:数据备份太重要了
收藏 IP: .*| 热度|

1 鲍得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